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有求必應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37字
- 2023-12-29 19:55:44
于謙聞言,立刻從地上站起,又裝模作樣的用衣袖拍了拍膝蓋上的灰土,隨后又擺出一副沉思的模樣,簡直做盡了姿態(tài)。
于謙的想法很簡單,先不管京都內皇帝跟太后是什么反應,先生米煮成熟飯。
至少在外交上先坐實了前皇帝日月可汗的身份再說。
只要前皇帝不回大明,于謙他做什么都愿意。
半響后,于謙開口道:“本官以為,重修于好可以,但瓦剌還得繼續(xù)向大明稱臣納貢,不知道大汗與太師意下如何?”
朱棣看向也先,這事他沒意見,瓦剌對大明稱臣納貢,其實對朱棣也有好處,但朱棣知道于謙要的其實是也先的回答。
也先毫不猶豫道:“只要大明在貢市上不再為難我瓦剌,本太師便沒意見。”
朱棣跟于謙都同時皺了皺眉。
但朱棣隨即就又舒展開眉頭罕見的沒有說話。
于謙則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中。
其實大明的朝貢制度對大明來說,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雖然朝貢制度給大明帶來了極大的面子。
但別人朝貢一粒芝麻,大明還回去一個西瓜的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
這在于謙看來,大明簡直就是在當冤大頭,而且一當就是當了幾十年。
半響后,于謙看向朱棣,“大汗,這也是您的意思?”
朱棣平淡道:“這是大明的祖制,就不要問本汗了。”
其實這種祖制就是朱棣自己定下來的,朱棣也覺得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不好,也想改掉。
但朱棣他現(xiàn)在可是瓦剌的日月可汗,還跟也先有賭約在身,三年內要征服韃靼和兀良哈,重新統(tǒng)一草原各部。
若是沒有這種朝貢制度,朱棣他怎么獲得大量的軍事裝備,利用強大的武力去征服韃靼和兀良哈?
于謙恨不得暴起賞給朱棣一個栗子,他真想給這個大明的前皇帝開瓢看看他腦袋里裝的是什么,當了大明十四年的皇帝,這才當了瓦剌一天的大汗就偏向瓦剌那邊了嗎?
于謙深吸了一口氣,然后才道:“這事本官做不了主,不過本官會如實稟告給圣上的,大汗,太后對您十分掛念,陛下也對您也甚是想念,要不大汗您自己去和陛下說?”
朱棣翻了個白眼。
自古天無二日,兩龍不相見。
現(xiàn)在大明新皇已立,倘若不是身后有著瓦剌的數(shù)萬騎兵。
以騎兵來去如風的機動性令于謙這家伙無可奈何,以于謙這家伙執(zhí)拗的性格,恐怕早就把他給拿下了。
這時候跟于謙去京都,朱棣怕去了后他就是想鉆豬圈都沒門。
朱棣開口道:“京都本汗就不回去了,太后那邊本汗會寫信過去,皇上那邊,本汗也歡迎他來草原做客,遞交國書重修于好一事,就勞煩于大人了。”
于謙見狀只好問道:“那我們雙方先各自退軍五里,本官先回去稟告皇上?”
朱棣稍一沉思就點頭道:“可!”
隨即朱棣調轉馬頭,率領瓦剌騎兵們,像潮水一般往后邊退去。
于謙怔怔的看著瓦剌騎兵退去,久久都沒回神,直到石亨騎馬過來焦急道:“于大人,剛剛陛下就在這里,你怎么就不救下陛下?”
于謙瞥了石亨一眼,“你剛沒聽見他現(xiàn)在是瓦剌的日月大汗了?”
石亨焦急道:“那肯定是瓦剌的詭計,陛下肯定是被瓦剌脅迫的。”
于謙盯著石亨看了半響,最終嘆了口氣,“你姓石還真姓對了。”
石亨有些摸不著頭腦,“于大人,我們在說救駕的大事呢,什么叫我姓石姓對了,我爹就姓石,我自然跟他姓。”
于謙懶得和他解釋,直接調轉馬頭,“走吧。”
于謙作為四朝老臣,在官場混跡多年,對前皇帝要留在草原的舉止看得透徹極了。
此時若回到大明,在新皇已經(jīng)登基的情況下,前皇帝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艱難,甚至可能會被人直接加害。
反而去了草原日子會好過點。
于謙也樂于前皇帝這么做,畢竟新君在朝廷上還沒什么根基,前皇帝登基已經(jīng)十四年了。
最重要的是朝中的大權,基本上全是太后在把持著。
這時候前皇帝若是回去了,朝堂上難免會有一番動蕩,這是于謙絕對不愿意看見的。
很快,于謙就匆匆回到京城。
一間普通的會議殿內。
景泰皇帝朱祁鈺,太后孫若薇,四朝老臣胡濙等處在大明權力最頂尖的一撮人聚在一起。
“于少保,你剛剛說的都是真的?”四朝老臣胡濙只說了一句話,就覺得自己口干舌燥,他端茶杯的手都在顫抖,拿了幾下才端起茶盞送到嘴邊。
于謙也沒有笑話胡濙,直接道:“消息確實過于震撼,本官當時也目瞪口呆,但確實是千真萬確。”
屋內又是一陣沉默。
過了許久,皇帝朱祁鈺才打破沉寂開口道:“朕先表個態(tài),朕同意與瓦剌重修于好,不過,朕的皇兄畢竟曾是大明皇帝,又曾無懼生死鑄我大明風骨,就算他去了草原,大明也理當遙尊他為太上皇。”
伴隨著景泰皇帝的話音落下,屋內又是一陣漫長的沉默。
顯然,屋內有人不滿意朱祁鈺的決定。
朱祁鈺在沉默過后,再次開口道:“另外,朕不允許皇兄在草原上受任何丁點委屈,皇兄為長城內外修百年之好屈尊前往草原,大明理當為皇兄堅強后盾,今后皇兄在草原上,無論是吃穿用度,又或是兵甲錢糧,但凡所需,朕一律有求必應。”
于謙立即嚇得大驚,“皇上,這吃穿用度是理所當然,可這兵甲錢糧可是在資敵啊!”
胡濙等大臣也跪了下去,“陛下,您三思啊!”
朱祁鈺沒有理會跪著的幾位重臣,而是看向孫太后,“母后,您怎么看?”
孫若薇輕輕搖了搖頭,“這等軍國大事也輪不到哀家一個婦道人家說三道四,陛下與諸位大人商量就行,不過哀家倒是覺得,陛下有一句話說得在理,我大明的皇帝在草原上,確實不能夠受丁點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