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浪,汝以為咱們的敵人真的是烏桓或者是鮮卑人嗎?”
張浪聞言搖了搖頭,面上露出疑惑之色,“某也不知道!”
“劉伍長以為我等的敵人是誰?”
一旁的何宇聽到聲音,低聲詢問。
劉裕看了看他,并沒有說話。良久方才露出了微笑。
兩人的這一番動作卻讓什中其他人感覺莫名其妙。
唯有何宇此時已經明白了劉裕的意思,他瞬間對劉裕的評價高了許多,也對劉裕產生了一種知己的感覺。
趙塵這時也壓低聲音不屑的道:“諸夷如何能威脅我大漢……”
就在他還要繼續說下去之時,一旁突然傳來聲音。
“劉裕何在?”
眾人轉頭望去,眼前出現了一名身穿札甲的武士。
“小人就是劉裕,不知軍吏尋小的何事?”
“你就是劉裕,校尉要見你!”
劉裕聞言心中一動,趕緊答應了。
“走吧!”
那武士喚了一聲,當即向主帳走去,劉裕趕緊跟上。
“啟稟明公,劉裕帶到!”
“讓他進來吧!”
“小人劉裕,拜見明公!”
劉裕一進大帳就恭恭敬敬的向校尉行了一個大禮。
“汝就是劉裕,爾可讀過書,識得字!”
“小人幼時隨大父讀過書,識得字……”
“汝是長陵縣人?”
“小人已經三代居于長陵縣黎明村……”
“嗯!”
校尉點了點頭,“汝且回去吧!”
就在劉裕以為校尉會繼續詢問自己之時,那校尉卻直接打發劉裕離開了。
劉裕初時還有點不理解,不過很快就明白過來。
回到什中,眾人都圍過來詢問情況。
劉裕也沒有隱瞞,只是簡單的回答了幾句。
這時都伯也走了過來,卻是讓劉裕暫代什長之職。
眾人自然是頗為羨慕,但也皆是服氣。
今日白天的戰斗,劉裕的表現已然折服了什中眾人。
“什長,你的武藝是如何練的,怕是舞陽侯(樊噲)再世也不過如此吧!”
劉裕循聲望去說話的卻是趙塵。
“是啊,沒有想到什長竟有如此武藝,說不得翌日亦可封侯拜將呢!”
張浪這一開口,什中另外幾名同袍也紛紛對著劉裕一頓猛夸。
“什長,以后咱們可就唯您馬首是瞻了……”
“二三子,聽我的跟著什長準沒錯”
劉裕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么,只好默默的點了點頭。
……
“宋長史以為這劉裕如何?”
劉裕離開后,校尉吳正向一名文官打扮之人詢問。
那人正是吳正的長史宋杰。
“明公可是欲用此人?”
“不錯!公以為如何?”
宋杰點了點頭,“明公既然早有決斷,又何必詢問在下!”
“哈哈哈!”
吳正聞言大笑起來,宋杰也跟著笑了起來。
......
就在這時一名信使到了大營。
“明公,高句麗城送來急報!”
吳正與宋杰兩人聞言皆是一驚,兩人對視一眼。
“快把人叫進來!”
吳正此時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很快信使被帶到了營帳之中。
信使一到,吳正就猜到出事了。
“高句麗城出了何事?”
……
“啟稟明公,五鹿太守遇刺而亡,如今由李公暫代郡守一職……”
信使一邊說著話,一邊把一封書信遞給吳正。
吳正看著手中的書信,臉色越來越難看。
“好膽!”
吳正怒目圓睜,半響他才平靜下來。
“宋長史也看看吧!”他面色嚴肅的把書信遞給了宋華。
半響宋華悠悠的道:“明公,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對明公而言這不一定是壞事!”
吳正聞言若有所思道,“宋長史有何高見……”
宋華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明公何不利用這一時機……!”
隨著宋華在吳正耳邊的低語,吳正的臉色也越來越好。
……
“諸君,昨日是吾等成軍首戰……”
翌日朝食過后,校尉吳正把全營將士召集了起來。
吳正非常清楚士卒們要的是什么,所以簡單的說了幾句之后,就開始給立功的將士授予賞賜。
劉裕沒有想到自己居然第一個被叫到了臺前。
“劉裕原為五大夫之爵,此戰斬首四級,可授官大夫之爵,今前隊丙屯都伯戰死,汝且權為之職,另賞良馬一匹,甲一副,弓一副,箭兩壺、五金……”
張浪也因斬首兩級被受了不更之爵,接替了劉裕才剛剛擔任了不到一人的什長之位,得了一副皮甲和一金的賞賜。
劉裕此時腦袋也有些暈乎乎的,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直接一躍而為都伯。
雖說前面還有一個“權”字但對自己這樣沒關系沒背景的小兵來說已經是頗為難得的了。
不管古今中外軍隊之中“官、兵”可都有天然之別的。
即使是后世,許多兵王熬到退役也沒能越過這個鴻溝。
或許是真的看中劉裕,作為校尉的吳正這時竟是上前親自為劉裕披上了甲。
“下吏愿為明公效死!”
吳正聞言大笑著把劉裕扶起來。
“果然是我大漢勇士!”
“諸君亦當效法劉都伯……某等著為二三子授爵之日……”
吳正最后一句話,卻是對著所有士卒說的。
……
劉裕一行人回到營房,眾人都不斷的恭喜著劉裕和張浪兩人,今日當眾受賞的就只有他們兩人。
大家皆是笑著對兩人道:“茍富貴勿相忘??!”
“那烏桓奴跑的也忒快了,下一次乃公一定要多砍下他幾個首級才行?!壁w塵摸著劉裕身上的鐵甲一臉羨慕。
眾人一聽都是哈哈一笑,因為初戰的勝利大家伙的心氣都非常高。再加上劉裕和張浪公開兩人受賞的刺激,眾人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劉裕雖然被任命為暫代丙屯都伯,但卻遲遲沒有人來引他前往丙屯。
對此劉裕都沒有著急,而是自顧自的進行訓練,有同袍求教,他也會認真指導一番。
休息的時候,他則跳上馬背,熟悉著自己的戰馬。
一些不會走馬的袍澤詢問,他也會熱心的講解一番走馬的訣竅,以及如何節省馬力。
如此一來,反而讓眾人對劉裕更為佩服,劉裕在士卒中也漸漸有了些名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