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正經人誰記日記啊
- 相父諸葛亮:開局坦白現代留學
- 樹上七個喵
- 1927字
- 2024-01-15 23:58:13
建興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小雨。
昨日晚間,朕在皇宮之中,又宴請了一次江東鼠輩!!!
見識了朕恐怖的蜀錦生產能力之后,張溫果然選擇了拍朕的馬屁。
詞藻寫的很好,將朕比作了歷史上的商高宗和周成王,說朕能夠將炎漢發揚光大。
這兩個皇帝雖然也不錯,比得很好,但下次別比了,朕還是期望能夠比作唐太宗或者是明太祖。
可惜張溫沒在未來留學進修過,不認識他們倆。等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將這兩個人的故事講給張溫聽。
總之,和東吳聯盟的事情大致上定下來了,細節上的事情,張溫還會再和相父談幾輪。
外交上的事情,孫權真是麻煩,反正到最后還是會違背,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湊合一下呢!
……
建興元年,十二月九日。
誰說正經人從來不記日記的的。
就寫就寫就寫。
……
建興元年,十二月十一日。
陰天。
今天是經宴的日子,朕和相父、子龍叔、馬謖、楊儀一起學習了古代賢人的經典,然后又聽他們說了說最近的工作。
相父那里和張溫外交的事情,基本上已經談好了,一切如之前料想的一樣。
炎漢和吳國結盟,一起對抗北方的曹魏。關于荊州的土地,按照目前實際占領的統領。
除此之外,吳國放棄對南中主權的宣稱,同時允許江東士族用糧食和鐵器換取炎漢的蜀錦。
張溫這個家伙,一口氣要吞下明年錦江紡織工場多一半的產量。看在外交這么愉快的份上,也真的沒法拒絕張溫這個要求啊!
馬謖說,在技術大佬蒲元的帶領下,第一臺水利繅絲機已經投產,能夠試生產了。
謝天謝地,水里繅絲廠終于有盼頭了。
贊美技術大佬蒲元!
馬謖還吹牛,再給他十天的時間,一定能夠將水力繅絲廠建設起來,得到第一批產品。
倒要看看他十天以后能不能把吹的牛完成。
附:據說馬謖最近表現還不錯,在和蒲元的發生意見分歧,很多時候都能夠聽從蒲元的意見,而不是一意孤行了。
再附:距離馬謖失街亭,還有xx年,警鐘長鳴!
……
建興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晴朗。
今天突擊檢查了一下子龍叔府邸的珍藏,不得不說,子龍叔家里養的大鵝味道極好。
有些不幸的是,在大鵝剛剛燉熟的時候,子龍叔從校場練兵回來了。
更倒霉的是,子龍叔父是帶著老關家、老張家、老趙家這些倒霉孩子一起訓練回來的。
都是一起長大的玩伴,咱能不分給他們一口鵝肉吃嗎?
然后就只吃到了三個鵝腿。
聽這些發小們說,這些天,子龍叔不知道發了什么瘋,每天都把他們練的半死。
這些發小們的武藝有所成長,但也好像真的是被練慘了。
朕和他們一起痛罵了趙云叔父。
雖然將這些發小們集中起來進行軍事訓練的計劃,是朕向子龍叔提出的。
但相信朕如果沒有提出,子龍叔也一定會這樣做!
建興元年,十二月二一日。
今天有兩件大事情,第一件是大好事,第二件也是大好事。
張溫終于轱轆了!
這些天,張溫留在炎漢,十天之中,就有八九天請教相父。
再加上要給相父留下要處理日常工作和休息的時間。
朕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去找相父談天說地了!
謝天謝地,張溫終于走了!
張溫在臨走之前,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張溫即將從蜀漢返回時,益州的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
眾人到齊后,惟獨秦宓未到,相父幾次派人催他都不來。
張溫問:“他是什么人?”
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
秦宓到后,張溫問他:“您學習嗎?”
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
張溫又問:“天有頭嗎?”
秦宓說:“有頭。”
張溫問:“頭在何方?”
秦宓說:“在西方,《詩經》說‘于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
張溫問:“天有耳朵嗎?”
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于水澤,聲聞于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么來聽?”
張溫問:“天有腳嗎?”
秦宓說:“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么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么行走?”
張溫問:“天有姓嗎?”
秦宓說:“有姓。”張溫問:“姓什么?”
秦宓說:“姓劉。”
張溫問:“您怎么知道?”
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
張溫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
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
一問一答如山中回音,應聲隨出,張溫對秦宓十分敬服。
附:秦宓此人,賣弄玄虛,還喜歡遲到,不可大用!
再附:秦宓這個人,不會是事先和張溫串通好了,演的一出戲,增加名望吧!
這件事情,得好好調查一下。
今天第二件好事情,是關于馬謖的。
這小子,居然真在承諾的第十天,在水利繅絲廠中,生產出來了第一批機器絲。
還送給咱了一匹第一批機器絲織造的蜀錦,看上去和普通的絲區別不是很大。
因為這件事情,又請楊儀來皇宮一趟,讓馬謖和楊儀進行了對接。
目前看來,使用機器繅絲,代替人工繅絲,彌補絲線的數量的不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建興元年,十二月二七日。
都說漢末三國時期,是歷史上的小冰河時期,果然天氣寒冷。
最近幾日溫度好低,朕有預感,益州要下雪了,瑞雪兆豐年,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快過年了,明天寫一個年終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