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共振
- 我要在沙灘數沙子
- 雪南衣
- 1142字
- 2023-12-12 10:05:06
c在道路上走著,也觀察著周遭的世界。他看見路邊開著黃色的花朵,另一邊長著高大的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樹的影子被拉得好長。c一時興起,就追逐著影子。然而,他總是踩不到影子。就像猴子撈月一樣,一場空而已。見到地面上某些凌亂的石頭,c隨手撿起。突然間,他看到一個石頭在向前平移。頓時,他感到十分詫異,心想,莫不是真有魔法?或者是自己就像cece一樣,本來就是一個巫師。過了53秒,他看到有人拿著一個音叉。雖然他對音叉不是很了解,但還是知道音叉的頻率是700赫茲。在聲音中,有共振一說。他立即用手機搜索了一下,發現石頭的頻率是700到800赫茲。由于石頭本身的特性,具體到每個個體的頻率是不一樣的。他看了一下那個石頭,發現并不是如其他的石頭那樣規則。因而,推斷它的頻率應該是最低的。也即,這個石頭的頻率是700赫茲。只是他在想,頻率相同,可以引起共振。但引起被共振的物體的定向移動就有些不可思議了。在他思考時,那個拿音叉的人早就消失得沒有蹤影。其實,我們都知道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到20000赫茲。既然石頭所發出的聲音能夠被人的耳朵聽到。說明石頭的振動頻率大于20赫茲,但是當石頭發出聲音時,不管大小,我們都沒有看到石頭的連續振動。很顯然,振動頻率說的又是物體本身。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石頭發生了肉眼看不見的振動。在聲學中,有個詞語叫振幅。我想用在這里較為合適。石頭的振動之所以看不到,是因為振動的幅度較小。
c一時魔怔,就在不停地想。如果外面有聲響,而在家中關了門窗的話,聲音就幾乎聽不到。要知道建筑材料都是固體,而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最快。那么,這是為什么呢?為了描述清楚事件,我在這里說一下我家的情況。在大門的前面是客廳,而在右邊是我的房間。客廳往后是廚房。有時,我在廚房可以聽到外面的聲響,而在我的房間里就聽不到。一個人說話時,很多人都可以聽到。這就是散射,然而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我認為要么是聲音只能以直線為軌跡進行傳播,要么就是聲音發生了第二次的散射。我更加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忽然間,有人撞了c一下。c才如夢初醒,于是又繼續往前。
沒過多久,眼前出現了一個池塘。他一會丟石頭,一會攪動池塘里的水。然后伸手抓住了一條魚,又把它放了。之后,他就蹲下來觀察池塘。雖然波動引起的紋路很多,但是波浪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停了下來。突然,從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一邊呱呱叫,一邊地跳走了。這時,有兩個拿著3米長的竹子的人來到了池塘。一個說,我猜測這個池塘有2米深。另一個說,我覺得有三米。然后他們都說,說話不如行動,我們這就驗證一下。于是,兩個人小心翼翼地去觸碰底部,結果發現竹子底部是懸空的。一會他們又掏出膠帶,看來是早有準備。把兩根竹子連接起來之后,又重新試探。這次還是懸空。于是乎,兩人就走了。c一時感慨,原來事情不能總是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