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地緣

“來,今天我們來上地理課。上課!”

“起立!老師好!”

“坐!”

劉溫玨在黑板上畫了副簡易的大漢地圖,他說道:“今天的課程我們將把歷史和地理合在一起講,因為這兩個是分不開的。

在這之前,容我吐槽一下史記。”

劉溫玨說道:“寫史書最重要的是公正,結果呢?史記里項羽和呂后憑什么可以記在本紀里?還有史記中對李廣李陵的大肆吹捧,對衛霍二將以外戚貶低,我不喜歡他!

重新修訂的史書,都給我改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樣的人,就改回到什么樣的位置去。”

三位大儒都沒有來上課,不過孔慧元還是來了,他說道:“殿下,太史公名垂青史,您又何必呢?”

“你們不改就不改,我以后寫自傳的時候,會把這件事大書特書。這種帶著強烈個人情感寫史書的人,寫出來的史書也帶著強烈的偏見。”

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后世很多史書因為修書的人是有主觀想法的,所以很多人在歷史上根本就只有只言片語。

最典型的就是蘇烈和王玄策。

劉溫玨敲著黑板說道:“行了,我們繼續上課吧。上節課我們講到了整個世界,接下來我們著重講地緣。

什么叫地緣?”

劉溫玨自問自答:“地緣的意思就是地理緣由。之前我們說了,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溫度適宜且有河流以及大量耕地的地方,這就是地緣。

因為這些地理原因,使得古國建立的位置高度統一。”

“明白嗎?”

“明白!”

劉溫玨又畫了幾條線,指著最上面的線說道:“同學們,看到這條線,你們會想到什么?”

劉溫瑜舉手道:“大哥,是長城!”

“沒錯,就是長城。長城自古有之,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連接了其他幾個國家的長城,將其連成一線,用來抵御匈奴。

提問,為什么長城要建立在這條線上?”

眾人思考了半天,劉德舉手。

“老二,你說。”

“大哥,是因為地緣的關系吧?”

“這節課講的是地緣,當然跟這有關系啊!詳細點。”

劉德回答道:“既然是地緣,那我認為應該是環境吧。在長城以南,是有適合耕種的土地。但是長城以北,就不適合耕種,而且基本上沒有什么樹木,都是草。”

劉溫玨鼓掌道:“鼓掌,劉德同學說的非常好!”

皇帝不敢相信地問道:“真是這樣?”

“沒錯,這條線,從地緣上說就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線。劉德也說了,兩邊的地理差異非常明顯,而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降水量。”

“降水量?”

劉溫玨說道:“降水量目前我們觀測的方法非常落后,但有兩條線其實是很明顯的。第一就是長城線,南北差距很大。

第二就是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差距也非常大。各位應該聽過一句話吧,橘生淮南。”

劉溫瑜舉手問道:“大哥,難道是越往南降水越多嗎?”

“并不是。我們之前學習過了降雨的條件,也知道了夏天的時候,東海會往大漢內陸吹夏季風。所以夏天的時候東海的水汽被吹往荊揚,他們才有大量的降雨,而且基本保持在夏季。

而這股季風到了秦嶺淮河一線已經變弱了,最后被秦嶺阻擋,這往北降雨量就大量變少。”

劉溫玨又在西域位置畫了幾個山脈,這個時候的西域就是未來的新疆地區。

“這西域位置,因為這幾座山的原因,從西北刮來的季風水分被阻擋因此在當地形成了降雨,因此有兩個盆地還有大量的綠洲。”

皇帝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劉溫玨又把后世的西藏,目前的吐蕃圈起來。

“未來我們一定要把吐蕃拿下,因為黃河與長江的發源地都在這雪山之上。如果有人截斷了水源,那我們將全面缺水。”

皇帝聽的是連連點頭,劉溫玨說的太有道理了。

劉溫玨說道:“我們繼續回到正題,各位,你們覺得我們大漢的地緣位置如何?”

“非常好!”

“好在哪里?”

眾人面面相覷,這知識他們才剛接觸,怎么會知道呢?

劉溫玨將后世印度如今叫做天竺的地盤畫了上去。

“我們以天竺作為比較。

我們有東海,南海,以及西邊的雪山作為屏障,只需要守著北邊的游牧民族就可以了,所以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而天竺呢,他東面是雪山,西面是高山,南面是南海。他的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但是比我們差多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眾人還是搖頭。

“因為他們無險可守。”

劉溫玨將幾座山脈畫上去,然后說道:“我們如果長城守不了,就守黃河。黃河守不住就守長江。我們一共有三道防線。

而天竺呢,從北邊的山口殺進來,一路都是平原,一馬平川,敵人能輕易地從北殺到南。這就是古印度滅亡的原因,他們被西邊的人從北邊殺進去,所有的古印度人都成了最低賤的奴隸。

而且,那群西邊來的人當年還想從西域殺入商朝,被女將軍婦好給打敗了。”

當眾人吸收消化了一會兒,劉溫玨繼續說道:“我們再來鞏固一下。各位,有誰來從地緣上分析一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可行性呢?”

關麟舉起了手,作為純粹的武將,這點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關麟,你來回答。”

“首先秦國地處西陲之地,只需守住幾個關隘,便可使后方穩固無憂。在山東六國連年征戰的時候,秦國始終在安穩發展。外加吞并巴蜀以及耕戰法令,使秦國一躍成為最強國。

戰國七雄中,燕國處于東北苦寒之地,耕地少,天氣嚴寒,自然國力最弱。趙國位于邊境,常年與匈奴作戰,戰斗力強盛。韓國齊國處于四戰之地又無險可守,更沒有向外發展的空間。

剩下的魏國和楚國都是秦國東出的第一個障礙,可以說除了楚國之外,其他幾國都沒有了發展空間。”

劉溫玨說道:“說的很好,地緣位置和國家息息相關。誰來說一下三國時期的地緣關系對國家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图木舒克市| 乌审旗| 郸城县| 托克托县| 东山县| 崇信县| 忻州市| 云梦县| 富蕴县| 沈阳市| 北海市| 兴义市| 民勤县| 大名县| 西贡区| 南丹县| 镇远县| 巩义市| 安化县| 彭泽县| 黎川县| 闵行区| 曲沃县| 泾川县| 仪陇县| 普陀区| 菏泽市| 白沙| 水城县| 宁海县| 株洲市| 绥滨县| 理塘县| 呼玛县| 大竹县| 凌海市| 城口县| 桃园市| 金寨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