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國本穩固與蠶絲告急!
- 相父諸葛亮:開局坦白現代留學
- 樹上七個喵
- 2032字
- 2024-01-01 15:31:55
劉禪將他關于愛華服的傳言,和今后發展蜀錦產業,咬著張星彩的耳朵,小聲說了。
張星彩聽到劉禪所言,想到她錯怪了劉禪,臉上又泛起了紅暈。
不知道為什么,張星彩雖然感覺和劉禪相識了十幾年,這幾個月,劉禪似乎變了個人一樣,莫名地成熟起來。
每天都在雞鳴時分起床,迎著薄霧,練習劍法和武藝,從不停息。
張星彩玉手拂過了劉禪的后背,一塊塊肌肉的形狀一天天凸顯。
幾個月間,劉禪從一個只知道聲色犬馬的少年,變成了真正執掌江山的炎漢皇帝。
也許,是受到劉伯父去世的刺激了吧!
張星彩想到劉禪的變化,心中忽然柔軟了幾分,粉唇貼到劉禪耳邊,輕輕送氣:
“這些天,真是辛苦陛下了呢。”
……
次日清晨,御書房。
諸葛亮、馬謖和楊儀坐在御書房之中。
按照慣例,今日正是經筵的日子。所謂經筵,理論上就是劉禪在數位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古代典籍。
可是自從劉禪學成歸來之后,經筵時間,更多用于探討國內的軍政大事。
經筵開始的時辰是日出時分,諸葛亮、馬謖和楊儀三人距離皇宮較遠,都是早早地便來到御書房等候。
御書房外,腳步聲響。太監黃皓,挑起門簾,拿著一個食盒,走進了御書房之中,看著諸葛亮、馬謖和楊儀三人笑道:
“陛下知道三位先生定會餓著,特地叫御膳房準備了早膳。
“諸位先生,請!”
諸葛亮三人,連忙謝過皇帝劉禪的好意,同時邀請黃皓也一起吃些。
黃皓知道,最近一些時間,皇帝劉禪對諸葛亮、馬謖和楊儀三人十分器重,并不敢在三人面前托大,謝過之后,拿起一塊兒糕點,站在一旁狼吞虎咽。
一同在一個食盒里面吃飯,似乎拉近了四個人之間的感情。
馬謖一邊兒吃,朝黃皓眨了眨眼,小聲地問道:
“聽聞張將軍虎女,被陛下接到皇宮之中。”
黃皓看著馬謖的男人都懂的表情,嘴唇抽動了一下,回答道:
“昨晚陛下有些勞累,還請三位稍安勿躁。”
諸葛亮、馬謖和楊儀聽著黃皓所說,都是眼神一亮。他們明白,雖然看上去黃皓回答的文不對題,但言語之中表達的意思,已然說出了劉禪和張星彩近些天關系如膠似漆。
諸葛亮、馬謖和楊儀,在這一瞬間,心中有著同樣的想法:
“國本有望,國本有望啊!”
其實倒也不怪這三個中老年男人八卦,在這個時代,皇帝的私事,也是國家的公事。
皇帝只有子孫枝繁葉茂,手下之人才會感覺到前途安定。因此太子,便被稱為國本,意思便是指國家的未來。
沒有國本,即使是再忠誠的臣子,也很難竭盡全力,報效國家。
楊儀聽著黃皓所說,看向丞相諸葛亮,小聲問道:
“陛下和張家虎女,自幼相識,今日又是情感密切。
“我等是否可以早上奏章,迎娶皇后,舉國歡慶?”
諸葛亮聽著楊儀所說,點了點頭,表示這件事情,的確應該早日提上議程。
日出時分。
劉禪結束了早操的習練,坐在御書房之中,看著面前的諸葛亮、馬謖和楊儀三人,微笑問道:
“諸位先生,今日,還請給我講解一下,炎漢近來的形勢吧!”
劉禪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楊儀:
“威公,近秋收,‘紅黑榜’的試行可曾見效?”
楊儀聽著劉禪問道,連忙起身回答:
“自從陛下所說的‘紅黑榜’試行以來,蜀中豪族們對炎漢政策的配合度,已經變得更高。
“許多過去瞞報的人口都主動進行登記。
“短短三個月,炎漢在冊的人口,就已經增長了三成之多。”
劉禪聽著楊儀的敘述,點了點頭,蜀中豪族在“紅黑榜”的激勵與懲罰之下,主動登記瞞報的人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有了人口,便能征得上糧食;
征得上糧食,才能養得起脫產的軍隊。
果然,楊儀繼續說道:
“炎漢今年秋收以來,征收的糧食相比去年,已經是多了將近兩成。
“這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啊!”
楊儀講述的時候,臉上激動的神色難以抑制。
劉禪點了點頭,這個情況,在他預料之內,劉禪轉頭看向相父諸葛亮:
“相父,此事有何教導?”
諸葛亮聽著劉禪問道,連忙回答:
“臣聽聞古代的賢人曾經說過,治理國家,一定要賞罰分明。
“依照臣的見解,在實行‘紅黑榜’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讓所有豪族,都能夠在炎漢感受到身邊的公平和正義。
“臣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贏得炎漢朝野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諸葛亮如此說,也是如此做的。劉禪知道,這三個月,為了確保“紅黑榜”賞罰公正,相父諸葛亮的頭發都熬白了好幾根。
劉禪聽著相父所說,連忙點頭表示認同,然后又補充道:
“除了相父和威公方才所說,我認為每一粒糧食,皆是農民辛苦種植。
“我們應當繼承先帝的遺志,愛護百姓。
“若有豪族過分壓榨農民的行為,一定要嚴厲懲處,這才能顯示炎漢的公平。”
諸葛亮、馬謖和楊儀,聽著劉禪所說,心中都是一震。
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來了先帝劉備的曾經的音容笑貌。今日的皇帝劉禪,真的是有繼承先帝的仁慈和善良啊!
劉禪又問道:
“威公,近些天,蜀錦行業協會運行的如何?”
楊儀聽著劉禪問道,繼續回答:
“如今炎漢的蜀錦,已然遠銷江東和北方。
“三個月來,獲得的收益,已經超過每年賦稅的十分之一!
“陛下上次經筵之時,曾命我從原料的采購,到產品的銷售,對如今炎漢蜀錦織造行業進行梳理。
“臣發現……”
楊儀說到這里,有些猶豫。
劉禪直視楊儀,眼神里充滿著鼓勵:
“大膽說吧。”
“是,陛下。”
楊儀咬了咬牙,繼續道,
“如今蜀錦發展,過于迅猛,作為原料的蠶絲已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