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飛棍來咯
- 大明崛起:從滅清開始稱霸全球
- 不思和尚
- 2176字
- 2023-12-19 15:43:21
“將軍,快看那邊!”副將的聲音帶著一絲急迫。
布彥泰瞬間轉過頭,目光投向副將所指的方向。
他的目光瞬間被那造型夸張的釋迦摩尼炮吸引。
副將的聲音帶著一絲慌張:“將軍,那火炮的炮口,好像對著咱們的方向?”
布彥泰心中也感到一絲不安,但他并未表露出來。
他沉穩地說道:“怕什么?就算對面的火炮真能射過來,那么遠的距離,也不可能一下就打得中的。”
副將聽后,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但隨即附和道:“將軍言之有理。”
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一發炮彈瞬間墜落在距離山丘兩百米外的土地上。
副將的戰馬受到驚嚇,嘶鳴聲中揚起前蹄,將副將掀翻在地。
布彥泰滿臉失望與憤怒,痛心疾首地責問道:“你如此膽怯,日后我如何放心讓你統領大軍呢?”
然而,副將并未回應,而是瞪大眼睛凝視著天空。
布彥泰仿佛心有所感,猛地回過頭來。
怎么天一下就黑了呢?
誰曾想,這是他此生的最后一個念頭。
緊接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起,他和副將瞬間被壓成肉泥。
“好!”朱靖堂拍手稱贊,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接著,他贊嘆道:“余中尉能夠一擊斃敵,真可謂是軍中炮王啊!朕今日心情甚佳,你想要什么賞賜?”
余仁同立即行了一個軍禮,誠懇地說道:“陛下,臣希望能成為這門釋迦摩尼炮的專屬炮手。”
朱靖堂點頭贊許:“朕準了。朕想讓你成為朕的御用炮手如何?余愛卿。”
余仁同當即感激地說道:“謝陛下!臣定當萬死不辭!”
而此時,駐扎在孝感的清軍因主帥意外身亡而陷入混亂。
謠言四起,越傳越離譜。
最后,軍中甚至傳言,明軍得到了雷神之助,降下一道天雷將布彥泰劈死。
眼見軍心不穩,剩余的將軍們經過一番商議,決定退守襄陽,再徐徐圖之。
直到細作傳出消息,朱靖堂才得知余仁同一炮竟然擊斃了清軍主帥。
大喜之下,立即下令大軍開始渡江。
令人驚訝的是,清軍竟然真的全線撤退,只剩下幾門服役了幾十、幾百年的岸防炮象征性地開了兩炮,算是給道光帝一個交代。
公元1838年3月12日,明清之間的戰爭僅僅持續了一天,明軍便成功渡過長江,直逼襄陽,可謂是開創了歷史新河了。
數日之后,道光帝驚悉布彥泰未戰先隕,襄陽城已陷敵圍之絕境。
震驚之余,憤怒之情溢于言表。
他痛斥布彥泰輕敵冒進之舉,又憤然斥責二十萬大軍竟然不戰自退。
如此怯懦行為簡直堪比奇恥大辱。
然而,他也深知在布彥泰離奇陣亡之后,軍心已經崩解,如同離離斷線的風箏,無根而飛。
在那個時候,退守襄陽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于是,他果斷下令,讓奕山率領剩下所有的軍隊火速前往襄陽,誓要解圍營救。
只留下兩萬八旗兵和三萬綠營兵,以及十萬朝鮮仆從軍,駐守在長江北岸各處要塞。
在另一側的戰場上,明軍第二集團軍與緬甸暹羅聯軍在老撾邊境一帶爆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
盡管聯軍的數量是明軍的十倍,但明軍憑借著精良的裝備和卓越的戰術,數次擊退了聯軍的進攻。
然而,聯軍并未就此罷休,而是另辟蹊徑,在土地柔軟之處挖筑塹壕以躲避明軍的炮火。
最終,聯軍竟然逼近至明軍要塞幾十米處。
然而,明軍早已料到聯軍的這一招。
在這關鍵時刻,青龍團團長李玉龍一聲令下,數十門小型迫擊炮便組裝完成。
這種迫擊炮專門用于近距離殺傷躲在工事后的敵軍。
在炮火的輪番洗禮之下,躲在塹壕里的聯軍無處躲避,死傷慘重。
最終,承受不住壓力的士兵們紛紛放下武器,舉起雙手投降。
五萬聯軍殘余勢力退守至清萊城,這座位于清邁境內的城池成為他們最后的堡壘。
如今,他們已經失去了戰斗的勇氣,僅能寄希望于日本幕府能施展奇謀,扭轉戰局。
此刻,駐守在琉球群島的日軍將領江川龍英倍感煩悶。
究其原因,不過是他們戰前預設的計劃過于天真。
誰曾料想,大明竟在沿岸布設了密集的岸防炮,若是派遣小股軍隊前去探路,無疑是自尋死路。
若以龐大艦隊強行突破,又勢必將遭到北洋海軍的強烈阻擊。
縱使偶有小股部隊成功登陸成為漏網之魚,也難逃被迅速發現的命運,無濟于事。
而在戰爭爆發之前,大明已頒發禁海令,使得這茫茫大海之上,連個鬼影子都難以尋覓。
正當此時,一名小兵匆匆前來報告,聲稱捕獲了一艘大明的商船。
江川龍英聽聞后,立即下令將俘虜帶上來。
不一會兒,一名身穿白衣、臉色驚恐的大明人被押了上來。
江川龍英瞪大了眼睛,用他那蹩腳的漢語問道:“泥滴,什么滴干活?”
男子一聽,立刻跪地哀求道:“太君,不要殺我啊,小的只是一名商人啊。”
江川龍英雖然不太明白“太君”是什么意思,但他能聽出應該是夸贊他的話。
于是他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安慰道:“太~君?喲西喲西。你滴,補要害怕。我滴,大大滴好人。”
隨后,江川龍英好奇地詢問在大明下達禁海令的背景下,此人如何能夠出海。
原來,這位商人所從事的是瓷器生意。
他曾從典當鋪抵押獲取資金,購入了一大批瓷器,然而,恰逢朝廷頒布禁海令。
面對如此困境,若再繼續拖延,他甚至將無法承擔妻兒的生計。
于是,這位商人無奈之下只能鋌而走險,選擇冒險出海。
接著江川龍英又追問如何才能混過大明的海關。
男人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他有一位在海關工作的朋友。
他賄賂了那位朋友之后,那名朋友便告知了他一個秘訣。
那就是在往返之時身著白衣,這樣他們的人就會視而不見、放行無阻。
聽到這個妙計,江川龍英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他欣喜若狂地說道:“泥滴,開路滴干活。事后,大大滴有賞。”
男人謙卑地低頭哈腰道:“多謝太君。小的愿為您鞍前馬后。只要跟隨小的前行,必定能順利通過海關。”
江川龍英對此人的上路深感滿意,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夸贊道:“泥滴,大大滴良民,喲西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