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屠格涅夫長篇小說)
- 屠格涅夫
- 475字
- 2023-12-08 18:24:50
《煙》
《煙》創作于俄國農奴制改革六年后,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小說場景雖然從俄國移到了德國,但中心議題依舊是俄國改革的出路,而且暴露了不徹底的改革留下的后遺癥。
小說主人公李特維諾夫曾被愛慕虛榮的伊琳娜拋棄,一次偶然的相遇后,他再次拜倒在伊琳娜的石榴裙下,最終不僅仍被拋棄,而且深深傷害了真正的愛人塔吉雅娜。因此,他感嘆一切都是虛幻的,“全都是煙……”事實上,小說的中心人物不是某個人,而是那座德國小鎮上一群無聊的俄國人。他們是一八六一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后各種社會思想的代言人,其中包括流亡海外的改革派(如古巴廖夫)、長居德國的俄國舊式貴族(如伊琳娜)和不知何去何從的旁觀者(如李特維諾夫)。
小說《煙》的男女主人公都不值得夸贊,屠格涅夫以此表達了自己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失望,對民粹派發展道路的失望,字里行間充滿了諷刺和嘲笑。同時,屠格涅夫在《煙》中通過波圖金這個人物明確表達了他作為“西歐派”的立場,他主張學習歐洲的先進經驗。這引發了自由派和民粹派雙方的不滿,認為遠離俄國的屠格涅夫越來越不理解俄國社會,因而《煙》曾經被認為是屠格涅夫不太成功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