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婚事內幕
- 大明,朱雄英,打工皇帝!
- 吾好人氣
- 2044字
- 2023-12-28 12:00:00
“你這小兔崽子嘀嘀咕咕是不是在腹議咱?”
被抓包的朱雄英立即搖頭否認,朱元璋看到這個越來越叛逆的乖孫,心中的小火苗騰騰往上冒。
“劉卿、汪卿、朱卿三人就是朕見了,都要尊稱一聲三老。你這小兔崽子膽大包天,敢打他們主意。把科舉取士當成招攬的工具,公器私用,咱該怎么處罰你這個不肖子孫?你自己說。”
朱雄英一臉茫然的看著旁邊事不關己的便宜老爹,拉了拉朱標衣袖小聲道:“咱們父子一起干的事,你不會要讓我一個人背黑鍋吧?”
朱標一臉無奈長嘆一聲道:“爹,孩兒勸了但是雄英不聽。你懂的,兒大不由爹吶。”
朱元璋從正堂放著的一捆荊條里,抽出一根刺最多的。
臉上帶著壞笑,越走越近。朱雄英大驚,剛想跑就被門口的侍衛堵住了。
于是他抱起旁邊的盤龍虬柱使出猴子爬樹的本事,吭哧吭哧往上爬,朱元璋一眨眼就見這小子跟個竄天猴似得都爬到大梁上去掛著了。
朱元璋站在下面直跺腳,指著罵道:“老朱家的家法你敢跑?你這小犢子還不滾下來。”
“我為老朱家挑選棟梁有啥過錯?你的好大兒標子也干了,你咋不說他?你個為老不尊的東西,一天天就知道拿孫子撒氣。”
朱標看著一個罵小犢子一個罵老東西,爺孫倆罵來罵去感覺都是他受傷,于是他拿起家傳的寶弓,張弓搭箭威脅道:“逆子你再不下來,為父就把你射在墻上。”
看著沒有武德的便宜老爹,朱雄英只好作罷,三兩步跳到柱子上,抱著滑了下來。
朱元璋作勢欲打,就被馬皇后攔住了,她責怪道:“又不是你養大的孫子,罵幾句消消氣算了。”
“你馬秀英成天就知道護犢子,你看看你養出來的這兩個東西。”
馬皇后一臉溫怒道:“你朱重八今天是吃炮仗了吧?”奪過荊條,就往老朱身上抽了幾下。
朱元璋捂著屁股,繞著立柱一陣躲閃,看熱鬧的大孫連忙指著太監手里的雞毛撣子大喊:“王負劍,王負劍。”
一把奪過雞毛撣子,朱元璋拿在手里還舞了個劍花,單手持劍傲然道:“為夫一身武藝打遍天下無敵手,一直讓著你罷了,你個臭娘們可不要不知好歹。”
馬皇后勃然大怒,從袖口掏出一桿短銃和火折子,朱元璋見狀將雞毛撣子一扔,站在墻角雙手舉高投降。
目瞪口呆的朱雄英終于知道為啥老朱這么聽他奶的話了。敢情是又敬又怕啊。
朱標解釋道:“當年你爺率部攻下太平,欲效仿破釜沉舟之事。將船全部鑿沉,導致將士差點嘩變。全靠你奶帶著將士妻妾渡江才穩定軍心。”
第一次聽到老朱學項羽差點把自己玩脫,還是靠媳婦兒擦屁股這樣的臭事。朱雄英緊捂著嘴憋不住了。
被揭短的朱元璋老臉通紅,辯解道:“以前老夫在外征戰,全靠你奶奶張羅這個家,龍灣之戰前那陳友諒十多萬水軍順江而上,旌旗遮天蔽日,五百艘巨艦戰船排滿江面,有金陵城墻那么高。陳友諒攻陷太平重鎮,咱手下大將花云戰死。軍中人心惶惶幾欲投降者無數,是你奶奶散盡家財分給全軍,帶著家眷為將士縫制軍服,每日披著甲胄巡視城頭,才穩定上下軍心。
為何咱能以一萬多兵力大勝陳友諒,龍灣之戰功臣首推康茂才和劉伯溫其次是你奶奶。”
龍灣之戰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很特殊,正是這一戰大捷,他才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敢情我奶是爺爺你的白月光、結發妻、知心人、賢內助。”
朱雄英感慨頗深,這一個都得讓男人至死不渝的BUFF全給他奶馬皇后點滿了。
朱元璋撫掌大笑道:“乖孫說對了,咱不是怕你奶奶,咱是尊敬她,心甘情愿讓她管著。”
馬皇后嗔怪道:“你個朱重八盡在兒孫面前胡說八道。”
老兩口拉著手閑話一會兒,朱元璋一臉嚴肅道:“標兒、英兒好好記住咯,咱這老妻就是老朱家的主心骨,一切大事都由她決斷。這天下亦然。”
以前他不一定說出這話,但是兩次差點天人永隔,讓朱元璋明白了一個道理,愛妻馬皇后在他心里比天還大。
“孩兒朱標記住了。”
“孫兒雄英記住了。”
給老兩口道別,回到東宮時,朱標屏退了宮人,剩下父子二人。
朱標對著他說道:“如果不是你奶奶護著,就憑你扇為父那幾巴掌。把你挫骨揚灰都不嫌解恨,你可以忤逆你爹我,忤逆你爺爺。但是千萬別忤逆你奶奶,到時候滿朝大臣、淮西老將、包括你爺爺都會把你大卸八塊,為父想護也護不住你。”
朱雄英這時才知道為啥可以在宮里橫行霸道,甚至當著朝臣面扇他們親爹朱標幾巴掌屁事沒有。
以前以為老朱慣著自己,沒想到養大自己的那個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才是真正的守護神。
見他不說話,朱標以為他在打什么鬼主意沉聲道:“你和徐府三丫頭的婚事,不是你爺爺作的主,是你六歲那年偷了御璽說要給徐三丫頭作聘禮,你奶奶直夸你有出息,就跟已故魏國公定下的。你姥爺去世的早,軍中人脈稀薄,勛貴里將來最有希望掌軍權的就是你爺爺賜名的徐輝祖。”
噗,朱雄英正喝茶差點沒把自己嗆死,敢情只有我被蒙在鼓里。
怪不得自己婚事那么隨意,徐輝祖在朝堂上順帶提一嘴,朱元璋就滿口答應了,連便宜老爹都沒插上話。滿朝大臣一副司空見慣的樣子,原來是早就定好了,自己重生時八歲年齡幼小又沒記憶。一直沒發現這門婚事的其中古怪。
定這門婚事時,藍玉名聲不顯,真正在捕魚海之后才受封國公。以藍玉攻打大明關隘的莽撞性格,估計朱元璋也不會放心讓他執掌五軍都督府,反而性格沉穩的徐輝祖成為外戚后是最佳人選。
這老兩口為了我這大孫子的江山穩固真是煞費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