有一日,三人練武練累了搬幾個胡床,交椅,便坐在打麥場柳蔭下乘涼。涼風從對面松林里穿過,夾雜著陣陣松濤。
三人頓時喝道:好涼風!舒坦!快哉!
三人正乘涼著,只見一個腦袋,探頭探腦地在那里張望,李洪基首先發現的,示意趙四,向那個方向指了指。
趙四定眼一看,原來是獵戶雷虎。趙四大喝道:“雷虎!你鬼鬼祟祟看著我趙家莊干什么?莫不是來踩盤子?”
雷虎一看原來是病書生趙四,頓時臉色露出輕蔑之色。隨后趙四三人便來到雷虎跟前了。
雷虎一看三人來勢洶洶,便想轉身就跑,結果被李過,三步并兩步一下子踹回來了。
趙四看了李過一眼,沒想到不顯山不露水的表弟竟然也是一個練家子。
他習武三月,也多少有些眼力了。
雷虎,一見趙四身旁有兩個陌生人,五大三粗,臉露煞氣。
便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敢怒不敢言,躺在地上,一邊哎呦直叫,一邊摸著剛才被揍的地方。
“雷虎,你為何在這里探頭探腦的張望?莫非要行那剪徑之事?”
“四哥兒,你可別冤枉俺,俺是要尋莊上麻子周郎吃碗酒,因見四哥在此乘涼,不敢過來沖撞。”雷虎趕緊急忙說道。
趙四問道:“我且問你,前些日子,你都弄些野味來趙家莊賣,我們又不撐虧待你,為何現在不來了?是不是欺負我沒錢?”
趙四本是讀書人,一向不惹是非,但隨著與李洪基,李過這等無法無天之人廝混,再加上,練武時日漸多,倒把他內心兇狠毒辣之意,給勾出來不少。
雷虎也是第一次看著這趙四臉上兇狠的表情,頓時有些心驚;隨后又覺得暗恨自己膽小。但是好漢不吃眼前虧,這趙四旁邊還有兩個兇神惡煞的漢子,倒一時把他震懾住了。
他連忙向前諾道:“俺怎敢欺負四哥兒,只是最近一向沒有野味,俺也無法販賣!”
“胡說,偌大的黃龍山。不信沒有兔兒,獐兒。”趙四緊緊逼問。
雷虎立馬說道:“四哥兒有所不知,如今這黃龍山上面添了一伙兒強人,扎下山寨,上面聚集這七八百強人,有百十匹好馬,為首的那個大王喚作王嘉胤第二個喚作楊六,第三個叫做不沾泥的頭領。”
“這三個,打家劫舍,殺官造反;府谷縣里不敢捉他,便出三千兩白銀召人來拿他。誰敢上去惹他們?”
此時,李自成和李過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因此俺們都不敢上山捕獵野味了。哪里還能來討賣!”
趙四說道,“原來這樣,我也聽說這黃龍山最近盤踞著一窩強人,不想那廝們竟然搞的如此大張旗鼓。”
“雷虎,你今后要是再有野味,只管送來。”
雷虎拱了拱手,便離去了。
過了些日子,李洪基找到趙四便說道:“四兒,你也知道俺們是干什么的,在你這里叨擾已久,怕對你們不好,俺們還是想去投奔這山寨。”
“舅舅莫急,再寬限些日子,俺聽說這延安府已經發下話了,要派大兵清繳這伙強人。你們現在上山投伙,生死難料啊!趙四連忙說道,他已經進城,所以知道不少消息。”
李洪基聽完趙四的話,倒也覺得十分有理,不能說有山就要上,有洞就要鉆;這投伙一事兒,確實要慎重。
且說這黃龍山中,三個大王坐定商議。
為首的王嘉胤張著口大黃牙說道:“如今俺收到私信,白水縣王二半個月后要在宜君縣城起義,俺們都是起兵造反的英雄,都是穿一個褲子的,所以俺們要去接應他們,以作呼應。”
旁邊的楊六倒是讀過私塾,有些文化,便開口道這叫,“一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一根繩子上的螞蚱!”王嘉胤連忙說道。
綽號不沾泥緊接著說道,“要想前去宜君縣,必須先通過清澗縣,清澗縣是延安府的重鎮。俺們還聽說延安府發下話要派大軍來打俺們呢,大哥可要三思!”
王嘉胤頓時生氣道:“你給我閉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媽的,老子沒有打他們的主意,他們還想打老子的主意,老子打的就是重鎮。打的就是官兵!”
話說,這盡管楊六和不沾泥的擔憂下,王嘉胤還是披掛上陣,點了大軍,鳴鑼擂鼓,三人帶領著五六百兵馬下山去了。
要打清澗縣,必先先從趙家莊經過。
當這伙黃龍山賊寇趕到時,原本有些意外的李自成頓時驚慌了,他住在這個仿佛桃園圣地已經快半年了,哪能沒有感情;他趕緊讓趙四兒通知莊主。
隨后他又和李過趕緊敲起梆子。
自古以來,兵過如篦,匪過如梳。這土匪來了,這莊子還了得!
只見那莊前莊后,莊東莊西,三四百趙家莊戶,聽見梆子聲,全都沖出家門,頓時趕去莊主的宅院,但眾人的臉上盡顯驚慌之色。
隨后李洪基便讓趙四帶著自己去找莊主。
“太叔爺,這就是我舅舅,李鴻基,早年也是軍伍出身,后來受將官欺侮,便心灰意冷逃了軍。
“舅舅,上陣殺敵的功夫非常了得,俺這平時學了點皮毛,就混出個諢名病書生的名頭”趙四趕緊找到這位年過六旬的莊主,連忙說道。
只見那太公,年過六旬,須發皆白,頭戴著羊皮帽,身穿著直綴寬衫。
李洪基見了,便作揖禮。趙太公定睛一看,原來是老四家的借宿親戚,他這人一向樂善好施,助人為樂。
當趙四前來向他稟告的時候,他沒說什么便同意的。
有一天他在莊子里,就與李洪基和李過碰過面,看到此二人面相,氣質,便是心中一驚。
這趙四家的這兩個親戚,一看就不像好人。
特別是那個大的,臉上總是露出一副,仿佛他在年關看到屠夫殺豬時的表情——那是一種漠視生死的表情。
他正準備把李洪基叔侄二人趕走時,便猶豫了。如今這年頭不太平,把他們趕走,等于讓他們送死。
心善的老莊主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陰——便得到一個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