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突如其來的意外
- 大明崛起:從滅清開始稱霸全球
- 不思和尚
- 2095字
- 2023-12-17 21:33:17
陸瑾手中捧著最新一期的《共和報》,頻頻點頭,贊不絕口:“皇上,您還別說,梁啟超那小子的文采真是了得。他把我寫得天花亂墜,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朱靖堂微微搖頭,道:“小瑾子,你就別一口一個那小子了。等他大學畢業后,說不定你還要恭恭敬敬地叫他一聲梁大人呢。”
陸瑾打趣道:“哎呀,那我現在是不是應該早點巴結他?”
朱靖堂搖了搖頭。
陸瑾哪還需要巴結別人呢?
連這皇帝都已經是他的后臺了。
突然,朱靖堂發出一聲“咦”的聲音,陸瑾好奇地湊近詢問:“皇上,又發生什么新奇的事了么?”
朱靖堂將一本奏折遞給陸瑾,道:“你自己看吧。”
這奏折上寫著的,正是關于北清洋務運動的一些報告。
上面寫道,清廷自實施洋務運動以來,國力略有提升。
然而清廷內部腐敗之風日增,導致不少地方看似金玉其外,實則敗絮其中。
一日,道光皇帝突擊檢查鑲黃旗軍營。
其中三分之一的火槍竟出現啞彈的情況,炸膛之事更是多如牛毛。
又有一將軍,其體型肥碩,導致戰馬也不堪其重,當場吐血身亡。
事后,道光帝勃然大怒。
他要求八旗各營進行整改,結果卻收效甚微。
陸瑾看完后,開懷大笑地說道:“這北蠻可真是東施效顰啊。”
朱靖堂顯得格外清醒:“即便如此,北清的戰斗力確實有了顯著提升,我們切勿過于自大,以免陰溝里翻船。那道光可不是省油的燈。”
陸瑾恭敬道:“皇上,我曉得了。”
朱靖堂又問:“那南京到上海的鐵路修建得如何了?”
陸瑾回答:“稟告皇上,鐵路已基本修建完畢。只需進行最后的調整,即可進行試運行。”
“哦,等到那一天,我定要成為第一個登上火車的乘客。”
陸瑾忙勸阻道:“皇上,萬萬不可。萬一路上出現意外,該如何是好?”
朱靖堂態度堅決:“你竟想讓我錯過這一必將載入史冊的歷史性時刻嗎?”
陸瑾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忙道:“小瑾子不敢,小瑾子愿追隨皇上左右。”
朱靖堂大笑:“那是自然,你難道還想逃嗎?”
公元1837年12月1日,朱靖堂即將攜著嚴蓉、朱香鈴及文武百官來到南京城郊外,與南京城百姓共同見證大明第一條鐵路的正式通行。
皇家車隊自洪武門緩緩駛出,沿途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陸瑾則在一旁維持了治安與秩序。
車隊行駛至城鎮中心之后,一伙身穿白衣頭戴白帽的不明人馬大喊一聲“無生老母”之后,便一躍而起,直奔向皇帝所在的車駕。
陸瑾暗道一聲糟糕,正準備回援,卻被混亂的人群給擋住了去路。
“快給我讓開!”陸瑾無奈朝天開了一槍,人群這才四散逃開。
然而,這群白衣人此時離車駕已僅有一步之遙。
“該死!”陸瑾正準備開始沖刺,突然右方有一人揮刀而來,逼得他只能側身一閃,堪堪躲過了這致命的一刀。
眼看那突襲者再次揮刀,陸瑾眼疾手快,一槍命中了他的右肩。
但那突襲者只是微微停滯了一下,接著便仿佛沒事人一樣,與陸瑾纏斗起來。
靠,這人難道是不死之身?
陸瑾心中這樣想著。
車駕那邊的情況也同樣糟糕。
那群白衣人顯然個個武藝高強,且輕功極高。
就連訓練有素的御林軍也招架不住,被這群人如同貓戲老鼠般一一斬殺。
而面對這種混戰的局面,火槍反而成了一種累贅。
迫于無奈之下,朱香鈴只得重出江湖,領著剩余的御林軍與白衣人對陣。
皇帝車駕之中,朱靖堂也早起拔出天子佩劍,護住了身旁的皇后嚴蓉。
這次的襲擊完全出乎了朱靖堂的預料。
怎么突然就會有這樣的一群高手要來刺殺自己呢?
看著這些人身上的白衣,以及之前那聲“無生老母”之后,朱靖堂已基本確定,這群人一定是白蓮教的人了。
他明明記得,自己早已派錦衣衛暗中調查這個時代的白蓮教,發現他們沒有什么威脅性之后,便漸漸淡忘了。
沒想到他們居然暗中隱藏了如此可怕的能量,而且到底是什么原因他們一定要來刺殺自己呢?
這其中一定是哪里出現了紕漏。
但是,這些都并不重要。
到底如何活命才是眼下最要緊的。
正在朱靖堂思考破局之策時,一名白蓮教徒居然扛著傷害,硬生生地撕破了一道防線,沖入了車駕之中。
朱靖堂雖然平時也有鍛煉身體,但是對于武功之事卻一竅不通。
眼看著眼中的劍芒越來越近,只聽得一聲“皇帝哥哥,小心!”,一道凄美的身影便擋住了他的視界。
那白蓮教徒一劍竟刺穿了嚴蓉的胸膛。
朱靖堂只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他聚集起了全身的勇氣,一劍便要劈向那白蓮教徒。
白蓮教徒見狀,只能舍棄了寶劍,向后退去。
朱靖堂也已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使出全身的力氣不斷向他劈砍。
梁啟超本來也在圍觀的群眾之中,看到這樣驚險的一幕,心中也是焦急萬分。
但他不過是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只怕他沖上去也是送死而已。
對于現在的他,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只見他一咬牙,撿起了警衛丟棄在地上的擴音器,大喊道:“大明的子民們,難道你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皇帝被賊人所害嗎!”
梁啟超的話語起了一定的效果,一部分混亂的人群停下了腳步,呆呆地看向梁啟超。
“如果沒有這位皇帝的勇敢果斷,我們的丈夫、老父、兒子可能還在受著大煙的摧殘。”
“如果沒有這位皇帝的仁慈與智慧,我們可能到現在還過著吃完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我們的皇帝、共和帝,此時正在和賊徒對決,若我們就這樣站在這里,還配做大明的子民嗎?”
“還有血性的大明人,隨我沖啊!”
梁啟超說完這番熱血發言,便什么都不顧地朝著朱靖堂的方向沖去。
他不知道剛才的發言能帶動多少人,此時的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他們的共和帝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