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葡萄晾房

  • 綠洲之歌
  • 南子
  • 3420字
  • 2023-12-25 22:10:18

無須沿著地圖前行,我就能看見吐魯番綠洲深處的一座座鄉村,古老民居的屋頂上,矗立著一間間散發泥腥氣息的土坯房,在早春的寂靜中顯示出自己的符號王國——它們狀如碉樓,一色土黃,用土坯打制的墻壁,鏤刻出密密的網格狀的洞孔。這是當地農民借助古老火洲的熱風吹拂,晾制葡萄干的晾房,又叫“陰房”。

這個世界之所以動人心弦,是因為它的四周蕩漾著萬事萬物的氣息。就像人的智慧隱藏著最高秘喻。把其中的無限,一樣又一樣地顯示在有限的大地上,形成了萬事萬物的不同外觀,因其差異和界限,才使人們的生活永不厭倦。現在,它們詩般的出現在我面前,像大地藝術,向著寬闊的山坡地帶敞開,向庭院向陽的高處敞開。看見了金色陽光下的葡萄晾房,也就意味著,我已進入吐魯番鄉村的現實世界。

如果看不見葡萄晾房的話,就意味著我開始迷路了。因為在吐魯番綠洲深處的鄉村一帶,我們都會和葡萄晾房相遇。這是最讓我感到親切的景觀之一。泥土的顏色讓我看到了不朽的時間所聚集的秘密,它使木卡姆的樂器永不干枯,帶著不可思議的聲音,進入一首又一首歌謠當中……

其實,在新疆廣大的綠洲鄉村世界,泥是最基本的色彩,它毗連村莊的精神元素。在吐魯番,幾乎每一座古老村莊都在葡萄園深處,那是用最古老的泥土塑造出來的房子,在日月和星光中,一次次地顯示出明晰的輪廓和樸拙的色澤,仿佛藏著一個鄉村世界的隱秘史,葡萄世界的隱秘史。

“我們虔誠地把它當成我們的家園周圍的事物并夸大它的種種奇觀。”

現在,這種奇觀開始在我的思想中長出了嫩芽。

但,葡萄的晾房為什么迎向太陽?

我渴望掌握這個秘密。

其實每一個秘密都需要遵循想象力的軌跡。此時,我不僅需要想象力,還需要迎向太陽,就像我迎向他們散發出泥土芬芳氣息的木卡姆,這樣,我才能走到那些被熾熱的太陽曬透的葡萄晾房下面,哦,葡萄的泥土之屋,在每一間古老民居的屋頂,在地形高敞的向陽山坡,高高矗立。

早春三月的一天,當我在吐峪溝村古老民居的屋頂上,看見一間間面向太陽的葡萄晾房時,我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屋頂,用手撫摸著葡萄晾房的墻壁、木質的掛架以及掛架上的陰影。在晾房里,我的目光同樣也無法避開支撐葡萄晾房的木柱和椽木。正是它,使我明白了吐魯番無所不在的熱風和陽光,需要這樣一種東西支撐起來。

因為葡萄面對的是日月,每一個民族都敬畏著日月之交的每一個瞬間,因為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禱告的方式,也需有和日月相交的方式。維吾爾民族亦是如此,當木質掛架上的葡萄變得干枯以后,一粒葡萄籽又會變成多少葡萄,這取決于陽光和風的關系、人類與日月的關系。

在這里,搭建葡萄晾房這一古老工序,幾乎代代相傳。來,先看看這些土坯房子——葡萄的晾房。它們大都是平頂長方形,通常獨立在地形高敞、向陽的山坡,也有數十間連在一起的,每間晾房約四平方米,高度也大都在四米左右。若干土柱上架設檁木,并放置木椽,還需鋪設樹枝、蘆葦,最后涂抹草泥即為屋頂,地面仍是草泥抹面。土塊砌成的墻壁上,有一個個方形網狀花孔——那是用來通風的,均勻的間距,不會讓陽光直射在垂掛的葡萄上。遠遠一看,像是“蜂房”。

哦,蜂房。人類曾模仿風吹過蘆葦的聲音,而產生了音樂;曾模仿蜘蛛的絲網而產生了經緯;曾模仿大自然豐富的色彩而產生了染織;現在是模仿蜂房的構造,而產生了葡萄干別樣的甜蜜。一座座土坯的葡萄晾房仿佛洞悉和凝練了大自然非凡的奧秘與喻義,并以這種無懈可擊的完美幾何圖形,完成了又一個源于自然界不朽的摹本,接近了又一事物的本質。

再進入晾房里面——那一層層木椽上帶刺的“掛架”,用樹枝和麻繩固定,現在,都還空著。像在冬眠。現在是春寒料峭的早春三月,它們還有足夠漫長的時間去等待,等待著在灼熱波浪中運送葡萄成熟多汁的身體。它們優美的睡姿將在這里甜蜜地棲身。

吐魯番綠洲深處的村莊,葡萄猶如夢境一樣撒向大地。所以,到了葡萄在碧綠的葉片累累下垂的季節,也就是葡萄收獲的季節,整個葡萄園就像一塊巨大的綠色毯子,迅速綿延至新的早晨。農人們像螞蟻一樣密布在各個葡萄園,遵循收獲的準則將葡萄摘取下來,晾曬在向陽的山坡及屋頂上。像是要與日月進行溝通——一種詩性。遠離了屋頂之下維吾爾族人世俗悲歡的生活本身。在年輕人、老年人以及婦女和孩子們的咀嚼聲中,整個村莊自此與甜蜜為伴。

葡萄成熟后就會上架。在吐魯番綠洲深處的鄉村,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有葡萄晾房。那些飽滿多汁的果實在晾房內,憑借土墻那從方形花孔涌進來的灼熱氣流穿透身體,像是被施了魔法,在變換顏色和形狀的過程中逐漸接近一種完美的敘事。

這是一個被徹底晾干的過程。生命亦如此。在吐魯番地區,他們不僅僅用這種方法晾曬葡萄,同樣也是讓葡萄成熟后朝拜日月。他們一旦生活在葡萄的世界中,就一定會與明亮而熱烈的陽光相逢:在葡萄晾房,他們勞動的身體不斷地仰起又俯下——這是他們謙遜的姿態,被太陽照耀后感恩的姿態,在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不停地勞動,不停地鞠躬。

記得在一年盛夏,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季節,我隨幾位朋友來到了吐峪溝村,在一處古老的農舍里,我看見一位年逾六十的老人爬上了自家屋頂的晾房木梯——這是正午時分,老人爬上木梯是為了晾曬葡萄,并將已經曬干的葡萄從木椽“帶刺”的掛架取下來。老人的背有一些彎曲,當然是朝下彎曲。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這種彎曲下傾的姿勢。只有在經過時間和勞作的雙重經歷,他才會有俯下身來衡量萬物的姿勢。

我站在晾房里,站在老人身后,一次次向頭頂上懸掛著的葡萄仰望,從那被一串串葡萄切割的光線間隙中,從一股股土坯墻壁的網格涌入的灼熱氣流中,那些葡萄像古代精美的編鐘一樣彼此緩慢敲擊,好像是混亂的、無序的,但是其中卻深藏著來自另一世界的宏大旋律。不時有一兩顆葡萄掉下來,落到我的頭頂,又滾落在地上。我俯下身撿起,放進了嘴里。

我有些愜意,如同感受到了葡萄的吟唱。

隨著這位老人的每一次躬身,我似乎理解了葡萄的晾房為什么會朝向太陽。

平坦屋頂上的葡萄晾房溝通了與世界的關系,陽光在屋頂上的泥檐移動,當我看見了它才知道,那些在屋頂下生活的鄉民為什么會有他們的世俗生活。

盛夏的夜晚,白天的一股股熱浪仍彌漫在空氣中。這樣的夜晚,吐峪溝的村民都愛在自家屋頂上睡覺。

晚上,我們借宿在吐峪溝牙庫甫大叔家,決定也到屋頂上睡覺,牙庫甫大叔細心地將數條花氈鋪到泥皮抹制的屋頂上,讓我們睡下。

屋頂上有著最好的視野,能夠看到更多的景觀。不,是聽到,感覺到——天的穹頂難道不也是最高的屋頂嗎?仰起頭,就能看見天上的一片潔凈星光,星子大而亮,無遮無攔。村莊四周,一片黑茫茫的,燈一盞一盞地熄滅,吐峪溝村高低錯落的屋檐影影綽綽。而天上,烏云散開又聚攏,像在拼接一些我們永遠無法識別的圖譜。一些星辰已經消隱黯淡,而另一些,則畫出明亮的弧線,讓人難以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高過屋頂的新疆楊在夜風中嘩嘩作響,飄下一兩片樹葉,飛落在布滿塵土的氈毯上,好像有人從天上送信——讓我們感到,世界并沒有和我們失去聯系,而是一直守候在我們身邊。

是的,我一直很難忘記在牙庫甫家屋頂上度過的那個夜晚。我在仰望中難以入睡。而熱風不時地把一個人的鼾聲傳遞過來。同時傳遞過來的還有午夜葡萄園酸澀而濃釅的香氣,以及枝葉下累累果實的低語。

在我身后,是牙庫甫大叔放置的一只木質鴿籠,鴿子在暗夜里不時地發出咕咕聲——在綠洲農莊,維吾爾族人家大都養鴿。白天,它們低垂脖頸靜止在屋檐或棲木架上的樣子,像用泥巴捏制出的民間手工藝品,造型拙樸簡單,只有當被什么驚動的時候,或者早晨里的第一縷晨光顯露的時候——它們像在不尋常的黎明中受到鼓舞,轟的一聲,像白色碎紙片兒向天空極遠處撒開,將一個村莊從夢境深處徹底喚醒。

在我右側,是高高的葡萄晾房,泥腥的氣息微甜微澀,與葡萄枝葉的氣味混合在一起,像在低吟。更深的黑暗中,晾房上的花孔網格像是一只只眼睛閉上了。

在這樣一個夜晚,我的每一個感受都是細膩的。并且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我對它的關懷,像被某種甘露所浸潤。我仿佛看到,晾房中一大片綠葉下垂落的累累果實,也正從拱形的、華彩的天庭垂落向內心的恩典。

第二天早上,我們在牙庫甫大叔家里吃早飯時,他說每到盛夏時節,他也總喜歡在自家屋頂上睡覺。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半夜里爬上自家屋頂,扯了塊花氈倒頭就睡下了,在睡夢中翻了個身,便滾到了地上——哦不,是落到了屋頂下壘得高高的棉稈垛上。從草泥抹制的屋頂落到綿軟而有彈性的棉稈垛,像大地接到了密旨,用另外的手段取消了重力。半睡半醒中,他的嘴角還留有昨夜酒香的涎水和葡萄的蜜意。

接著,牙庫甫大叔在棉稈垛上繼續沉沉睡去,一切都安然無恙,一直到天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武山县| 台江县| 德庆县| 醴陵市| 镇江市| 昌邑市| 德钦县| 太谷县| 牡丹江市| 广东省| 汝城县| 武平县| 南雄市| 宜兴市| 宁阳县| 泌阳县| 平潭县| 永川市| 正安县| 平乐县| 博白县| 南召县| 南昌县| 凌源市| 华亭县| 孟津县| 六安市| 句容市| 杨浦区| 宾川县| 五河县| 沙田区| 桂平市| 邢台县| 武城县| 广西| 英德市| 抚宁县| 茌平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