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高手的修煉之道:筆桿子的寫作精品課(第2版)
- 胡森林
- 1864字
- 2023-12-21 17:28:30
【理論講解】
山羊胡從理論角度,對公文如何做到“有神”做了一番講解。
“神”是文章的神采、神韻,好的文章應該讓人感覺神采飛揚、炯炯有神,而不好的文章則讓人感到疲疲沓沓,無精打采?!拔乃瓶瓷讲幌财健保褪钦f文章要有起伏,不能太平淡。
要使文章不平淡,首重立意。“意”是文之中心,文之內核,文之主旨,文之靈魂。文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王夫之語)。立意高遠的文章,自有一股神采在,立意平庸甚至毫無立意的文章,如泥牛木馬、行尸走肉,形體雖備,但毫無生氣。
立意高下優劣,表現在是否有足夠的理論高度。公文寫作者要學習運用前沿理論成果,提高用理論認識事物的能力。理論來源于實踐又能指導實踐,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實踐,缺乏理論支撐,文章的立意會顯得非常蒼白,沒有高度。那么,如何提高理論高度呢?
一是要學習和掌握一些哲學理論。哲學是思想力的根本,是公文寫作者必須牢牢掌握的基本知識與基本原理。文稿起草的過程,就是一個運用哲學思想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哲學思想的指引與統領,就沒有對事物或問題的本質認識,就難以提升文稿的價值。例如,黨中央反復強調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闡述這一命題時,具體到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一個領域如何對這一概念加以界定,從哪些角度進行論述,就可以充分運用哲學思維。比如,基本內涵運用本體論,主要特征運用現象學,發展目標用目標論,這就是哲學認識論的綜合運用,能為文章增添理論邏輯。
二是要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一系列前沿理論成果。例如,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二部分專門論述理論創新,展開論述了“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首次系統闡述了“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貫穿黨的創新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體現到公文寫作的具體實踐當中。
三是要對專業領域的理論成果加以學習。如果在黨建部門工作,就必須熟悉黨建知識,了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在政府部門工作,就必須對行政管理方面新的理論要求非常了解。在企業工作,應該掌握一些有關市場經濟、財務會計、財政金融、國企改革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比如,作為石油行業的公文寫作者,就必須通曉石油行業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如果要闡述為什么中國石油企業要走出國門、邁向世界這個問題時,就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原因:這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是遵循國際石油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順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內在需要,是滿足國際資本市場要求的重要途徑。
公文寫作者用這樣的一些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寫作,就能對當前事物的思考提升高度、拓展廣度,提高思維的層次。從理論、政策層面分析問題,在全局中審視事物,在大的趨勢中判斷事物。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只要心系全局、心系大勢思考立意,事物自然看得更全面,問題自然看得更透徹,整篇材料自然具有了思想性和指導性。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立意時如果僅僅就事論事,不跳出原有層面,則會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文稿的立意自然平庸。
有了理論高度,思想深度、獨特角度和文章的氣勢就隨之而來。思想深度就是對問題的思考深入獨到,對事實分析到位,能揭示事物本質及內部規律,包含深刻的思想意義,觀點具有哲理性、理論性,能啟發受眾思考,擴展受眾思路。假如對事物的思考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僅僅是泛泛而談,文稿的思想性便大打折扣。要做到有深度的思考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深度要以廣度為前提,需要長期堅持多積累和勤思考。獨特角度就是抓住最能說明事物本質特征或最能反映事物真正價值的角度,給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啟發,做到“從意中所有,從語中所無”。角度抓得好,文稿一起筆便引人入勝,能顯示出不同一般的見解,議論出新意來。對同一個問題和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體現的見解是不一樣的,背后是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的高下。只有從新的角度觀察事物,才能發現事物新的特點;從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獲得對事物的新認識。
文章氣勢是一種力度美,所表達出的是作者堅定的理念、激越的情感和強烈的感受。文章為什么有氣勢?從根本上講,因為有思想,有洞見。
有了高度,有了深度,有了氣勢,文章就稱得上內外兼修,自然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