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拿下!”
隨著伊籍的喝令,魏延、胡車兒一左一右,向高沛逼去。
高沛匆忙抽出懷中利刃,想要負隅頑抗。
被魏延一刀砍殺。
與此同時,周圍一陣吶喊。
穿著“吉利服”的沙摩柯、兀突骨,帶著蠻兵包圍了板楯蠻。
板楯蠻失去了雇主,又被包圍,于是投降。
伊籍叫來張飛,帶著大軍逼近西山。
然后讓投降的板楯蠻首領樸胡,去勸降山上的同伴。
山寨里的漢人士兵一哄而散,兩千個板楯蠻卻留了下來。
伊籍訓誡了一番,放這些蠻人雇傭兵離開。
卻不料,他們的首領樸胡不肯走。
他道:“大人,我們前雇主還沒給我們傭金,就死了。
“我們這樣空手回去,會被家里人恥笑。
“還請大人雇傭我們,我們一定會拼死為大人作戰。”
伊籍道:“我軍中紀律嚴明,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來混日子的。”
樸胡道:“我們板楯蠻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我們是大夏遺民,全族都是打慣了仗的老兵。”
伊籍讓他們操練。
果然,列隊、行進,都很有章法。
尤其是射弩箭的時候,他們會背向敵方,靠著背上的門板木盾作掩護,拉弩上弦。
然后一起轉身,覆蓋射擊。
看得出來,這是只勁旅。
于是,伊籍允許2000板楯蠻加入隊伍。
他的兵力達到了12000人。
上路軍沿著嘉陵江西側的大道,繼續北行。
沿途,伊籍看到不少峭壁上,懸掛著五米長、一米寬的楠木船棺。
這也是板楯蠻的特色。
抵達閬中(LangZhong)區域后,伊籍命令扎下營地,然后帶著護衛,登上一處高地觀察。
伊籍看到,這里的地形,猶如一個“凹”字。
“凹”字外面的大“U”,是三五百米高的群山。
“凹”字里面的小“U”,是嘉陵江繞出的一個彎。
在這個被江水三面環繞,看起來猶如半島的區域里,有一座巨大的城池。
伊籍通過搜索記憶得知,這就是閬中城,古巴國都城,中國四大古城之一,核心面積1.78平方公里,被譽為“千里嘉陵第一江山”。
如果打麻將得到的消息沒錯,那東州派首領龐義,就帶著裝備精良的三萬東州兵,駐扎在這里。
伊籍一邊觀察,一邊考慮如何攻城。
閬中城四面都有城墻,貼著江岸的東南西三面,城墻略矮,而北面的城墻則很高很寬闊。
城池北門外有空地,可以展開部隊。
但再往北,就是游龍狀的山巒,如同蓋子般,擋在了“凹”字上方。
所以城北空地,其實是被南側城墻、北側山巒、東西兩側江水圍住的相對封閉區域。
一旦攻城失敗,被敵軍反攻,小股人馬或許可以從北面山巒的小道逃走,大軍必然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伊籍再看城南,那里有一座城門,門口就是渡口。
這里是嘉陵江“U”型彎的底部,江面大約四百米寬。
水流很緩慢,幾乎沒有波浪,看起來就像一匹綠色的布鋪平在地上。
正對江北渡口,江南也有一個渡口。
那里還修建了一座小城,三面護衛住渡口,只有一個南門可以進出。
南門口上方寫著“南津口”三個字。
伊籍的軍隊,可以直接攻打南津口小城,但要想進攻閬中城,就必須渡江。
但是渡船都在敵軍控制下。
不過,就算奪得渡船,過了江,也很難攻城。
閬中城墻貼著江岸,能落腳的地方,也就城墻與江水之間三、四米左右的區域。
這么小的空間,除了梯子,擺不下任何攻城器具,也無法展開軍隊。
所以,如果真要強攻的話,必須在敵軍三萬精兵的注視下,坐船渡過400米寬的河面;
下船之后,擠做一團,勉強架起梯子;
強登城墻時,如果梯子被對方推倒,上面的人會直接掉進江里;
若是攻城失敗,那么沖過去的人,還要坐船逃回來。
這一切,都建立在敵軍沒有弓箭手的假設下。
但敵軍會沒有弓箭手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敵軍擁有弓箭手的情況下,這個強攻戰術,就是送死。
伊籍再看閬中城東、城西兩側。
那里地形和南側相似,卻沒有城門,也沒有渡口,水流更急。
還不如南側呢。
伊籍感慨,怪不得古巴國選這里作國都,現在巴郡也選這里作首府。
這地形,真是絕了。
伊籍覺得強攻不可行,他想到了“引蛇出洞”。
把敵軍引出城,在野外殲滅,像逮住嚴顏一樣,逮住對方主將,然后勸降。
這應該是代價最小的辦法。
伊籍回頭看嘉陵江西側的大道。
這條大道東側是嘉陵江,西側是三五百米高的群山。
有不少小路從山里出來,如同一條條小溪匯入大河般,連接上大道。
但即使算上小路,也無法把大軍橫向展開。
畢竟大道就這么寬,再展開,就到山上和江里去了。
只有軍隊扎營的區域,相對寬闊一點。
把敵軍引出來后,只能在這種地形上戰斗。
怎么打?
讓敵軍來攻打我軍的營寨,然后一舉擊潰嗎?
先不說敵軍為什么會傻到攻擊我軍營寨。
就算他們真的這么做了,也被擊潰了。
當他們轉身在狹窄的道路上逃跑時,己方軍隊只能跟在他們屁股后面追。
無法包抄,根本不可能把敵軍一網打盡。
龐義逃走的可能性極大。
抓不住龐義,就沒辦法勸降閬中城。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全殲敵軍呢?
就在伊籍反復琢磨時,偵察兵報告,抓住一個奸細。
帶上來的是一個書生模樣的人。
他喊冤道:“我不是奸細,我是來觀察星象的?!?
觀星術士?
伊籍行禮道:“不知先生如何稱呼?為何來此?”
書生道:“在下周群,字仲直,巴西閬中人。
“為了修習‘落下閎’的觀星術,我特地來這座山上看星星。
“我只是想找個高一點的地方,卻不料,被你們當成了奸細?!?
伊籍搜索腦細胞,他找到了。
周群,三國著名預言家,擅長占驗天算之術,尤其擅長觀云預報天氣。
而周群所說的落下閎,是西漢時期的巴郡閬中人。
他觀察星象,創制了“太初歷”,從此民間有了“春節”。
因此,落下閎被稱為“春節老人”。
想不到這個閬中城里,還出了不少名人呢。
伊籍笑道:“久仰久仰,還請仲直先生替我算一下,我能否打下閬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