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鬧劇結束后,朱由檢一行人便離開了,臨走時,看到一臉失魂落魄的蘇家眾人,朱由檢知道這蘇家肯定是遭到難事了。
他憐香惜玉的心思發作。便讓王承恩留意此事,看看這蘇家到底遭遇何事。
第二天下午,朱由檢便把基本情況搞明白了。
這蘇家本是世居蘇州府烏程縣南潯鎮,三代以織絲綢布為業,算的上是當地有名的殷實之家。
蘇家有二女,一子。長子蘇盛茂,長女蘇可卿,幼女,蘇青青。這一對絕色雙蛛的美艷在這蘇州府也算是出了名的。不過適齡年輕兒郎慕名而來。其中不乏官宦子弟。
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
蘇可卿后嫁到松江府官宦之家趙家,結果這趙家少爺新婚之后半個月內竟吐血身亡。趙府眾人覺得定是此女晦氣,便替代一封休書,把蘇可卿趕回老家。
蘇可卿年方雙十,花容月貌,溫柔可人,雙親甚至疼愛,又加上家境殷實,不愿再委屈了女兒,便一直想找個入贅的。
但中人之姿的,蘇可卿又看不上,有才華的,倒也不想入贅,就這樣一直拖著。
然而就在此時,蘇家起了禍害,蘇家老爺蘇長生背了官司。
要說此事,倒也跟朱由檢有些關聯。南京守備離奇死亡,家里珠寶不計其數,各種往來行賄賬本書信,全翻出來了,展示在煌煌大堂之上。
而行賄南京守備名單中赫赫有著蘇長生名字。
朱由檢看了這行賄名單,有鹽商,絲商,各級官員。便覺得這南京地界,官場烏煙瘴氣。盤根錯節。
于是便要求把這個案子當做典型,大案,要案處理,力要“除惡務盡”正本清源。
緹騎們按照名單四處鎖拿。到一時惹到江南地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這蘇長生,目前就被關押南京詔獄。
然而家里一根頂梁柱倒塌了。這下蘇家一大家子慌了神,于是左請右托,終于找了一個撫寧侯的門路,希望把父親解救出來,所以今夜才有這夜宴柳二的飯局。
前文說了,這柳二的父親柳山屬于撫寧侯的管家,柳二經常在坊間借著撫寧侯的名義肆無忌憚的行事,百姓懼怕豪門貴戚的威勢,便讓這等小人闖出一個名頭。
蘇家人不是沒有想過,這種欽定大案,不是誰都有能力解決的。但是總歸抱著一根救命稻草。
蘇可卿,甚至有想過,如果為救父親,自己以蒲柳之姿,以身飼虎,倒無不可。但總歸這柳二,太瞧不起人,侮辱人不說,還總想白占便宜。
朱由檢聽聞,這蘇家行賄南京守備,倒對著蘇家感官有所變化,隨后王承恩又告訴朱由檢,這蘇長生行賄南京守備倒也算的是事出有因。
行賄倒也有行的有道理!朱由檢頓時皺起劍眉。
王承恩隨后說道:這蘇家老爺,本是蘇州府當地著名織戶出生,后來又賺到萬貫家財,這不得不讓人眼紅。蘇州織造局以新年慣例,朝廷織造龍袍為名,便把他簽進來了。
眾多看官,以為這不都是好事嗎,這成了皇商了,潑天的富貴不是來了嗎,紅樓夢中薛姨媽不就是成為皇商,所以才家財萬貫,富有四海嘛。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自古以來,上瞞下欺,也是應有之義。這龍袍,龍衣,屬于內廷管理旗下的蘇州織造局職責。
皇上平時居穿的纁裳、大朝時的章服,祭祀時的冠冕等等,每年都得添置。“龍衣”造價昂貴,僅一套章服就得花一萬多兩銀子。
這次周姚履任蘇州織造局太監,按司禮監曹化淳的授意,呈上一份制造清單,各色質地的章服就有二十多套,加上其他各項,總共要耗費八十萬兩銀子之巨。
朱由檢直接把數量打回去了一半,以四十萬銀子為限,三十萬皇帝內帑出銀,十萬國庫出銀布下旨意。
隨后,蘇州織造府按照慣例,以價值兩萬兩的白銀的龍衣,最后以兩千兩支付給民間。這一件中間就是虧本一萬八千兩,十件就是十八萬兩。
你說這蘇家怎么能受得了。
聽著王承恩說著,朱由檢正準備說些什么......
在一旁的楊嗣昌這個時候也直接跪下請奏道:“陛下,龍袍除了不按市場價格支付工費,就這一匹大紅妝過肩蟒緞吧,從繅絲到染色,每一道工序都絲毫不得馬虎。
看來楊嗣昌早有準備!
“一匹緞子千辛萬苦織成,欽差的督造太監過目檢查,若找到一個米粒大小的瑕疵,這匹緞子就算廢了。”
“織戶忙了半年,不但沒有報酬,那報廢的緞子也不會退回。因為這種專給皇帝織造的布料,是不允許流傳在民間。”
臣,懇請陛下,撤了杭州,蘇州,松江地方的織造局。楊嗣昌一襲話,既讓王承恩臉上為之色變,又讓朱由檢為之一愣。
朱由檢看過后世不少論文就談及到,王朝的“坐辦”歲辦,之事,總是由太監假借上供之急,橫征暴斂,中飽私囊,因此也成了明朝一大社會問題。
他突然想到,目前財政倒也有所寬裕,便心思一動,如果取消“坐辦”歲辦,之事,那朝廷或者皇室的服務,便可以直接向社會購買,相當于也是藏富于民。
于是他想到后世招標法。通過招標來向社會購買服務。
這招標肯定是比“坐辦”,“歲辦”強多了。
明朝的稅收雖然稅率并不高,但是“役”很重!
也許就是因為稅率不高的原因,再加儒家官員又講究輕徭薄賦。王朝所需的花費,當正稅不夠的時候,就只有靠“役”來往回補。
勞役,這個東西地方會肆意征用,比起稅收的法定性,以及明確性只會更差。畢竟皇帝正稅也得經過朝堂幾番討論后,才能確定實施啊。
事實上“勞役”是明朝社會一座沉重的大山,直到明朝滅亡就一直壓在數千萬胼手胝足這些庶民身上。
朱由檢越想思路就越遠了.......
王承恩不想讓皇帝胡思亂想,趕緊把話題帶回了,又說道皇爺,這蘇成生通過關系找到南京守備太監行賄,讓其出面斡旋一番。
事實這南京守備太監李之望收了銀子,倒也答應辦事了。結果又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兒。
屋漏偏逢夜雨,蘇家織造局敲骨吸髓不說,現在蘇家老爺蘇長生下了大獄,蘇家老夫人這就病倒了。
家里就靠大公子蘇盛茂和二女兒蘇可卿掌舵,蘇可卿從小就聰明伶俐,精通數算,賬本看過一遍,就出現差錯在哪里。蘇家各大掌柜因此不敢怠慢,所以蘇家一直引以為傲。
朱由檢聽聞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倒也對蘇家感到命運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