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請許臣做一回商君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32字
- 2024-01-04 20:55:43
朱棣沒有說好,也沒說不好,只是深深看了也先一眼,隨即就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也先肯定是看出朱棣的真實目的了,朱棣都說糧食問題自己解決了,也先還說瓦剌養不起十萬大軍,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兵權就是他的底線,一萬大軍已經是在底線上再做退步了。
次日朱棣就去到正施工地。
亦集乃原黑水城的那堵城墻非但沒被推翻,反而還在加高。
雖然朱棣沒有要在新城擴建后,把原黑水城當作新城內城的想法。
按朱棣的想法,新城建好后,王宮就要搬到新城去了。
但現在的這座黑水城到時候就是拱衛王都的京師駐地,是新城最后的一道防線,就跟大明永樂一朝鞏固京都的三大營一般,城墻不可不高建。
朱棣爬上城墻虛眼看著南方,那里有他曾為之奮斗一生的大明。
為了避免來之不易得來的朱家江山橫生戰亂,他遠走到了這漠北塞外。
甚至如今腳底下踩著的這段城墻就是專門為防大明來犯的。
此情此景,但凡換一人來都會感慨萬千。
而朱棣卻心如止水,面如古井。
此時的朱棣已經不是只盯著鍋里那點肉的燕王時期朱棣了。
北走塞外,朱棣有十足把握再造一個帝國,他不學安祿山死磕大唐。
“讓開,滾開!”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響起,朱棣回過頭去就看見袁彬帶著一隊錦衣衛匆匆忙忙趕來。
袁彬對城墻上干活的瓦剌勞役很不客氣,凡是有擋道的都是直接撥開。
大部分瓦剌勞役都對袁彬這隊人馬避之不及。
但也有部分好奇的瓦剌勞役一邊干著活,一邊悄悄朝這邊看了過來,還有些人盯著朱棣看。
袁彬見狀則立刻拔刀指向那些人大聲呵斥道:“放肆,你等賤民竟敢仰觀天顏,是想殺頭嗎?”
不到一分鐘袁彬就將城墻上朱棣所站立的周圍大片地方所有人清理了個干凈。
隨后袁彬快步走到朱棣面前,拱手道:“大汗,您怎么到這施工地來了,這施工地危險,萬一大汗您哪傷著,臣萬死也難辭其咎。”
朱棣手指落在城墻上輕輕敲著,“本汗來看看施工的進展如何,袁彬,你把干活的人都趕走了是想做什么?”
“大汗,施工不急于一時,這些賤民哪有資格能見您天顏?”袁彬拱手道。
朱棣臉色一沉,“你知不知道你這么做,一會整個瓦剌就會瘋傳漢人欺壓胡人,你這么做,會讓本汗在草原上更加的舉步維艱?”
“回大汗,臣不知道,臣只知道依禮法......”袁彬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棣照肚子一腳踹翻在地,摔了個四腳朝天。
“禮禮禮,這些人現在就為了一口吃的才來的勞役,都是一群還沒有服王化的人,你跟他們說禮法,你是想氣死老子嗎?”朱棣指著袁彬面門破口大罵道。
袁彬快速從地上爬了起來,跪倒在地大聲喊道:“大汗,就因為他們不服王化,所以才更要讓他們服啊!”
“你......”朱棣氣得一甩衣袖,轉過身去懶得再跟袁彬解釋了。
禮法這種東西,其實就是守成之君用來維系統治的一種方式而已。
朱棣這么一個驕傲得連帝王心術都不屑一顧的人,怎么會用這種方式來守成?
關鍵是朱棣還沒成可守,才來草原毫無根基就強硬的要用中原的禮法來王化草原的百姓,這種做法在朱棣看來就蠢得跟前元占領中原后在中原收人頭稅一般,最終結果只能是逼得瓦剌百姓忍受不了朱棣的高壓政策,最終暴起推翻朱棣。
“大汗,重疾當用猛藥,您若想快速使瓦剌歸于王化,必須得行商君變法之事啊!”袁彬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這么的沒眼力勁,朱棣都快氣瘋了,他還在那喊,“臣有一計,臣愿為大汗之商君,五馬分尸而不悔。”
“你們退下,去四周警戒。”朱棣壓下心頭的火氣,揮退了那一隊錦衣衛,然后道冷漠道:“說。”
“一是以禮法為由統一瓦剌的思想,二是提高瓦剌糧食的價格,三是收繳瓦剌民間多余的刀具,這三術只要能夠實現,從此瓦剌便思想統一,只知道聽大汗您的命令行事,又人窮志短,終日都在疲于奔命,根本再無暇他顧。”袁彬道。
“荒唐,你以為他們難道就不會揭竿而起嗎?”朱棣怒道。
“刀具都被收繳了,自然是只能任憑大汗您擺布,在輔以商君的改法為律,明法重刑,讓瓦剌所有人都畏懼大汗您,這樣誰還敢揭竿而起?即便是有,殺了以除后患便行了。”袁彬意味深長道。
朱棣像是才認識袁彬一般,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袁彬一遍。
“這是你想出來的計策?”朱棣問道。
“此乃商君強國之術。”袁彬鏗鏘道。
“我記得你出生于永樂年間的近侍家庭,自幼就很聰穎,從小就能詩善文,后來怎么成了錦衣衛?”朱棣嘆息道。
袁彬立馬深深低下腦袋道:“太上皇陛下,臣惶恐,不敢勞太上皇陛下如此掛記,更不敢當太上皇如此盛贊。”
朱棣自顧自說道:“輔以商君改法為律,明法重刑,三術不能奪其志者,殺之以除后患,袁彬啊袁彬,我還真是小看你了,一介武官竟能想出這種計謀。”
“太上皇帝如若果真覺得臣這一謀可行,請允許臣做一回商君,臣雖九死而無憾!”袁彬再次鏗鏘道。
“叫我大汗。”朱棣擺了擺手,“你是個大才,本汗舍不得你死,這一謀以后也別說了,本汗不會用,本汗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給你。”
“大汗...”
“閉嘴!”
“你從一千錦衣衛中,挑選出一百名激靈一點的教這些勞役讀書認字,并告訴他們,只要能夠認識五百個字,每勞役一月就可多得二十斤糧食,若是能夠認識兩千字,就有機會學習本汗從大明帶來的各種典藏,若是能夠學有所成,便能夠獲賞良田,或入朝為官。”朱棣一字一頓,咬字非常清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