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宋家村第一小學
- 年代:我的1984雙穿門
- 諸往
- 4022字
- 2024-01-09 18:01:48
中午回到家,陳嘉興看著忙碌的宋紫玉心里多了一點其他的想法。
說起來宋紫玉不也才18歲,也是平智叔嘴里的黃花大閨女。
就是不知道平智叔心里想的那些人有沒有宋紫玉。
“嘉興哥,你上炕啊,愣著干嘛呢?”
一只纖嫩的小手在陳嘉興眼前晃了晃,打斷他的思緒。
宋紫玉正沖著他笑,完全看不出昨天的傷心。
“哦好好好……”
“那個你少給我做點就行,我吃完還得去一趟鎮上。”
“又去鎮上,讓你當村主任算了,平智叔還真是可以!”
陳嘉興倒是沒有理會宋紫玉的牢騷,只當是小女生的隨口抱怨。
“寧寧!”
一進屋,陳嘉興就把姜寧寧舉得高高的,臉對臉沖著她喊道。
“今天喝奶了嗎?”他問道。
“喝了,嘿嘿……”
陳嘉興用手指在她臉蛋上刮了一下,表揚道:“真棒。”
“多吃多喝長身體,當個懂事的好孩子。”
他說完將姜寧寧放下,看起來一家人都沒什么大問題了。
也許是生活條件變好了一些的原因吧。
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這樣的家庭也是一樣,心里的苦悶多少能被富庶的生活給沖淡不少。
吃完飯,陳嘉興幫宋紫玉收拾了下碗筷,還聊了幾句。
“村里小學快要建成了,到時候咱倆上崗,寧寧誰帶?”他低聲問道。
正在洗碗的宋紫玉手頭上一頓,她還沒想過這個問題呢。
“我看干脆就給她領到教室里,跟著一起聽課好了。”
“過了年五歲了,也懂事了,講點簡單的知識說不定還能培養一下。”
看到宋紫玉在思考,陳嘉興干脆說出自己的想法。
他上學的時候也有老師帶著自己孩子在教室看著,安安靜靜的不打擾人,沒有誰會介意。
“也是個辦法,那就這樣吧。”
“等我和寧寧還有媽說一聲。”
陳嘉興點頭,兩人算是商量好。
下午,陳嘉興去了趟泥山鎮。
走在鎮上,該說不說,平智叔著急是有道理的。
鎮上一點沒少見各種拖拉機在道路上來來往往,也沒少見牽著牛羊來賣的農民,這在宋家村可是稀奇景象。
看上去村里的人也沒多少偷奸耍滑的,平智叔這個主任也沒大問題。
不過今時非同往日了,宋家村有他了。
按照平智叔給他的交代,他在鎮上街邊找到了一處店鋪,來之前平智叔和他說這家人專門給各個村里做玻璃窗,口碑不錯。
他敲了敲門,一個光頭漢子赤著上身走了出來。
漢子掃了一眼陳嘉興,問道:“做窗的?”
陳嘉興點點頭,“嗯,玻璃窗,大買賣。”
漢子‘噗嗤’一聲笑了。
別看他家門面不大,可手藝好、材料好、價格實惠,早就聲名遠揚,鎮上誰家做個玻璃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
什么樣的買賣他沒見過,可眼前這小子竟然和他說大買賣。
“王貴祥是吧?”陳嘉興沒有急,而是先確認了一下。
漢子沒吭聲,但從表情上陳嘉興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沒走錯。
“宋家村你知道吧?我們村主任宋平智讓我來的,八間教室八間宿舍,幾十個窗戶,全換成玻璃的。”
陳嘉興沒有啰嗦,直接說明來意。
可當他說完以后,王貴祥更加不屑了。
宋家村他當然知道了,不單單知道,他還去過。
窮的鳥不拉屎的地方,十里八鄉誰不知道就數宋家村最窮。
要說宋家村能來樁大生意他怎么也不會信。
“你不是俺們本地人吧我看?”
“口音不太像,還面生。”
他沖著陳嘉興笑笑,淡淡開口。
該不會是哪家對頭找了這么個毛頭小子,想讓他白跑一趟整他呢,他才不會上當。
陳嘉興摸了摸自己的臉頰,以前沒人說這個事情。
難不成自己穿過來變帥了,和村里人顯得格格不入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不過他沒多想,還是解決眼下的事情要緊,眼瞅著下午了,最起碼他得在今天先把人領回去。
可看王貴祥這個態度……
于是他干脆轉變策略,直接說道:“這樣吧,咱們鎮上你再推薦個人家,你不愿意來我去找別人干。”
這下王貴祥看他的眼神變了變。
果斷!不像裝的!
“泥山這塊就我們家最公道,你不找我們家還想找誰?”
嘿!
陳嘉興嘴角一撇,剛才明明說過了,不是你自己不來嗎?
“那我再和你說一遍哈,宋家村學校裝玻璃窗,你來不來。”
“給錢就來。”
兩人商議了一下價格,陳嘉興沒有還價,直接答應了。
一個小時過后,王貴祥收拾好家伙事,統統放到拖拉機車斗上,這才帶著陳嘉興走了。
自行車被陳嘉興抬到了車斗上平放著,他本人也在車斗坐著,幫忙按住運輸的玻璃,別走到土坑的時候給磕碎了。
大塊玻璃都用布匹包著,厚厚的好幾層,摞了老高,快到陳嘉興膝蓋了都。
路上,王貴祥心有疑惑,不斷開口詢問。
“我上次去你們村,掰扯了半天,我干完了算賬的時候拖拖拉拉的,你們村委那個玻璃窗就是我裝的呢。”
“哦!”
陳嘉興隨口應道。
原來平智叔還干過這事兒,不地道啊。
“這次不能再拖著不給我錢了吧?”
“這次真是大買賣,你們要是不給錢,我可要去鎮上告狀了!”
“我小舅子在鎮政府,你們賴賬跑不了!”
“放心吧,只要你干得好,錢少不了你的!”
兩人一路聊著很快回到了宋家村。
村口處,王貴祥東張張西望望,想看出個所以然來。
他基本上都在鎮北活動,沿著路朝南走這些村莊他來的比較少,他總感覺好像這次宋家村確實變了點什么。
陳嘉興在地上給他帶路,看出他的困惑,于是先給他指了個方向,赫然是泡沫磚廠那里。
“新建的廠子,磚廠,全村一起建的,不差錢。”
“好家伙,你們村點子真多啊!”
“我們王家莊都是土磚窯,你們這個是……哪個人才想出來的?”
陳嘉興搖搖頭,喊道:“走吧,問那么多,和你沒關系。”
王貴祥最后回頭看了一眼磚廠,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
標準的水泥廠房,忙碌的村民身影,看上去井然有序。
跟著陳嘉興來到學校這里,果然就像陳嘉興說的,宋家村村民都在忙活。
站在門口的那位更是老熟人,就是上次想著法子從自己手頭上扣錢的‘好主任’。
昧良心啊,自己干的那么好,價格那么優惠,也要克扣點。
“貴祥兄弟來了!”
宋平智熱情打招呼道。
王貴祥跳下車,沒搭理他,而是指著學校的幾個教學樓問道:“這幾個樓的窗戶都換成玻璃的?”
宋平智哈哈一笑:“會來事兒!”
“全換了!”
“麻煩你了貴祥兄弟!”
王貴祥打量了一會兒,最后點點頭,“行,那你們給我安排個住的地方吧,一天兩天肯定弄不完。”
按照他的要求,平智叔把剛收拾完的一間宿舍騰了出來讓他住。
至于飯菜的話,每天就干完活跟著平智叔回家吃,也算安排妥當。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大家各忙各的,王貴祥時不時也需要村民搭個下手,畢竟十幾間教室,為了采光,一間教室最起碼南北各兩扇窗戶,工程量并不小。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瞅著距離九月份越來越近,學校的雛形也漸漸完善起來。
9月1號這天,學校窗戶已經裝好一小半,水泥胚子講臺也差不多定型干燥好。
“一、二、三!”
村民們喊著口號,幾個形狀不同,卻都很笨重的木桌子被抬到各個教室的講臺上,充當講桌。
學生桌椅有些是之前剩下勉強能用的,有些則是村里找的木匠現做的,還有一些就是自己家里提供的高度合適的凳子,專供自己孩子上學用。
講臺貼著的墻壁上有一塊黑板,黑板上掛著一張五星紅旗,兩邊是幾個大字拼湊出來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黑板下邊的墻面刷了一層綠油漆,繞著整個教室一圈,耐臟。
陳嘉興和平智叔挨個教室檢查了一遍,彼此都挺滿意。
“教材的事情咱們得聯系一下教育局,看看能不能便宜點,然后再去新華書店買。”
“學費的話也給他們省省好了,鄉鎮上的小學一個學期收四塊錢,咱們一塊五?行吧?”
“行。”平智叔點頭。
意思意思得了,村里也不指望這個賺錢。
就算以后漲價,也是等大家富起來了再說。
大門口有人提著油漆桶和木板已經到位了,兩人這才姍姍趕去。
不一會兒,陳嘉興已經站在村子門口,手拿大刷子,面對著眾人鼓勵的眼神。
“修理學校的錢是你想辦法賺的,學校的事情也是你忙前忙后,你還是咱們村文憑最高的人,這學校名字你來起,你來寫!”
平智叔最能起哄,推著陳嘉興催促道。
教人開化,這放在以前可是大事,交給陳嘉興這樣一個毛頭小子大家非但沒有半點不滿,反而都很期待。
“那我可真下筆了哈!”
陳嘉興笑笑,也不再客氣。
遒勁老道的字體在木板上揮灑開來,帶著一點點他曾經臨摹過的趙孟頫《前后赤壁賦》的神韻,學校名字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宋家村第一小學。”
“這個第一起得好啊!敢爭人先!”
平智叔率先鼓掌,村民們也跟著他樂呵起來。
“咱們以后還要建第二小學,第三小學,村里的孩子都有學上!”
“得了吧你,咱們村這大點,一個小學夠夠的了,還不如琢磨琢磨再整個初中出來。”
“至于高中的話,嗯……還是去鎮上再說吧,咱們村都沒見個高中生。”
村民們嘰嘰喳喳討論起來,對于宋家村發展前景的展望不能說是過頭吧,但聽起來也總有些不切實際。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
“建個學校不容易,先把眼前這個小學辦好,讀出來才能繼續往上走,讀不出來建了也白建不是?”
“我看咱們還得整個口號,督促一下孩子們努力讀書。”
平智叔又提議道。
“教室里不是寫著‘好好學習!’,還要什么口號。”
有人喊了一聲。
平智叔搖頭,“再來一個,進校門就能看到的。”
“這叫那個什么來著?那個校……”
“校訓。”陳嘉興在一旁補充道。
“對對對,校訓!”
“還是你來嘉興,今兒都是些大老粗,不懂這個,你寫一個。”
陳嘉興推辭不掉,只能硬著頭皮想了想,最后又拿刷子在學校院墻兩邊各寫下五個字。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有識字的村民跟著讀了起來,最后連連叫好。
“這是葉……”
“對。”陳嘉興點頭。
“他老人家寫的一首現代詩,我拿過來借用一下,想必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不錯不錯,看上去也像那么個樣子了。”
平智叔笑的眼睛都擠到一起,喜悅之色根本掩飾不住。
“行了,今天就忙到這,貴祥兄弟,你也下來跟我回家吃飯,明天再說!”
眾人散去。
王貴祥擦了擦汗,屁顛屁顛跟上。
這幾天他真見識到了宋家村的財力,都是做一天結一天的賬,根本不拖欠,他現在越來越有動力。
走在回家路上,陳嘉興心情同樣愉悅,雖然沒能在九月初立馬開學,但其實距離開學也不過就是人員和教材的準備了。
他抽時間去趟縣城教育局,把教材問題解決,開學指日可待。
回到家,飯菜早已備好,宋紫玉安靜地在燈下看書,姜寧寧也在玩自己的,兩人互不打擾。
“開飯咯。”
陳嘉興把桌子抬上炕,又把飯菜端來,喊了一聲。
四人湊在燈下像是一家人,又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陳嘉興趕去縣城,解決最后的教材問題。
走到磚廠的時候,他看到宋耀東站在路邊,惡狠狠看向自己,也不知道哪兒來的那么大怨氣。
不過他沒在意,蹬上小車一溜煙跑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