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趙蔥戰死,秦軍獲勝
書名: 大器晚成之強秦作者名: 俊俏醉書生本章字數: 2940字更新時間: 2024-01-11 22:34:48
秦王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寅時時分。
此時,天還未亮。
然而,整個秦軍大營的秦兵,卻早已集合,排成方陣,分左翼、右翼、中軍。
所有的人,披堅執銳,目光嚴肅如一,直視著趙軍大營方向。
他們的眼神里,藏著一種貪婪。
如狼,如虎。
仿佛在盯著獵物一般。
風,帶著秦軍旌旗,呼呼作響。
而眾人都屏息凝神,在等待著進攻的命令。
整個秦軍大營四周,都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中軍數百戰車環繞的中間最大的那輛戰車,秦國上將軍王翦居于中間,在戰場上傳號施令。
王翦的戰車較大,包括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秦軍‘王’字黑色大旗,穩穩地在御手身后,隨風飄揚。
在戰車前方前方的,正是蒙彰及其麾下千人。
而在他更前面的,則是王戟等人。
至于王賁,則是在中軍最前方,坐在一匹黑色高頭大馬上。
此時,王賁正默默計算著時辰。
在中軍左邊的,便是羌瘣及其麾下五萬人,每個人看上去都極為兇悍。
在中軍右邊的,便是桓齮及其麾下五萬人,眾人眼里都帶著火熱的光芒。
王翦平靜地看向趙軍大營,身體站得筆直,紋絲不動。
他整個人站在那里,給眾人的感覺,就很沉穩。
沉穩得仿若大山一般,即便風雨灑落,也不會動搖。
與之相比,趙軍大營方向,除了駐守的趙兵,能夠依稀看見一些。
而其他的人,還在沉浸于夢鄉之中。
這一幕,讓王翦感嘆趙軍沒了李牧,和有李牧,完全是兩種氣象。
時間,對于眾人來說,流逝得極為緩慢。
但因為秦律軍法的存在,還有王翦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也沒有人面露不耐。
他們心中都在憋著一股氣勁,只待爆發的那一刻。
王翦心中也在暗暗合計著時辰。
終于,卯時時分到了。
王翦立即下令,讓羌瘣領麾下軍五萬開始突襲趙軍大營。
羌瘣接到命令后,沒有絲毫遲疑,立即帶著麾下軍五萬,猶如虎狼下山一般,朝著趙軍大營狠狠撲去。
一霎時,趙軍大營傳出慘叫聲、驚恐聲、哀嚎聲......
趙軍大營營地,明顯地讓人看出來,已經亂了。
廝殺了將近三小刻后,趙軍大營方向終于反應了過來,援軍不斷地迎了上去,應對羌瘣所領的人馬,亂象似乎有止住的趨勢。
見此,王翦便又下令,命桓齮領軍五萬,從右翼突襲趙軍大營。
桓齮等這一刻,等待多時。
命令才接,他就領著麾下大軍,宛如洶涌之潮水一般,朝著趙軍大營右側涌去。
趙軍大營,又亂了。
顧左不顧右,顧右又難顧左。
兩頭夾擊,將趙軍打懵了。
趙軍,即便是在如此劣勢情況下,憑借著過人的素質,竟能迅速應對過來,與秦軍殺得天昏地暗。
但是,戰場上,一步先,步步先。
初期的劣勢,并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
再加上,秦軍中軍十萬大軍可還是在等著要上呢!
王翦見羌瘣、桓齮與趙軍處于相持狀態,目露喜意。
下一刻。
王翦再下令,中軍全部壓上。
一時間,秦軍喊殺聲震天動地,嗷嗷大叫地朝著趙軍大營沖去。
正與羌瘣、桓齮大軍相持的趙軍士兵,紛紛面色一變。
而領著趙軍的主將趙蔥,匆忙集結趙兵三萬,擺出一個防守方陣,同時下令放箭,以應對王翦中軍的沖擊。
萬箭齊射,落入秦軍中軍方向。
運氣不好的,當場被射殺而死。
慘叫聲,此起彼伏。
被射死的人,由其他人頂替其位置,繼續往前沖。
趙蔥看著那秦軍悍不畏死而一往無前的氣勢,心中有些慌張。
再看向四處趙軍士兵也同樣悍不畏死,與秦軍拼得個相當,頓時松了口氣。
接著,趙蔥命令魏光和張文,各自領兵兩萬,分別從左、右應對羌瘣、桓齮大軍。
魏光和張文接令后,兩人對視一眼,而后目光一閃,便去整合兵馬了。
秦軍中軍,王賁在前,一馬當先,朝著趙軍中軍趙蔥方向殺去。
王賁心中下定決心,勢要拿下趙蔥首級。
而在王賁身后的王戟、蒙彰等人,紛紛揮劍運戟應對趙軍箭矢。
無人敢大意。
蒙彰親眼看著麾下數十人被趙軍箭矢射中而倒地不起。
這一場面,在秦軍中軍四處到處發生,令蒙彰對大戰的殘酷認識,有了更深的了解。
秦軍士兵,無人不敢止步不前,或與秦律軍法有關,若是誰敢怕死不前,不僅要被軍法處置而死,而且,家中親人還要受到連累。
蒙彰繃緊神經,應對了幾波趙軍的劍矢,發現沒有剛剛那種萬箭齊發的箭矢后,目望前方,發現是秦軍中軍已經與趙蔥集結的三萬中軍人馬對上了。
蒙彰領著麾下之人,猶如一只離弦飛箭,沖到了前方,與趙蔥的兵馬對上。
他擔心,若是再晚點,這沙場建功就沒他的份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蒙彰也盯上了趙蔥。
只要趙蔥一死,趙軍必然士氣跌落谷底,再無與秦軍一戰之勇氣。
想到這里,蒙彰便左手持劍,右手持戟,朝著趙軍前方沖殺一條血路。
他的目標,就是趙軍中軍方向最中間的那輛大的戰車上的人——趙蔥。
王肥、羅年緊跟在蒙彰身側,為他攔住左右之趙兵。
在王肥、羅年身后,便是他們麾下之兵。
只是,蒙彰發現,他殺了一路,這趙軍人馬很快地便有人迎上。
似乎怎么殺也殺不完似的。
這一刻,蒙彰恨不得呂布附身,項羽加持。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他殺了一陣后,發現對體力消耗很大。
而且,他還是沒能沖到趙蔥前面。
趙蔥離他仍舊很遠。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蒙彰心中有些失望。
殺到這一刻,蒙彰心中對于項羽之勇更加欽佩。
他記得史書上描寫烏江自刎時,項羽殺漢軍數百人的英勇。
可是,與項羽相比,他殺了趙軍士兵,目前也不到三十個。
在這個時候,蒙彰只能咬牙繼續找趙兵殺。
根據他對秦律軍法到了了解,秦國軍功爵二十級,也不是那么好升的。
目前,他已經是不更之爵。
斬首一級升一爵只發生在士兵到什長,到不更就停止了,也就是士兵最多升四級。
《商君書·境內》有記載:“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然而,“爵首”可不是指隨便一個人的腦袋,必須是有爵位的人的腦袋,普通士兵、奴隸這些可不行。
士兵斬首一級還需要同伍的人沒什么人死亡,如果同伍死了一人,而你剛好斬首一級,別人都沒斬首數,你的這個首級需要填補戰死數,因此,普通士兵靠斬首數也提升不快。
再往上就是從屯長和百將開始需要立集體功了,即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
“盈論”這個意思,說白了其實就是不能虧本,要“盈利”,盈利當然要刨除掉己方隊伍損失的人才算“盈”。
通俗點講,就是凈斬首數三十三個以上,斬首數減去傷亡數三十三以上,還是很難的。
五百主,需要凈斬首兩百人,他的爵位才能升一級。
二五百主,需要凈斬首五百人,他的爵位才能升一級。
再就是將軍級的升爵,這個就要靠攻城野戰了,攻城必須要凈斬首八千,野戰需要凈斬首兩千,雖然秦軍勝仗多,但是將軍們也不容易升。
典型代表人物白起,就是從左庶長出場開始,為秦國打很多的勝仗才升到武安君。
爵位上升,對于普通人來說難如登天。
他要爬到更高的位置,這條路還挺漫長。
而且,要達到更高的位置,定將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商鞅變法實行軍功獎勵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階層固化,給普通人一個向上晉升的通道。
但是,在蒙彰看來,這更像是畫了一張大餅。
不過,事實證明秦人就喜歡吃這張大餅,而且確實有效,秦軍的戰斗力也直線上升。
唯有爬到最高,才能改變規則,因為這軍功爵制是有問題的。
秦朝為什么亡?或與軍功爵有關。
蒙彰在又殺了一個趙兵后,開始有些喘氣了。
他已經不記得自己殺死了多少位趙國士兵。
就在這時。
蒙彰驟然聽到了王賁的話——“爾等主將趙蔥已死!”
蒙彰抬頭望去,發現在他前方,王賁高坐在一匹黑色高頭大馬上,左手提著血淋淋的一個人頭,右手手持一把四尺長劍,正奮力地殺著四周趙兵。
趙軍主將趙蔥死了!
蒙彰一怔。
他掃了一眼戰場四周,發現趙兵的士氣大減,正在不斷地后退......
蒙彰見此,心中頓時松了口氣。
秦軍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