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府主
書名: 人在仙武,開局滿級悟性作者名: 孜然味怪獸本章字數: 2560字更新時間: 2024-02-01 10:01:00
楚襄夏一改從前懵懂遲鈍的模樣,落落大方,溫文有禮,兩位先生大感意外。
“你……好了?”
薛文先生儒學修為深湛,察覺楚襄夏的變化由衷高興。
這么多年恨鐵不成鋼,現在總算成了,而且看這樣子,直接就是百煉鋼,怕是能越過山門弟子,直升真傳,那些比他早出去幾年的學子,也沒有他這功力啊。
“是。”
楚襄夏行了一禮,笑道:“還要感謝兩位先生幫扶。”
“那你這《養吾經》是?”
李伍先生也挺高興,可還是感覺很奇怪,這孩子是在他們眼皮底下長起來的,如今變化太大,有點懵:“還有你這功力……這幾年你幾乎每天都在苦讀,也沒見你打坐修煉?怎么會有這么深厚的功力?九重天?”
“十重。”
楚襄夏道:“正經十二脈已通,奇經八脈只差督脈,便可破境先天。”
“這怎么可能?”
兩位先生對視一眼,目光中滿是震驚,五年時間練到后天圓滿……
棋劍樂府傳承數百年,乃當世名門,底蘊可謂雄厚,但刨除一些服用天材地寶催生的年輕一代,從未有過憑一己之力達成的!
這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
李伍瞧著楚襄夏的面色,腦中靈光閃過,想起一件事。
他一把抓住楚襄夏的手,灌輸內力,幾乎瞬間,就有一股反震之力自發產生,將他的手彈開。
薛文一驚:“你這是干什么?”
楚襄夏并不意外,沒有閃躲。
“一心多用啊……”
李伍深深贊嘆,然后看向薛文:“你還沒發現嗎?他的功法正在自發運轉!這小子已經習慣成自然,連行動坐臥都在練功了!難怪啊,只有日夜勤修不綴,才能練到這種程度!可他還在沒日沒夜的苦讀,現在看來,書也不是白讀的……”
“等會……”
薛先生也有點懵了,按著太陽穴,不解道:“你說他習慣成自然?他才練幾年,哪來的習慣?內息運行那么復雜,要習慣成自然,哪個不是勤修苦練幾十年才能做到?睡夢中潛行功法,說的容易,走岔一步就是走火入魔!”
李伍也不辯解:“所以我說他是一心多用。楚襄夏,你自己說,是不是。”
楚襄夏干脆點頭:“李先生慧眼如炬。”
這就是悟性高的第一個用處:一心多用。
楚襄夏四年前就靠著讀書將悟性提升至四十點,進入天才梯隊,再加上刻意訓練,終于讓功法運轉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直至今日,他不用干涉,《養吾經》也能自發沿經脈運轉周天,日夜勤修不綴。
“了不起啊。”
薛文明白過來,滿心贊嘆道:“看來不但不是癡兒,還是個百年難遇的奇才!《養吾經》剩下兩層功法,想必也不是別人教的。”
楚襄夏道:“水滿則溢,順其自然。”
“好一個‘水滿則溢’!”
李伍一聽大為興奮:“老薛,你考校他的學問,看看那些書他記住了多少,我去請三府主過來。這小子已經不需要當山門弟子了,可以直接給他找個真傳老師!”
李伍施展輕功消失無蹤。
薛文來了興致,拿過楚襄夏手中那本《考工記》,翻了翻,問道:“殿堂何以為良?”
楚襄夏答道:“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為良。”
薛文點點頭,又翻了翻:“匠人建國之要。”
楚襄夏答道:“水地以縣,置槷以縣,眡以景,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
“呃……”
薛文仔細比對每個字,居然分毫不差,他不信邪地接著翻:“你等我再找找……”
就不信難不倒你!
……
棋劍樂府坐落于杭州千島湖,起于魏晉,興于盛唐,傳承久遠,歷朝歷代都備受文人騷客關注,旗下長老客卿多是當世名士豪俊,諸如劍仙李白、詩佛王維、名相張九齡、詞龍辛棄疾,當今朝廷也不例外,六部尚書有兩位都曾是樂府門下。
唐時,“樂圣”李龜年繼任府主之位,因門中多為熱愛詩詞歌賦的風雅之士,曾引得“劍絕”裴旻、“草絕”張旭、“詩絕”李白入府為客卿。
“唐三絕”齊聚一府,棋劍樂府由此名震天下!
再合府主李龜年之“音絕”,四絕在列,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入府修行,名噪一時。
棋劍樂府也從那時起奠定一府三姓的格局,由樂圣一脈李家,劍圣一脈裴家,草圣一脈張家,三家輪流執掌府主之位。
盛唐距今已過五百年,周世宗一統天下也有三百余年。
棋劍樂府仍屹立不倒,三家輪換依舊。
當今大府主之位由李家執掌,總攬一切,二府主由裴家執掌,專管外務,三府主由張家執掌,統轄府內大小事宜。
張家家主,就是當今的三府主張銘軒,居于千島湖張園。
李伍火急火燎沖進張園的時候,張銘軒正在湖心亭和一白衣少年下棋。
“三府主。”
李伍近前行禮。
張銘軒是三位府主中最年輕的,現今不過三十五歲,頜下微須,衣著優雅,一派名門大派的氣度,但李伍可不敢有絲毫小視。
這位三府主是張家百年來唯一修成《草亂無章》槍法之人,化狂草之神意入槍道,槍勢之磅礴壯闊,無與倫比!
別看三府主一幅優雅淡然的模樣,真打起來,他才是三位府主中最霸烈的那個。
“有事上身,舅舅快去忙吧。”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露出兩個酒窩:“反正你也贏不了。”
“臭小子!”
張銘軒笑罵一句,轉身望向李伍:“可是學堂出了什么事?”
李伍道:“稟三府主,楚襄夏醒了!”
他語速飛快地把楚襄夏的種種特異說了一遍。
張銘軒眼前一亮,如今大爭之世,天下奇才輩出,棋劍樂府卻少有精彩絕艷之人,眼下秘境即將開啟,群賢將至,正是需要年輕一代撐場面的時候,若楚襄夏真有如此特異,也是棋劍樂府的幸事!
那少年捻起一子,剛要下下去,聽到楚襄夏以“水滿則溢”之說自悟《養吾經》第二層、第三層心法,眉頭一挑,看向李伍:“有這回事?李先生夸張了吧,《養吾經》雖說只做奠基之用,也是位列六品,并非尋常武功,會不會是有人暗中傳授?”
當世武學、神兵、天材地寶,都分三等九品。
上等仙級功法屈指可數,各大門派鎮門神功也就中等靈級而已。
《養吾經》雖是六品最低等靈武,已經是能引發江湖人爭搶的武功秘籍,一點都不簡單!
李伍道:“這五年來他一直在我們眼皮底下苦讀,從未離開過書院,若真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覺進入微山書院教導于他……事情就更大了。”
說明棋劍樂府的防護成了擺設,那些高手也都成了睜眼瞎。
“乘風!”
張銘軒皺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教了你多少次!”
“是是是。”
沈乘風嬉皮笑臉,壓根不當回事,反正他不信。
李伍也不解釋。
張銘軒心知李伍沒必要撒謊,此事多半是真,瞪一眼沈乘風,轉而對李伍道:“走!去看看,拜師之事先不急,若真是如此奇才,那幾位長老不會放過。”
“是。”
二人奔向微山書院。
亭中只剩沈乘風。
沈乘風把玩著棋子,回想李伍的神情動作,眉頭微皺:“真的假的……連我都是照著練的,內功不同其他,運行之道復雜無比,難道真有人能窺一斑而知全豹?肯定是裝神弄鬼!看我不揭穿你!”
沈乘風扔掉棋子,施展輕功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