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德勝門開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57字
- 2023-12-20 23:35:13
漫天的炮火下,阿剌知院一邊指揮大軍,一邊呼喚身邊的親兵保護自己跟朱棣,“不要亂,都不要亂,漢狗(胡人除了唐朝無論哪個朝代罵漢人都是漢狗)的紅衣大炮只是看著可怕,實際上打在身上跟撓癢癢似的,所有人都不許亂,有序撤退,誰敢亂本帥殺誰。
救下朱祁鎮,這漢狗皇帝還不能死,至少不能讓他死在這里,快,把他抬到后方營地去。”
瓦剌兵阿剌知院部是真叫苦連天。
城墻上架著的那些紅衣大炮從噴吐出第一發炮彈開始,就沒有停火過。
今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才十月初就已經天寒地凍。
可天氣再冷,也沒有在場瓦剌騎兵的內心冰冷。
明軍是真的瘋了,如此寒風稟冽的天氣,德勝門上那些紅衣大炮竟然因炮管高溫出現了炸膛的景象。
瓦剌騎兵們根本沒見識過大明軍隊這么瘋狂的打法。
無數瓦剌騎兵被炮火炸傷,倒在地上瘋狂慘叫。
阿剌知院看著一個個瓦剌士兵倒下,憤怒得像頭獅子,城墻上的那些火炮在他看來雖然只是花架子,若是披掛盔甲,只要不是正面被擊中就不會有大事。
可草原上最缺的就是鐵,瓦剌就算在大同土木堡一戰繳獲了大明無數盔甲,此時全軍的披甲率也不到三成。
就在阿剌知院目瞠欲裂時,突然他眼角余光瞥見德勝門開了。
阿剌知院有些不敢相信,他心心念念的德勝門,他做夢都想攻破的德勝門竟然開了。
狂喜的情緒瞬間充滿阿剌知院的心頭。
阿剌知院根本不知道該怎么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也根本不想知道德勝門為什么會開,他只知道,德勝門開了。
“德勝門開了,德勝門開了,眾將士們,跟本帥一起沖啊,殺進城后三日不封刀,大明京都內取之不盡的金銀綢緞跟美人都是我們的。”阿剌知院毫不猶豫的調轉碼頭,一馬當先朝著德勝門沖去。
阿剌知院的親兵們率先跟在阿剌知院身后,也朝德勝門發起了沖鋒。
可他們根本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一群明軍將士。
城門還未完全打開,一桿長槍帶著寒芒便先從城門內刺出。
緊接著,便是無數明軍大聲嘶吼著從德勝門內蜂擁而出。
“皇上殯天!”
“血洗漠北!”
“為皇上報仇!”
“大明萬年!”
率先從城門內沖出來的那群明軍將士,真的是一群老弱病殘,他們有的人背已經駝了,有的人須發皆白,有人連牙都掉了。
可他們更都是百戰精銳。
大明正統年間的京師二十六衛,說是老弱病殘營,大明也根本沒指望過他們再上戰場,可他們都是永樂一朝遺留下來,曾跟隨永樂大帝遠征漠北,飲馬瀚海的老兵。
曾跟隨永樂大帝親手打出威服四海的大明,如今親眼目睹自家皇帝自刎在這大明皇城之下,這群從永樂一朝走過來的老兵都瘋了。
沙場征戰,陷陣當為四大軍功之一。
此刻這些老兵,皆是陷陣之士。
于謙也仗劍沖在人群中,他也瘋了。
身為大明兵部尚書,大明軍隊的最高長官,于謙知道自己不該這么瘋,可他此刻渾身都在發顫,只覺得全身所有的血液都在往大腦上沖,他現在只想提劍砍人。
大明皇帝以命相托!
大明皇帝于兩軍陣前,以性命澆筑大明風骨!
連皇帝都死了,他這兵部尚書還怎么理智?
于謙豁出去了,今日他這一介書生,也要戰個昏天暗地,哪怕戰死在此。
瓦剌都是騎兵。
明軍都是步兵。
按理說步兵對騎兵,而且還是沒有裝備斬馬刀的步兵,那應該是一場屠殺。
可冷兵器交戰,大軍對沖往往比的就是一個士氣。
“漢狗,給我死來!”阿剌知院沖到陣前,借助戰馬的沖鋒,手中長槍朝著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兵捅去。
以往任何步兵,面對阿剌知院這一槍都會嚇得肝膽俱裂,只能任由長槍在身上留下一個窟窿,然后不甘的倒下。
可這次阿剌知院卻失算了。
那須發皆白的明朝老兵雙目通紅,先是大吼一聲,“胡狗,給爺滾下馬來。”
隨后他就加快了跑步的速度,竟不管不顧迎著長槍,朝前高高躍起。
“噗!”
長槍瞬間洞穿那老兵的軀體,可卻沒能夠阻攔住那老兵拼盡全力往前一躍的慣性。
“砰!”
老兵的身體跟阿剌知院胯下戰馬的馬頭相撞在一起。
巨大的沖擊力讓戰馬吃痛,高高揚起前蹄發出一聲嘶鳴。
阿剌知院緊拽著韁繩,這才沒從馬上墜下。
還沒等阿剌知院驚愕,就又有數名老兵怡然無懼沖到躍起的馬蹄下,毫不猶豫揮刀砍向戰馬腹部,“胡狗,給爺死來!”
無數大明老兵,竟然以凡人之軀主動朝前跳躍,撞向瓦剌快速沖鋒的戰馬。
阿剌知院眼睜睜看著胯下的戰馬被明軍亂刀砍傷。
阿剌知院瞪圓眼珠子看著一個大明士兵被戰馬前蹄落下踩成重傷,那大明士兵倒地之后,還拼盡全力朝瓦剌兵扔出手中的長刀然后才咽氣。
阿剌知院親眼目睹一個駝背的明軍老兵,持刀的胳膊被瓦剌士兵砍斷,胸膛被一刀洞穿,無力再戰的明軍駝背老兵卻猛的一口咬在瓦剌騎兵的腿上,任由瓦剌士兵在他背部砍了數刀都沒有松口,最后腦袋被割下來,牙都依舊緊緊咬在那瓦剌士兵的身上。
瓦剌親耳聽見,一個明軍老兵臨死前猖狂大笑,“爺爺都活五十多年了,臨死還能拉條二十多歲的胡狗一起上路,值了,哈哈哈哈哈...”
瘋了。
瘋了!
這都不是殺紅眼了。
這是真瘋了。
已經沒了戰馬,靠雙腿在一眾親兵護衛下拼死砍殺的阿剌知院開始心生寒意。
連阿剌知院都開始害怕,普通的瓦剌士兵就更別提了。
有瓦剌士兵開始轉身逃跑。
越來越多的瓦剌騎兵開始調轉馬頭逃跑。
于謙也是渾身浴血,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
可他卻越戰越勇,身披當今天下最堅固的盔甲,渾身顫栗的于謙,仿佛根本不是一個文臣,而是一個沙場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