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居家正本制用篇

[宋]陸九韶

題解

陸九韶(1128—1205),號梭山居士,撫州金溪(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學者。他的弟弟陸九齡、陸九淵都是當時著名學者,人們稱為“三陸子之學”。本文選自陳宏謀輯《五種遺規·訓俗遺規》。

○正本

古者民生八歲,入小學,學禮、樂、射、御、書、數。至十五歲,則各因其材而歸之四民。故為農工商賈者,亦得入小學。七年而后就其業。其秀異者,入大學而為士,教之德行。凡小學、大學之教,俱不在言語文字,故民皆有實行,而無詐偽。愚謂人之愛子,但當教之以孝悌忠信,所讀須先《六經》《論》《孟》,通曉大義。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以接鄰里,使不得罪于尊卑上下之際。次讀史,以知歷代興衰。究觀皇帝王霸與秦漢以來為國者規模措置之方。功效逐日可見,惟患不為耳。

世之教子者,惟教之以科舉之業,志在于薦舉登科,難莫難于此者。試觀一縣之間,應舉者幾人,而與薦者有幾。至于及第,尤其希罕。蓋是有命焉,非偶然也。此孟子所謂求在外者,得之有命是也。至于止欲通經知古今、修身為孝悌忠信之人。此孟子所謂求則得之,求在我者也。此有何難?而人不為耶?

況既通經知古今,而欲應今之科舉,亦無難者。若命應仕宦,必得之矣。而又道德仁義在我,以之事君臨民,皆合義理,豈不榮哉!

人孰不愛家、愛子孫、愛身?然不克明愛之之道,故終焉適以損之。一家之事,貴于安寧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謙遜。仁義之道,口未嘗言之。朝夕之所從事者,名利也。寢食之所思者,名利也。相聚而講究者,取名利之方也。言及于名利,則洋洋然有喜色。言及于孝悌仁義,則淡然無味,惟思臥。幸其時數之遇則躍躍以喜。小有阻意,則躁悶若無容矣。如其時數不偶,則朝夕憂煎,怨天尤人。至于父子相夷,兄弟叛散,良可憫也,豈非愛之適以損之乎?

夫謀利而遂者,不百一。謀名而遂者,不千一。今處世不能百年,而乃徼幸于不百一不千一之事,豈不癡甚矣哉!就使遂志,臨政不明仁義之道,亦何足為門戶之光耶?愚深思熟慮久矣,而不敢出諸口。今老矣,恐一旦先朝露而滅,不及與鄉曲父兄子弟語及于此。懷不滿之意,于冥冥之中,無益也。故輒冒言之,幸垂聽而擇焉。

夫事有本末,知愚賢不肖者本,貧富貴賤者末也。得其本,則末隨。趨其末,則本末俱廢,此理之必然也。今行孝悌,本仁義,則為賢為知。賢知之人,眾所尊仰。簞瓢為奉,陋巷為居,已固有以自樂,而人不敢以貧賤而輕之。豈非得其本而末自隨之?夫慕爵位,貪財利,則非賢非知。非賢非知之人,人所鄙賤。雖紆青紫,懷金玉,其胸襟未必通曉義理。己無以自樂,而人亦莫不鄙賤之。豈非趨其末而本末俱廢乎?

況富貴貧賤,自有定分。富貴未必得,則將隕獲而無以自處矣。斯言或有信之者,其為益不細。相信者稍眾,則賢才自此而盛,又非小補矣。

○制用

古之為國者,冢宰制國用。必于歲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國用。用地大小,視年之豐耗。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國既若是,家亦宜然。故凡家有田疇,足以贍給者,亦當量入以為出,然后用度有準,豐儉得中,怨讟不生,子孫可守。

今以田疇所收,除租稅及種蓋糞治之外,所有若干,以十分均之。留三分為水旱不測之備,一分為祭祀之用,六分分十二月之用。取一月合用之數,約為三十分,日用其一。可余而不可盡用,至七分為得中,不及五分為嗇。其所余者,別置簿收管。以為伏臘裘葛,修葺墻屋,醫藥,賓客,吊喪,問疾,時節饋送。又有余,則以周給鄰族之貧弱者,賢士之困窮者,佃人之饑寒者,過往之無聊者。

其田疇不多,日用不能有余,則一味節嗇。節,用之有制。吝嗇,用之以舒。裘葛取諸蠶績,墻屋取諸蓄養。雜種蔬果,皆以助用。不可侵過次日之物,一日侵過,無時可補,則便有破家之漸。當謹戒之。

其有田少而用廣者,但當清心儉素,經營足食之路。于接待賓客、吊喪、問疾、時節饋送、聚會飲食之事,一切不講,加意減省,不求美觀也。免至于干求親舊,以滋過失。責望故索,以生怨尤。負諱通借,以招恥辱。家居如此,方為稱宜,而遠吝侈之咎。積是成俗,豈惟一家不憂水旱之災,雖一縣、一郡、通天下,皆無憂矣,其利豈不溥哉!

居家之病有七:“曰呼、曰游、曰飲食、曰土木、曰爭訟、曰玩好、曰惰慢。”有一于此,皆能破家。其次貧薄而務周旋,豐余而尚鄙嗇,事雖不同,其終之害,或無以異,但在遲速之間耳。夫豐余而不用者,疑若無害也。然己既豐余,則人望以周濟,今乃恝然,必失人之情。既失人情,則人不佑。人恐其無隙,茍有隙可乘,則爭媒蘗之。雖其子孫,亦懷不滿之意。一旦入手,若決堤破防矣。

前所言存留十之三者,為豐余之多者制也。茍所余不能三分,則有二分亦可。又不能二分,則存一分亦可。又不能一分,則宜撙節用度,以存贏余,然后家可長久。不然,一旦有意外之事,必遂破家矣。

前所謂一切不講者,非絕其事也,謂不能以貨財為禮耳。如吊喪,則以先往后罷為助。賓客,則樵蘇供爨清談而已。至如奉親最急也,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祭祀最嚴也,蔬食菜羹,足以致其敬。方不是因貧乏而廢禮義。凡事皆然,則人固不我責,而我亦何歉哉!如此,則禮不廢而財不匱矣。

前所言以其六分為十二月之用,以一月合用之數,約為三十分者,非謂必于其日用盡,但約見每月每日之大概。其間用度,自為贏縮,惟是不可先次侵過,恐難追補。宜先余而后用,以無貽鄙嗇之譏。

世所用度,有何窮盡?蓋是未嘗立法,所以豐儉皆無準則。好豐者,妄用以破家。好儉者,多藏以斂怨。無法可依,必至于此。愚今考古經國之制,為居家之法,隨貲產之多寡,制用度之豐儉。合用萬錢者,用萬錢,不謂之侈。合用百錢者,用百錢,不謂之吝。是取中可久之制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宁武县| 景洪市| 安吉县| 阜平县| 南宁市| 肃北| 东莞市| 合山市| 远安县| 安阳县| 崇阳县| 珠海市| 湘潭县| 望城县| 吉安市| 墨玉县| 永嘉县| 屯昌县| 西吉县| 平原县| 怀柔区| 东海县| 上思县| 巧家县| 读书| 张北县| 砀山县| 株洲县| 桦南县| 游戏| 合水县| 宁远县| 开平市| 柳河县| 青海省| 石门县| 衡山县| 池州市| 安化县|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