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國還是家?這不是一個問題
- 相父諸葛亮:開局坦白現代留學
- 樹上七個喵
- 2021字
- 2024-01-13 23:48:03
炎漢蜀錦博覽會。
“您認為江東能夠購買的起炎漢出產的蜀錦。
“那可能是因為您遠在江東,沒有見識過炎漢最新的紡織機械,不了解蜀錦現在的織造效率。”
楊儀聽著張溫所說,心中有些激動,但仍舊保持著臉上的嘲諷,不敢讓張溫看出來有什么變化。
“哦?”張溫聽著楊儀的嘲諷,聳了聳肩,
“吾在幾個月前,倒是曾經見到過蜀中的鄧芝,在吳國朝堂之上大放厥詞。
“言說蜀中在皇帝的帶領之下,蜀錦生產效率飛速提升。
“可直到現在,吾卻也從來也沒有見到過真實的樣子,只恐怕……”
楊儀看著張溫臉上的表情,明白了他省略的話語中的內容。張溫想要說的,大概是蜀中蜀錦生產效率的提高,只恐怕是編的吧。
楊儀沒有回答張溫的疑問,只是打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張溫跟隨他走到蜀錦生產的區域。
事實勝于雄辯,楊儀相信,所有人在看到皇帝劉禪改良的小花樓木織機之后,都會對炎漢目前蜀錦的生產效率,重新的認識。
楊儀帶著張溫,穿過嘈雜熱鬧的蜀錦展廳,向著后面行去。
按照劉禪的安排,楊儀在蜀錦博覽會之中,搭建了一個蜀錦織造的展示區域。
這個區域里面,安放了一張小花樓木織機,展示蜀錦從絲線到錦布的織造過程。
“這里,便是蜀錦織造過程展示的區域了。”楊儀笑著向張溫介紹道。
楊儀的笑容十分放松,他對皇帝劉禪改良的小花樓木織機非常有有信心,因為曾經楊儀這輩子也忘不了,他第一次見識到小花樓木織機時候的震撼。
轉過墻角,張溫就看到了工人們在小花樓木織機上紡織蜀錦的樣子。
在面前,是一田兩人高的巨大機械,一個工人坐在上面,一個工人站在下面。
工人們在木頭制作的復雜機械上,唱著節奏歡快的歌謠,一邊兒進行認真的加工。
張溫并不是沒有見到過錦布生產的場景,他心中一直以為,任何地方蜀錦的紡織過程,都是相差無幾的。
可面前的場景,卻打破了張溫一貫的認知,與張溫曾經見識過的所有錦布紡織的場景完全不同。
楊儀看著張溫臉上表情的急劇變化,心中十分滿意,語調拔高了兩分,繼續介紹:
“此物,名為小花樓木織機上。”
“織工唱著口訣歌,并非是為了娛樂,而是互相依此節拍進行協調操作。
“拉牽、踏綜、投梭、打緯,邊唱邊織。”
楊儀指著一處蜀錦從機器中吐的地方,向張溫說道:“這里,便是織成后的蜀錦。”
張溫順著楊儀所指的方向觀看,果然,和楊儀解釋中的一樣。
花紋精妙的蜀錦,在嘎吱嘎吱的機械聲和輕快明亮的歌聲中,一點一點浮現。
張溫盯著蜀錦出現的速度,心中默默計算,按照這樣的速度,一炷香的時間,便能夠生產出來好幾寸的蜀錦。
比之平日里慣常見到,繡娘紡織的速度,快慢簡直是天差地別。
大概這小花樓木織機一個時辰的功夫,便能夠遠遠超出平日繡娘一天的成果!
這個倒是和蜀中鄧芝和楊儀所說的速度,大概相仿。
張溫在思索的時候,耳邊又傳來了楊儀的介紹聲音:
“如今,在炎漢,這樣的小花樓木織機,已經有一千臺左右已經投入了使用。
“您了解到這些之后,還會對炎漢蜀錦的生產能力,表示懷疑嗎?”
楊儀這兩句話問出,突然發現,面前張溫的臉色突然變得蒼白無血。
張溫不是傻子,傻子不可能被孫權派到炎漢,主持兩國之間外交的事情。
張溫臉色變得蒼白,他的本意,不過是為了報當年鄧芝在吳國的朝堂之上進行反駁的仇怨,并且代替主公孫權,探查出來炎漢的綜合實力。
可當張溫親眼見識了小花樓木織機紡織蜀錦的速度、楊儀介紹的如今投入使用的小花樓木織機的數量,張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幾個問題:
如果蜀中能夠如同實現楊儀所說的條件,那么蜀中出產的蜀錦,會逐漸比現在賣到東吳的蜀錦,數量上要多得多。
對于張溫來說,蜀錦織造的效率的提升,不僅意味著炎漢綜合實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炎漢的蜀錦增多,江東就要拿同樣多的糧食和鐵器進行交換。
而糧食和鐵器又都是實打實的軍用物資。
張溫知道,按照吳國孫權的意思,準許江東士族,使用糧食和鐵器同蜀中交易糧食。但絕不準許江東士族,用糧食和鐵器,和這么多蜀錦做交換!
但張溫不僅是吳國派來蜀中的使者,張溫同時也是江東張家掌舵之人!從江東張家掌舵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期望蜀錦產出的越多越好,會更有利于江東士族在倒賣倒霉的鵝時候賺錢!
一邊兒是吳國的整體利益,一邊兒是江東張家的利益,張溫甚至可以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
“我現在就要請求和丞相諸葛亮見面!”
張溫看著面前的楊儀,嚴肅道。
……
會議室。
“惠恕作為朋友,遠道而來,有何吩咐嗎?”
諸葛亮看著面前一臉興奮的張溫,平靜地問道。
諸葛亮現在正在蜀錦博覽會的現場,方才聽到楊儀差人傳來消息,連忙答應了張溫會面的要求。
“諸葛丞相,方才我在威公的引導下,參觀完了蜀錦和蜀錦織造的過程、又聽到威公講述蜀錦的產量。”
諸葛亮點了點頭,微笑著看向張溫,等待他下一句發言。
“我一向聽聞丞相您的名聲,但從來沒有想到過,您不僅對軍事的指揮,有著非凡的理解,對機械和紡織機器的制作,還有著如此巨大的天賦啊!”
諸葛亮聽著張溫所說,心中明白,這是張溫理解錯誤了,將小花樓木織機的功勞,一股腦地認為是諸葛亮領導下做出的。
可是,這些事情,是皇帝劉禪用在未來留學時候,學習到的知識引領炎漢實現進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