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山會盟攻梁山
- 穿越林沖:開局火并白虎堂
- 能給我留個名字嗎
- 2083字
- 2024-01-15 13:00:00
林沖看著這些兵刃,也只得扶額嘆息。不怪黃三等人不努力,奈何朝廷有高達——這上了戰場,武備代差不就成了高達嘛。
對此,林沖寬慰黃三幾句,當著眾匠人面宣布,因造出新甲例錢加了三成。鼓勵匠人們多自主發揮、創造,若有切實可用發明,賞錢一貫。
接著就下令全力趕造布面甲,趁著手熱,多打造些甲出來。以一個普通宋甲的出鐵量,足以出三副布面甲有余,留夠各大頭領親兵征戰所需鐵甲,其余全融了制成布面甲。
又去巡查各營、清點馬匹,一番下來,已去了一個時辰。
待巡視完畢,林沖拉來眾頭領十一人,同去聚義廳議事。
“諸位,如今我梁山兵馬日益增多,北面南逃流民不斷吸納,如今已不適前月議定兵制,想我梁山吞并東平諸山,人口怕不下兩千。這般多人,官府早晚來剿,我等需盡早定下軍制,不再大改,往后息如此制?!?
“大哥說的是理,人多軍制不宜輕動,就我那村中漁民,輕易也不動他編制。張教頭、魯提轄,你們都是能人,在軍中任過教官,老種經略府帳下聽用的,我就不來獻丑了,諸位且說主干,我兄弟三人補充些旁支末節就好?!?
魯智深聽后低頷首沉思片刻,便說。
“依灑家言,如今山上陸續已有青壯七百,屯田各隊均有百二三十人,且農且練太過浪費。不如再分一部由哪位頭領擔任,只去屯田,卻不操練。另一部每日集訓,專用作戰。”
“魯提轄所言甚是,山中人漸龐雜,已可抽調成軍。不過今日山中盜竊頻發,新附流民已有非議,也需盡快定下綱常,設立各區管制?!?
“確實如此,我營中也多有百姓上告,真得盡快定下法制了。再說軍制,我認為遼制不錯......”
“屁!宋制于我等最為適用。”
“咳咳咳,我倒是認為人少適合西夏兵制?!?
“......”
眾人登時吵作一團,各種嘴炮層出不窮,什么用了遼制分分鐘馬踏濟州,這邊不服也喊,你可知宋制軍陣有幾種變換;更有甚者直接上手猴子偷桃,扭打一塊。
守門嘍啰對視,連忙跑開,以免聽到不該聽的。過了半炷香,瞧見廳中平靜下來,方才回去站崗。
聚義廳中各頭領,此刻已是勾肩搭背互話家常,在友好的氛圍下商議出梁山新制。
兵制上沿襲宋制,畢竟士卒多為宋人,對此最熟。仍以廂、軍、營(指揮)、都4級劃分。廂轄10軍,軍轄 5營,營轄5都,每都兩隊,一隊五十人。
林沖自任指揮使,自己親率一都,又出二百人成兩都,魯智深、阮小二任都頭,孟敘仍領兩隊屯田駐守山南大關,曹正領兩隊屯后兩關。谷內阮小五、阮小七各領一隊屯田。
朱貴人手增設50,用以擴建酒店,打探情報,負責梁山商業往來,杜遷、宋萬因近日斬殺王倫親族心腹,納投名狀,暫且同領一隊屯于谷內留作觀察。
張教頭仍任總教頭,加領一都屯田谷內,又抽三四十人組成衛隊,協助管理里梁山內政,林沖不在時以張教頭為主,商議定事。
每都仿明制,設塘騎,選各都好手,備腰刀一把、弓箭一副,持三丈騎槍,上綁一尺赤色小旗,作為先鋒游騎,大軍耳目。
內政倒是簡單,以公序良俗為主,剔除苛雜暴政,復用宋法。
這般改制,廳中諸位都覺還算合理,也都認同,四散下去各去分刮人手。
如此過了幾日,梁山改制完成,成天操練廝殺,整兵備戰。
林沖正站在校場指揮操練,令手下一都老帶新盡早熟悉軍陣,操練的起勁,卻見一個嘍啰連滾帶爬跑來,口中直呼。
“不好了!”
營中士卒讓來一條路,待他擠到林沖面前,已是汗如雨下,張著嘴氣喘如牛。
“東平三山聯營,合兵一處號稱千五百人,欲要來攻!”
“這會兒已行至壽張近郊左城店,距我梁山僅一日路程?!?
林沖聽得消息,卻是大喜,只說道。
“正合我意!”
令左右扶他下去休息,便召集各頭領廳中議事。
這東平三山聯營正是,臘山、六工山、洪頂山三寨懾于梁山須臾滅了昆山,聽著風聲以求自保合兵一處。
以六工山為主,聯營余下兩寨,操練了半月,見梁山還未殺來。心中恐懼轉為勝怒,營中又有嘍啰挑火,說梁山錢糧不足,趁著前面滅寨續命救了一陣,但現在已發不出賞賜,山中大亂。
六工山寨主劉中聽后派人探查核實,探來情報也是如此,這便誓師出征,以報昆山之仇,實則企圖一戰吞并余下兩山,一家獨大。由此也得了鐵甲百具,又兼并周遭小寨共有甲胄二百余副。
但那些挑火嘍啰正是梁山探子,破昆山那日混同逃走昆山眾人,加入了六工山,一直在煽風點火,挑動來攻。
劉中探查來的情報,也盡是朱貴手下假扮村民嘍啰處得來,這一套手段下來,三山聯盟徹底信以為真,點兵拔寨就要攻山。
梁山這邊,林沖召集眾頭領商定出兵,阮小二一都因是操練水軍,故不允出戰。
林沖同魯智深兩都合兵力二百,再選操曹正兩隊,共計三百人迎敵。
得益于探子,梁山這邊適才已得知,三山聯盟所謂號稱千五百人,實則不過七百余眾,留四五百人看家守寨。
以免自己出擊,卻被旁邊幾個小山頭偷了家,這年頭山賊可不會和你講什么江湖道義,說火并就火并了。
況且那七百人不過散兵游勇,一群鄉野匹夫,又懂得什么練兵之法,不過邯鄲學步罷了。
缺衣少甲更不必說,平日里操練那是不可能的,上山就是為了隨性,求一口吃食,誰會賣命操練吶。
林沖看著眼前兒郎,槍明甲亮、氣勢如虹,經過一月的肉食喂養,臉上菜色全無,筋骨也壯實起來。
雖說不是令行禁止,但也相去不多。又有替天行道分婆娘,軍功分田的實在好處擺在面前,看向林沖眼中便是一片炙熱,皆愿為其效死。
林沖此刻心中只有一句。
三百對七百,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