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預算法
- 崇禎:朕不是糊裱匠
- 小法師來咯了
- 2108字
- 2024-01-02 22:54:56
''但朕今天說的不是這個問題,朱由檢站起來,面對兩個大臣說道,
朕要說的是大明財政治理之混亂,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銀庫,所有各項開支的結余都是由各個部門自己控制結算。
朱由檢憤憤地說道。
皇帝雖然情緒激動,但兩大臣卻有些莫名其妙,因為自明朝以來,戶部不都是這樣運作的嗎?
朕接下來說的話,你們自己知曉,不準傳出去。傳出去,朕就治你們欺君之罪!朱由檢惡狠狠地說道。
兩位重臣,都齊說:“不敢!”
朕打算,把其他六部(多了個農業部)的銀庫都交給戶部來管理!
皇帝的第一句,就仿佛石破驚天一般,駭的兩位大臣頭皮發麻。
怪不得,皇帝要說接下來的話,不需傳出去。這要是傳出來,朝中大臣沒有人會認為“這個想法”是皇帝自己想到的,
而是會認為是他們二人教唆了。
他們不成了其他六部的公敵了。搞不好在大街上被人潑糞!
朝廷七部,每個部門都有自己銀庫,戶部相當于只起到解運銀兩的薄記功能。這與朱由檢對現代財政認知,南轅北轍。
朝廷沒有錢,沒有軍費的時候,戶部只是東拼西湊,拆東墻補西墻。
沒有錢了,任何人在沒有財政專長的情況下,都可以指責戶部辦事不力,管理戶部的閣臣和尚書無能!
李標和畢自嚴感覺皇帝的話就像引人下地獄的魔鬼的聲音一樣,每句話...每句話都直擊二人的心窩子....
為什么皇帝說得話這么好聽?為什么這么會揣摩人心呢?
兩人不由感到驚悚害怕,但是害怕中卻忍不住想聽皇帝接下來還會說什么?
這個時候,皇帝停下來了不說了,似笑非笑的看著這兩人!
看得兩人都一臉不好意思!
隨后,朱由檢便又說道,朕打算用預算制度來管理朝廷內外部門,每個朝廷部門要提前做好第二年度的預算計劃,要設立專項資金制度。
每條名目,都要規定的清楚。每筆錢的去處,一定要明明白白。
李標,和畢自嚴都是深入宦海,久歷戶部的的頂尖精英,皇帝的幾句話一點,兩人便都明白了,也都明白這種制度的好處。
都從心里感慨到皇帝真不愧是英明神武,生而知之。
但是世上之事總是知易行難,知道是一回事,但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皇帝的設想很好,把所有的銀庫交給戶部管理,戶部又通過預算,來控制撥款。
皇帝又通過控制戶部尚書或者侍郎,遙控指揮。這樣皇帝的控制六部更進一步了。甚至閣臣都可以被架空。李標心里暗道。
畢自嚴是一個純粹的主管財政的官僚,倒是覺得皇帝真的這樣實施,那么戶部的實力和能量可能是歷代王朝中最有權威的那個。
那他的很多設想就都可以完全實現!
隨后皇帝又問道,在戶部實施的復式記賬法和阿拉伯數字,進展如何?還算順利嗎?
畢自嚴,不敢欺瞞陛下。只說,微臣,與幾個侍郎都有習得,已熟練掌握;另外胥吏書辦們也熟練掌握。
就是一些中下級的官員不愿意接受這些新生事物。
事實上,戶部主要是文書和技術工作,文職官員對其缺乏興趣,并且很少有人能夠勝任這些工作,這些工作多由吏胥承擔。
胥吏一般是自學成才,非正式招募而來,常常被文職官員們所輕視。
然而,他們有專業知識,熟悉具體辦事程序和習慣性做法,這使他們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
但是他們終生在這個位置,然后再把這些技能傳給其親友。
顧炎武曾指出17世紀早期戶部所有在任的吏胥都是浙江紹興府人。魯迅也曾談及過紹興師爺這類人。
朱由檢不是不知道這些,畢竟來了這么久了,耳濡目染也大概知道這些。
但是他依然很生氣,這些人吃了皇糧,卻天天在堂部里“養望”不干正事。
“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這些人要了有何用,”朱由檢大聲的說道,朕待會就發一道諭旨申斥一番。
為什么胥吏會貪污腐敗,就是欺負你們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
如果你們都對業務精通熟悉,這些胥吏還會騙的了你們嗎?朱由檢越說越來氣,臉都脹的通紅。
李標和畢自嚴趕緊連忙跪下說道:請陛下息怒,保重龍體為重!這些,司務”,“照磨”,“檢?!背级紩コ庳熕麄?。
這時候,隨堂太監趕緊奉上一杯熱的參茶上來,皇帝喝了一口氣,慢慢平靜下心來。
看了兩人一眼便道,也跟兩位大人上點茶。
李標和畢自嚴叩頭謝恩,然后垂手肅立。聽著皇帝的訓話。
“這些人如果不愿意學習,朕會在一個月的時間后,前去考核戶部每位官員,如果考核不通過,那就直接滾蛋吧?!?
朱由檢最后平靜的說道,但字里行間卻滿是殺意。
他真的是討厭這類人,能力不大,毫無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空談性理學說,脾氣還像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
但是又能怪誰?怪他的祖宗朱元璋用八股文選士?
第二天,皇帝視朝,由于朱由檢并不喜歡這種程序型,禮儀性的朝會,所以他把朝會一天一朝,改為七天一朝。
朱由檢更喜歡小型會議。這樣效率會更高。所以這也是大臣們感到前兩位先帝不一樣的施政風格。
當戶部尚書畢自嚴,在朝堂上,上奏要在戶部實行預算法,以及要求其他六部的庫房都通歸戶部管理的時候。
朝堂上,鴉雀無聲,大家都仿佛在看一個失心瘋的人在那里大放厥詞!畢自嚴腦門上汗滴如注。
朱由檢也緊握著汗濕了的手心。
隨即,朝堂上的六部大小官員,無不對畢自嚴咬牙切齒,痛恨打罵;有甚至,還把衣袖給卷了起來,似乎要抱以老拳。
甚至大殿里的監察御史大聲呵斥,也不頂事的。
朱由檢揮了揮手,只見大殿里一下涌進幾十上百人的大漢將軍,這些高大的紅盔將軍、明甲將軍等殿廷衛士,嚴陣以待。
只待皇帝把一聲令下,把衣衫不整,擾亂秩序之徒,全部捉拿歸案。
“這天是塌了嗎?”
“當朕是死了嗎?”
“爾等要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