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釋
- 重回1987年:火紅的年代
- 桑拿子
- 2040字
- 2023-11-27 17:34:29
沈陽和張華繼續辯論了起來。
張華知道自己理虧,將手鐲扔給沈陽后便轉身離去了。
回到家,剛一進門,沈愛黨指著客廳中央,對著沈陽喝道:“站好!”
沈陽老老實實地站著,沈愛黨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
王春花想給兒子求情,但又覺得兒子這次把工作鬧沒了,事情太大,得給他個教訓。
猶猶豫豫后選擇站在一旁,沒有說話。
沈愛黨氣還沒消,猛地喝了一口涼白開,然后用力地把搪瓷杯往桌上一放。
杯子里的水飛濺到桌上。
水杯映著臨江縣紅旗制衣廠第一車間勞動模范的字樣,還有一朵大紅花。
沈陽暗暗叫糟,上輩子直到自己穿越回來,都沒看到過老爸對這杯子有用力放過,連瓷都沒碰掉過!
沈愛黨壓著火氣低聲說道:“春花,把竹條拿來。”
都47歲的人了,沈陽可不想被爆打一頓,連忙開口道:“爸媽,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你們不覺得我今天很奇怪嗎?!”
沈愛黨和王春花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后又看向沈陽,看他要說出什么花來。
沈陽開始了苦口婆心地勸說:“爸、媽,你們都被張華忽悠了,廠里現在哪還有進廠名額,以前每次換季前,你們都得加班,你們自己想想多久沒加班了。”
“都不缺人,哪怕有關系開后門,那也是針對性地開放相應地名額,你們覺得我們家有這個實力讓廠里開這個門嗎?”
沈愛黨垂著眸子,沒有說話。
王春花急著說道:“那也用不著把關系弄那么僵啊,萬一有機會呢,反正我們家又沒出錢。”
沈陽從荷包里拿出手鐲,站起來放到餐桌上,想著自己說多了也不好圓,只能隱晦地提,“手鐲是祖傳的,這就是錢,傳了這么多輩,多少也算個古董了,還不定值多少錢呢。”
“張華那人貪婪成性,這次我們家現金沒出,就給個手鐲,他要是沒看出手鐲的價值,能愿意?”
“而且我剛才都把話說得那么明了,他還不肯撒手,要照他那小心眼,還能只是叫你們把我領走?繼續給我辦?”
沈陽說得條理清晰,沈愛黨和王春花兩人和張華認識那么多年,這些異常,在對名額的渴望下,都被他們下意識地忽略了。
可以說是抱有一定的僥幸心理,覺得送了禮,兒子很快就能有工作,擺脫無業游民、盲流這些稱號。
沈愛黨瞥了眼沈陽,雖然也贊同兒子的分析,但是嚴父的形象還是讓他放不下面子承認自己的疏忽,冷哼一聲,“讀書的時候有這機靈樣,今年9月份我就能送你去讀大學了。”
年輕的時候遇到老爸這樣說,自己怎么都要不服的反駁幾句。
但現在,沈陽十分聽勸地點點頭,順勢開始引導話題的方向,“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更改,我們可以展望下未來。”
“爸媽,現在很多廠子效益都不好,進廠比以前難多了,我打算自己找點事情做。”
沈愛黨一聽這話就瞪眼睛,“你要去外面那些小店打工?不行!那比廠里的臨時工都不如!說不好干兩天就倒閉,你連工錢都拿不回!”
沈陽安撫道:“媽,你別擔心,你想想現在華國人口多少人了!原來讓大家下鄉就是因為工廠安排不下,為了讓大家實現自給自足,不給國家添負擔才出的政策。”
“現在國家政策已經變了,這么多人回來總得吃飯啊,吃不飽就得鬧事,國家哪里能什么都給安排完,所以允許私營個體是歷史的發展需要,計劃經濟轉市場經濟是必然趨勢。”
“歷史的洪流只會滾滾向前,國家要發展就必須堅定地走改革開放的路線。”
沈陽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篇給父母洗腦,把沈愛黨和王春花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兩人都是普通工人,整天想的是怎么提高自己的效率,爭取當五一勞模,這些國家大事平日在工友間也會吹吹牛,分析一波。
但還從來沒有人能說出沈陽這番話。
沈愛黨一臉狐疑地打量著沈陽,發出疑問,“你從哪知道這些話的?”
21年世紀的網絡信息發達到你無法想象,沈陽知道這些自然是上網看的。
對于現在無法解釋的現象,沈陽笑了笑,“爸,媽,不管你們信不信,你們兒子現在真的長大了。”
“但是我也知道你們始終會對我放心不下,那我們取個折中的方式,給我1個月時間。”
“這1個月我要是沒能力賺不到錢,以后就聽你們安排,你們說什么就是什么,我絕不會再反駁,這樣行吧?”
王春花聽到這話,下意識轉頭看向丈夫。
沈愛黨也不是專制的大家長,能聽得進去沈陽之前那些有理有據的分析。
而且男人必須得撐得起事情,沈陽這樣整天瞎玩更不是事情。
想著現在街上越來越多做生意的人,一咬牙,“別說1個月,我給你2個月!但是你要答應我,違法亂紀的事情千萬不能碰!”
沈陽立刻回道:“好!一言為定!”
沈陽吃過早餐就回到房里,后背挨著床頭,雙手交叉墊在后腦勺,再翹個二郎腿,悠閑地看著窗外。
有些感嘆,“哎,有多久沒感受到這種輕松愜意了。”
上輩子的沈陽在這個時候,性格有些沉悶,壓根沒想過什么創業,和大多數人一樣,都還是覺得應該進廠才是在做正經工作。
所以沈愛黨和王春花兩人又托人把他送到玻璃廠做臨時工,但也沒做幾年。
92年時因為國企工廠開始裁人,臨時工自然成為第一批失業人員。
沈陽在家里晃蕩了兩年后,去餐館給人家做小工打雜。
接著,父親也進入了下崗名單,買了輛二手木板車去天橋底下拉貨。
在外人看來,沈家沒一個人有穩定工作,反而還有一個需要長年吃藥的病人,沈陽憑濃眉大眼的精神樣貌談過兩個女友。
第一個說多都是淚。
第二個女孩家里嫌沈家負擔重,這事就結束了。
畢竟社會就是這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