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漢現在的科技來說,想要制作出可以遠洋的海船,那就必須是福船或者蓋倫船以及那個時候歐洲的其他幾種船只。
福船自不用多說,鄭和下西洋全靠它。
古人稱其:高大如樓,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口。但也說:惟利大洋,不然多膠于淺。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
對于度量衡來說,只是小問題。見皇帝看著那些設計圖入迷的樣子,劉溫玨說道:“爹,這只有海船的設計圖還不夠,我們要克服的問題還有非常多。”
劉溫玨的話把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來,他說道:“現在繼續上我的地理課,具體的問題,回頭我們再慢慢說。”
皇帝將設計圖紙小心地塞進了自己的胸口中,示意其他人都坐回座位上繼續聽課。
劉溫玨繼續講課:“我們先大概認識一下這個世界,關于其他四大洲的具體情況,我以后會慢慢講。”
“這西邊是西金洲,上面的人皮膚烏黑,據說昆侖奴就是從這里來的。那邊北部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但是其余地方都是森林,草原,荒漠,地理環境非常復雜。
注意,西金洲再往西過了西海,就可以到達東青洲。”
“這怎么可能?”
孔穎達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秦王殿下,難道這個世界是頭尾相連,循環往故的嗎?”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
劉溫玨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講解:“這往南越過眾多島嶼之后,在南海之中有南赤洲。這塊大陸中部大量的地方都是荒漠和戈壁,只有東南和西南一小塊適合人類生存。”
“而南赤洲的再南方,就是南極之地,這里整塊大陸全年冰封,沒有人類。”
“北玄洲沒有陸地,或者說北玄洲就是北海。”
劉溫玨敲著黑板:“好了,這個差不多就是整個世界的格局。”
劉溫玨剛一說完,孔穎達就迫不及待地舉手。
“孔師請講。”
孔穎達說道:“秦王殿下,請回答臣剛才的問題。”
“沒錯,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個星球,一個超級巨大的圓球。所以我們從東海出發,繞過東青洲,過西海,就能到達西金洲。西金洲往東就是南海,最后可以回到中神州。”
孔穎達心神俱震,他的孫子孔慧元也舉起了手。
“講。”
“秦王殿下,請問這理論是來自張平子的渾天說嗎?”
張平子就是張衡,劉溫玨說道:“張平子的渾天說是個不錯的猜想,但顯然不是真理。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確實是一個圓球,我稱之為地球。
不僅地球是圓球,月亮,太陽,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圓球。”
“怎么會這樣?”
因為劉溫玨一開始就大肆宣傳自己是從天宮中學習了仙人法術,所以所有人都沒有出來反駁他,僅僅只是覺得不可思議罷了。
但是作為儒家長者,三大儒還是不怎么相信的。
皇帝就問道:“玨兒,那天宮在何處?”
劉溫玨早就想過這類問題的應對答案,他回答道:“我們所在的地方是人間,往上數共有三十一層,喚作三十一重天。不同級別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不一樣。
比如盤古就是住三十一重天,女媧次之。之后三清四御,三皇五帝,玉皇大帝什么的慢慢往后排。
而人間往下,就是十八層地獄。所以這天地間共四十九重。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我人間,就是那唯一!”
劉溫玨一通亂燉,把所有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他繼續說道:“各位請看這圖。”
劉溫玨在黑板上畫了幾筆,然后說道:“點構成線,線連成面,面組成體。我們人間只不過是一個點,是無法理解線是神東西的,同理,線也無法理解面是什么。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在線,面,體上,你是觀測不到這些東西的。也就是說,我離開了天宮,就再也回不去了,也找不到去的地方。”
皇帝肉眼可見的失落,畢竟誰不想當神仙長生不老?不過有了劉溫玨這個點線面體的解釋,眾人也算是勉強能理解低維無法觀測高維了。
劉溫玨擦了擦汗,總算是把人都給忽悠過去了。
他又說了句:“所以,我說的西游記里的天宮,那都是我的所見所聞。不說這些了,我們來繼續上課。”
劉溫玨敲了敲黑板,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但是有了剛才的沖擊,他們的心神還是有些神游天外。
“好了,接下來我們再學習幾個知識點,關于幾條線的。地球中間東西縱橫的線,將地球一分為二,叫做赤道,越接近赤道的地方越熱。”
劉溫瑜舉手了,劉溫玨示意他講話。
“大哥,為什么交州往南都是茂密的森林,而你說的西金洲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是沙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什么意見嗎?”
劉溫瑜訕訕地坐下了,你這樣說直接殺死的對話,我還能怎么辦?
劉溫玨說道:“接下來我要講的知識,關乎王朝興衰。”
“什么!”
劉溫玨再次語出驚人。
“首先,我給你們介紹一下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
劉溫玨在地圖上標注出四大文明古國的位置,然后說道:“從地圖上看,各位能看出什么?”
一下子,好幾個人舉手,劉溫玨示意孔慧元說話。
“秦王殿下,這四大文明古國,都處于相同的……緯線上。”
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這是古書對經緯的形容,劉溫玨回答道:“你說的對,請坐。這里我補充說一個知識點。”
劉溫玨在世界地圖上又開始畫線:“這世界為圓球,東西共360之數,南北我們分180,這樣一來,整個世界的具體位置,都可以用經緯度來進行定位,這對于航海來說非常地重要。
比如,我們就以長安為中心,設經度為零,北緯30度左右。這具體的緯度還得以后科技進步了,再進行精確的計算。
那么我將經緯度的概念,就是讓你們了解,這四大文明古國的緯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我們都擁有差不多的氣候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