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挖出個大烏龜
- 隨身帶著個靈葫蘆
- 影子貍花貓
- 2075字
- 2023-12-11 20:00:11
這天,天氣晴朗。早晨的氣溫稍微有點涼,楊楓披上一件長袖出門。
陳志明、建華等人已經扛著工具在等待。
“瘋子,怎么挖?你說。”
楊楓早就觀察過,策劃好了的。
他指著一個角,說道:“從這里開始挖,連接那邊的池塘。”
沒錯!另一頭其實是一個荒廢的池塘,一米多深,平時會有人將水牛趕到這里泡澡。至于這池塘是誰的,現在已經沒法說。
楊楓問過村支書,支書告訴他,這池塘也可以用。
意思是隨便楊楓怎么用,不用出錢。
但楊楓怎么會占這種便宜,以后真賺了錢,絕對會有人拿這個說事,想要分一杯羹。因此,楊楓同樣支付承包費。
這筆承包費交給村委,也讓村委有了點“財政收入”。
不僅是這塊荒廢的池塘,還有楊楓在村里承包的一些公共區域,費用都是村委收取的。一年下來,這筆財政收入也不小,好幾萬塊呢!
如此一來,村委也終于有了點錢辦事。
以前修一段水渠,都要全村商量籌錢,想要辦點事真不容易。
現在好了。
“那個塘也要挖?”有人問。
楊楓搖頭:“不用,你們從那邊挖,連通起來就行。我還會讓人在塘邊砌一下,防止黃鱔在邊上挖洞。”
大家開干。
都是青壯年,力氣大,叼上一根煙就跟無情機器人一樣。
也有空閑的村民前來圍觀。
根據楊楓劃出來的區域,養黃鱔的池塘似乎不小呀!有五畝以上。這得養多少黃鱔?銷售得出去嗎?
其實,黃鱔在他們這里也不便宜,鎮里有人賣三十塊錢一斤左右。但那都是野生的,養殖的不清楚。
而且幾乎都是小打小鬧,一桶半桶地賣,所以差不多都能賣出去。
可你養這么多,別說他們鎮,拉到縣里去,恐怕也不好賣吧?
“阿楓,這黃鱔以后也在網上賣?”有人則問道。
楊楓:“現在還不確定,大概率不會,冰鮮寄出去麻煩,很可能都死了。”
死了的黃鱔,那就差很多的。
陳志明喊道:“瘋子,回家拿桶過來,有黃鱔。”
才這么一會,就挖出來黃鱔。
這并不奇怪,以前楊楓他們晚上出來捉黃鱔,也喜歡來這里,基本上都不會空手而歸,總有收獲。
大家看去。
哦豁!
只見陳志明挖出來的那條黃鱔還挺大,兩根手指那么粗,得有六七兩。
楊楓回家提桶過來,旁邊已經丟上來十幾條的黃鱔,有大有小。
“小孩子別來玩。”
野生的黃鱔咬人可痛了,楊楓就被咬過,很清楚。
說著,楊楓掏出十塊錢,遞給最大的那孩子:“帶弟弟妹妹去買東西吃,要平分,知道嗎?”
那小家伙正是陳志明的孩子,五歲大,明年就要去讀書了。
在他們這里,沒有幼兒園,一般都是六歲才去上學。
農村的教育,天生就比城市差。農村的孩子,起跑線比城市的要遠。所以,到了高中之后,大家一起競爭,多少有些不公平。
楊楓是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的,人家城里的從小學就開始學,這怎么比?
“謝謝瘋叔!”
拿到錢,小家伙們對黃鱔不感興趣了,一窩蜂跟著跑去小賣部。
在零食面前,玩的只能靠邊站。
楊楓無語,看了眼陳志明,暗道:你就這么教孩子叫人的?
黃鱔大小分開,大的準備中午大家一起吃,小的則是留著,等挖好鱔魚池,放回去繼續養。
當然,楊楓還有個想法。
那就是用黃鱔做實驗,看用先天靈液養,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能快速繁殖,他連買鱔魚苗都不用了。
“我靠,好像挖到石頭了。”
“不對,怎么還會動。”
大家一看,發現了不對勁。
那塊“石頭”竟然會蠕動。
在大家的注視下,那塊“石頭”慢慢從淤泥種爬出來。這時,大家才看清楚那是什么。
原來是一只大烏龜。
烏龜大家不是沒見過,在云溪河就經常能看到河龜,有時候還會爬上河邊的石頭曬太陽。
然而,這么大的陸地龜,眾人還是頭一回看到。
差不多有臉盆那么大。
“這是什么龜?”大家紛紛看向楊楓。
都覺得楊楓見多識廣。
楊楓卻搖頭:“我也不知道呀!”
云溪河的那些小烏龜,楊楓知道是國內最常見的草龜,也叫中華草龜。
其特點是長橢圓形,背甲稍隆起,有三條縱棱,脊棱明顯。頭頂黑橄欖色,前部皮膚光滑,后部其細鱗。
但眼前的這烏龜,頭小,頭頂平滑,橄欖綠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頭側有兩條黃色線紋穿過眼部,喉部淡黃色。
“不知道好不好吃。”
此話一出,所有人看向那家伙。
臥槽!
啥都想吃,你是可以的。
“你敢吃?這烏龜恐怕活了上千年。”
“狗屁!除了樹,有什么能活上千年?”
“你別不信,問問阿楓,以前老師還說‘千年烏龜,萬年鱉’呢!你沒見過,就說沒有?”那人爭辯道。
楊楓正在用手機查,很快查出了這烏龜的身份。
竟然是黃喉擬水龜,也叫石金錢,石龜,前些年炒作過。
野生的黃喉擬水龜棲息于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澗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白天多在水中戲游,覓食,晴天喜在陸地上,有時爬在岸邊曬太陽。
然而,這么大的石金錢,恐怕沒有人見過吧?
“千年有點夸張,幾百年的倒是有。當然了,不敢說沒有,或許我們真的沒見過而已。”楊楓說道。
“千年烏龜,萬年鱉”是一個比較夸張的說法,意思是龜、鱉的壽命非常長。
根據動物學家和養龜專家的觀察和研究,發現以植物為生的龜類的壽命,一般要比吃肉和雜食的龜類的壽命來得長。
比如,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島嶼上的家龜,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為食,壽命特別長,可活300歲。
“這個恐怕是黃喉擬水龜。”楊楓補充。
“那怎么處理?”陳志明問道。
楊楓想了想:“先搬出來吧!晚點搬到河邊放生。”
留在這里是不可能,誰知道它會不會吃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