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李成乾已經開始招呼拍攝了。
今天拍到是之前圍讀的時候的第一場,也就是兄弟二人相逢的戲份。
莫宣卿趕緊收起手機,湊到李成乾后面跟著看監視器。
第三視角下,莫宣卿切實的感受到了電影拍攝和電視劇的區別。
電影具有更緊湊的敘事結構,通常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情節進展迅速,不太可能有冗長的對話或重復的場景。
而且電影拍攝會采用更專業的攝影設備,如膠片攝影機或高分辨率的數字攝影機,對畫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推演員面部特寫的時候,那真是臉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辨。
莫宣卿看著自己在監視器里的那張臉,真是忍不住贊嘆:看看這個骨相,看看這個氣質,還得是我啊!
鏡頭轉向“成實”,莫宣卿這么自戀的人,也是忍不住心里說了一句:別說,這個內蒙人長得也確實不錯!
再仔細看看,兩個人在那個監視器小屏幕里面的臉還真有點像。
莫宣卿心里給莫憬行點了個贊:果然是親爹,一出手就給自己找了個“親哥”!
拍攝和圍讀的代入感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微微的細雨落下來,圍讀的時候各位演員只能在腦海里自行去想象,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勾勒的畫面。
但是拍攝的時候,畫面一下子在導演的調度下變得具象。
那個細雨被微風卷的在空中亂了方向,路燈給這些雨絲打下一束追光,放佛空中亂舞的舞者。
夜市里的空氣是臟的,能明顯的看到空氣里密密茫茫的充塞著雨絲、灰塵和油煙,看著就有種窒息感。
“成實”推著攤從著骯臟的空氣里走過來,攤上還有熱氣飄出來。
另一頭,畫面給到從街的另一頭走過來的“劉義”:黃頭發,綠皮衣,破洞褲上還吊著大鐵鏈。
走著走著,他似乎是聞到了嗆鼻的空氣,不舒服的擤了擤鼻子,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成實”和“劉義”擦肩而過的時候,劉義聞了聞,叫住那個小攤主,說出本片的第一句臺詞:
“哎,老板,來一碗餛飩!”
鏡頭給到“成實”,只見內蒙人大眼珠子靈活的轉了轉,然后皺著眉頭重重的嘆了口氣:“行吧,你坐!”
莫宣卿看得嘿嘿一樂:這英勇就義的樣子,不像是賣餛飩,像是賣自己的肉!
李成乾大喊一聲:“咔!”
然后拿起手臺問:“陳老師,你臉上表情那么多干什么?”
片場上導演就是是王。
李成乾一改之前溫潤的形象,可以說問的聲色俱厲,把陳霆問的一愣。
“啊,導演,劇本里不是有成實的心里活動嗎?就是本想拒絕,然后又答應。我想把這個心理活動演出來。”
“你那是心里活動嗎?你那是表情活動!你那大眼珠子動的跟賊似的,收一點,再來!”
陳霆有點沮喪。
各組恢復了一下,場記打板:
“1場1鏡2次!”
“咔!陳老師,你這是面癱嗎?!”李成乾拿起手臺沖著陳霆再喊。
陳霆苦著臉:“導演,不是你讓我收著點嗎?”
“我讓你收著點,不是讓你沒反應!你不是要收攤了嘛?臨時被喊住難道心里沒有點煩躁嗎?你著演的跟個AI一樣,叫你停你就停啊!”
陳霆說:“好的導演,我知道了。”
各組再恢復,場記再打板:
“1場1鏡3次!”
“咔!陳老師,咱們這個不是偶像劇,你不用表情亂飛!我知道您的牙齒長得齊,但您也不用這么全面的展示吧?瞅瞅您那個大牙花子!”
……
就這樣,“成實”推了十幾次車,“劉義”吐了十幾口唾沫。
孟闖覺得自己嘴里再也攢不出來任何水分了。
李成乾再喊:“咔!”
然后捏捏眉頭:“先休息十分鐘!”
扔下手臺,一陣風似的就往片場中心卷去,把陳霆帶走了。
莫宣卿看了看孟闖,這小子還在自己回味剛才那場戲。
他走過去,給孟闖遞了一瓶水。
孟闖趕緊接過來:“謝謝莫老師。”
莫宣卿問他:“你覺得拍的怎么樣?”
孟闖謙虛的說:“應該不怎么樣吧,不然導演也不會一直喊咔。”
莫宣卿說:“咔他又不是咔你,別替我謙虛!演的不錯,就這么保持!我出去看看他們說什么,你自己先休息一會兒。”
孟闖乖乖的點點頭。
莫宣卿就溜出去找導演和陳霆去了。
剛出去,就看見兩人在門外的墻角。
李導剛訓完話氣沖沖的走掉,留下一米八幾的大個兒內蒙人。
然后莫宣卿就看見那個內蒙人把自己團吧團吧,蹲下來躲進了墻角,像一只耷頭耷腦的大鵝。
莫宣卿等了一會兒,看他站起來,才走上去:
“阿老師,在這兒歇著呢?”
陳霆認識這個小助理。
拍戲之前《異獸》小火了一把,他雖然不在電視圈,但是這部劇的主演是即將合作的同事,還是重要的對手戲演員,因此“莫宣卿”的事情他還是比較關注的。
“莫宣卿”在片場對這個助理特別尊重,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跟著客氣總不會錯。
“哦,孟老師,你也出來透透氣啊。”
18歲的“孟闖”對這句“孟老師”毫不客氣的接了下來。
“陳老師之前都在劇場演出吧?”“孟闖”裝著不在意的問起。
“對,我之前都是小劇場演出。”
劇場演出和電視劇以及電影表演都不一樣。
舞臺劇沒有影視劇那樣的后期處理,在劇場內是與觀眾進行面對面的表演,對時效性要求極高。
為了確保觀眾的情緒代入,舞臺劇演員的表演需要更加夸張和生動,語言、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的幅度都會更大,對臺詞也有極高的要求。
前世,莫憬行有一次帶著小宣卿去看過一場話劇。
誰知那場戲的一位配角不知道什么緣故,臺詞一直背錯。
出場之后莫憬行就狠狠的批評了這位演員,措辭之嚴厲讓小宣卿印象非常深刻,但同時也對舞臺劇演員有了更深的尊敬。
現場就是王道。
不管你這名演員平時再敬業,實力再強,現場就是一次性的演出,沒有重來的機會。
你演的不好,觀眾就是要罵你,因為你對不起票價!
莫宣卿知道陳霆是個非常好的音樂劇演員,因為他后來經常挑大戲,是業內的新一代中流砥柱!
可現在的陳霆還只是個沒畢業的學生,對不同場景下表演的區別和把握還不像后來那么爐火純青。
于是“孟闖”告訴他:“小劇場跟電影不一樣呢。”
“小劇場離觀眾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情緒表達和肢體動作的幅度都要大,不然觀眾看不見你在演什么。”
“電影不一樣,電影里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鏡頭會捕捉你臉上和動作里精微的細節,所以好多演員的表情和動作都要不動神色、自然的流露。”
陳霆若有所思。
“孟闖”接著說:“如果你拿小劇場演出的方法來演電影,三分就會變成十分,十分就會變成百分,所以這才是為什么李導讓你收著演吧。”
陳霆一個優秀的劇場演員,被小助理指點,有點不自在。
這個不完全怪他。
表演確實有條隱形的鄙視鏈:舞臺劇演員高于電影演員,電影高于電視劇。
而且“莫宣卿”就算對“孟闖”再客氣,可“孟闖”也只是個小助理。
這就像什么呢?
像是體育課一門副課的學生課代表,指點主課數學老師教書是個什么玩意兒?
再加上都是演員,對自己的專業沒點傲氣,那當什么演員?!
陳霆不置可否,只憑著禮貌笑了笑,并不搭話。
莫宣卿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藝術人的清高!
當即也不多言,起身回頭去找孟闖。
莫宣卿跟孟闖說:“你待會兒跟李導說,叫我來扮演‘成實’,咱們走一遍戲!”
好叫你們這些高傲的舞臺劇演員見識見識:
什么,才叫做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