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明商會
- 明末思宗
- 陸思宗
- 2095字
- 2023-12-10 03:25:59
沉默良久,朱由檢看向駙馬都尉鞏永固:“如今國事艱難,朕知道駙馬忠心為國,不知可愿為朕分憂,為國任事?”
鞏永固聞言起身跪伏在地,語氣堅定的說道:“臣受天家恩德,受陛下隆恩,圣上之難就是臣之難。這些年來眼見國事日益嚴峻,臣也是憂心不已,恨不能為陛下分憂,今日得圣上召見,旦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朱由檢聽到鞏永固的回答,心中也是感動不已,趕忙扶起駙馬:“朕從未懷疑過愛卿之忠心,今日召見于你,正是有要事相托!”
“如今朝廷財政困頓,朕打算從內帑中撥出一百萬兩,用于組建商會,開展貿易。這件差事旁人做朕不放心,思來想去,交于駙馬正好合適!”
“啟稟圣上,臣知這些年來國庫日益艱難,心中也一直為陛下感到憂心,只恨自己位卑言輕。今日承蒙陛下托付國事,臣必肝腦涂地,為陛下分憂解難!”
“駙馬能有此心朕甚是欣慰,此事能交托于駙馬朕也可放心了。對于經商一道,朕還有些想法,也趁此機會和駙馬好好交待一下!”
朱由檢思襯片刻,在駙馬鞏永固的注視下緩緩說道:“自太祖施行海禁以來,我大明數百年來就以此為常例,中間雖然有過幾次廢止,但最終都是因文臣阻撓而被迫重新禁海”
“殊不知太祖之所以禁海,是因彼時海盜猖獗,沿海時常被侵擾。國朝初立為求穩定才不得已為之!但今時不同于往日,此等國策已是不適用于當前局勢!”
“且不說朝廷財政如何。只說海貿之利,我國朝所產的絲綢瓷器等,在江浙福建一帶每匹是二兩銀子,但經由海商運到西洋可溢價到每匹二十兩銀子賣出,此中暴利不言而喻。朝中大臣之所以阻止朝廷開海,無非是商人在背后以利誘之,從而借助朝廷之手壟斷海洋貿易。”
“朕知曉福建的水師游擊鄭芝龍,原是海盜出身,麾下大小船只八百余艘!早年間在日本國內廝混,與眾多所謂的大名交好。在被朝廷招安之后,其人借助麾下船隊和朝廷之名,在東南沿海壟斷了日本和西洋的海洋貿易,每年光是來回倒賣就獲利千萬兩。由于其海上實力強大,所以下海經商者都要繳納費用,購買鄭家旗幟掛于船頭,如此才可順利通行于海上!僅是這一項每年就獲利數百萬兩!”
“海洋之中,他國只知鄭家而不知我大明。”
朱由檢說完后轉頭看向鞏永固:“以后駙馬可以先從海貿入手,與國內商人多加聯絡形成合作,朕會讓東廠和錦衣衛配合,朕也會全力支持你,其次就是古董字畫和糧店鹽引等,都可經營籌劃。”
“有朕的支持,你只管大力發展,不要有什么顧忌。若是有商人和官員從中阻撓,真不介意讓“內帑”多增加些收入!”
駙馬鞏永固聽完朱由檢的話也是大受震動,他從未想過海貿之利如此豐厚,更沒想到官員之所以阻止朝廷開海是因為這個原因。
看來朝廷中,有不少官員是大明商賈的代言人,和皇帝唱反調的背后,隱藏的是巨大利益。這些只顧私利而罔顧國家的官員和商賈,全都該殺!
思及至此,鞏永固的眼神越發堅定,隨后看向朱由檢說道:“圣上今日之言臣必銘記于心,也決不負圣上所托。”
朱由檢點了點頭,而后繼續說道:“朕相信駙馬會辦好此事,另外鞏志文此人,既然于經商一道上頗有天賦,那么駙馬也可多加培養。”
“朕意建立一個“大明商會”,由駙馬擔任會長,鞏志文擔任主事。朕這一百萬兩就當入股商會的啟動資金,朕占股百分之五十,駙馬占百分之十,其余份額斟酌之后再行決定!駙馬以為如何?”
鞏永固思考片刻后說道:“此法甚好,臣會和鞏志文商議此事,再拿個章程出來再交由陛下過目。”
朱由檢聞言也覺得此事不能操之過急,畢竟自己只是一個想法,具體實施的可行性還得讓專業的人來評估論證才行!
“如此也好,此事還需駙馬多費心,有任何需求都可讓錦衣衛和東廠從中協助。”
鞏永固知道朱由檢十分看重此事,當下也是不敢怠慢,神色肅然的說道:“臣謹遵圣意,必會用心辦好此事”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囑咐道:“既是如此就先按今日商討去做,駙馬先回去好好規劃一下。有重要的事情可隨時入宮與朕商討!”
“微臣遵旨,臣先行告退。”鞏永固說完便起身退往大殿門口,而后轉身離去。
朱由檢看著駙馬鞏永固的身影陷入沉思。
“目前想要把“大明商會”盡快推入正軌,單靠這一百萬兩銀子和皇家的名頭是不夠的,這個不夠指的是時間不夠,不可否認有朱由檢的全力支持配合,大明商會未來的前景將會是不可估量的,但朱由檢沒有時間讓商會慢慢成長了,因為現在離大明亡國還有不到十年的時間,他需要商會在不影響良性發展的情況下,盡快產生利潤來反哺大明!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海貿入手,其次是全面發展!”
“但是想要在海貿上快速變現,那就繞不開一個話題,福建的鄭芝龍!只要拉攏到鄭芝龍的全力支持,那么他麾下的船隊和海洋貿易線路,就是現成的變現渠道!”
“歷史上的鄭芝龍,其實并不是一個多么有野心的人,否則也不會在滿清入關后,被輕易召到北京囚禁起來。后來他的兒子鄭成功多次北伐,意圖恢復大明正統,清朝利用鄭芝龍招降不成,便殺了鄭芝龍泄憤!”
“但是不可否認,鄭芝龍的確是一個梟雄,能在福建和海上把勢力發展的如此龐大,足以肯定他的能力。但是在明清之間的搖擺不定和優柔寡斷,又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個梟雄!明明在滿清入關、天下大亂之時有著富可敵國的主角模版,結果卻是選擇了毫無作為,坐山觀虎斗。塵埃落定后更是卑躬屈膝的向滿清示好,這種毫無民族大義的行為,更是他的一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