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二五仔的話一句都不敢信
- 劇透大明,勸皇帝發展光刻機
- 解憂雜貨攤
- 2224字
- 2023-11-28 12:00:00
樂安州,漢王府。
早在四日前,永樂帝去世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朱高煦這里。
消息來自那位想當太子的朱瞻圻。
但一向志在皇位的漢王殿下,接到消息后卻按兵不動,誰都沒告訴,好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直到昨天,根據來自英國公張輔的可靠消息,確認永樂帝已經駕崩、朱高熾已經登基,朱高煦這才終于繃不住了。
一大清早,他就派人把樂安州的知州朱恒、指揮王斌,兩位心腹,一起叫到了家里,要在自己的造反班底內部,好好商討一下這件大事。
“英國公的消息想必你們都已經收到了。”
“這些,是我家老二,前幾天從北平傳來的密信,消息比英國公還要早。”
朱高煦把自己二兒子寄來的密信,分發給兩位心腹。
“這么多啊?”朱恒接過厚厚一沓信紙,有點驚訝。
“是啊,這小子連發了五封密信,信里說,我父皇已經……駕崩,讓我早做準備。”
“但我真不敢信他啊,我永遠記得那年,他在父皇面前舉報我僭越,一副巴不得我死、好給他母親報仇雪恨的樣子。”
“這樣的人,不僅答應給我做內應,還連發數道密信讓我趕緊進京爭奪皇位……”
“換做是你們,你們敢信嗎?”
朱高煦說這些話時的音量很小,中途甚至有些哽咽,但還是成功震驚了另外兩人。
朱恒和王斌看向他的眼神好像在說:
不是吧王爺,我們一起造反,這樣的事情你竟然藏著掖著?
你不信他,你讓他當內應?
再說了,信不信的,你總得讓我們知道呀!
不過現在木已成舟,糾結這種事也沒有意義,按英國公的消息,曾經的太子早已經登基為帝。
現在該考慮善后的事。
兩人看完信件后,仔細想了想,互相對了下眼神,由朱恒先開口:
“漢王殿下,我們現在已經失了先機,恐怕得從長計議了。”
“如果像二公子說的,太子在登基前,就已經讓圣孫帶人接手了整個北平的防務和朝廷各個部門,那現在,在太子登基之后,整個北平必然是鐵板一塊。”
“現在動手已然來不及。”
“其實北平本來也不好打的。”王斌迅速接話,免得責任落到了漢王頭上,“咱們準備的還不夠。”
“雖然當年靖難的人嘴上都支持漢王您做皇帝,但真刀真槍的干起來,能有多少人愿意跟著打,真不好說,咱們都沒提前聯系過。”
“說到底,還是皇帝陛下走得太突然了。”
“是啊!”朱高煦嘆了口氣,承認兩位心腹說的都有道理。
他不覺得自己懷疑朱瞻圻有錯,要怪只能怪自家老爹死的不是時候。
現在,太子已經登基,朱高煦越想越難受,好像身上有螞蟻在爬一樣。
但還能怎么辦呢?
“難道咱們就在樂安,看著老大坐上皇位……”朱高煦心里非常膈應,“我還得等他當上皇帝以后發詔書,才能去北平祭拜父皇?”
“殿下放心,詔書應該已經在路上了。”朱恒安慰道。
“漢王您不用急啊,太子一向迂腐,就算他登基,也絕對不會針對您,甚至還會增加您的俸祿,賞賜無數的寶物,用來安撫您。”
“那倒是。”朱高煦神情輕松了一點,朱高熾的迂腐一直是他的底氣之一,“老大想要講仁義禮智信,那他就注定只能哄著我這個當弟弟的。”
“我今天請你們二位過來,其實還有一件事。”
“老大的身體,一向不太好,夏天怕熱,冬天怕冷,說不定哪個冬天就熬不住了。”朱高煦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語氣森然的說道,“咱們得把起兵的事提上日程了,也許明年開春的時候,就得進京勤王。”
“大哥的皇位,我搶不到就算了,但是朱瞻基那小子,他還不配。”
“漢王放心,我馬上回去準備軍械和兵馬……”王斌代表樂安州的軍事力量,做了表態。
知州當然也不能閑著,朱恒馬上表忠心說:“我立刻去聯系都指揮靳大人……”
“好。”朱高煦非常滿意兩位的表現,習慣性畫大餅,“等到起兵的時候,二位就是我的太師、都督。”
“謝漢王……”
兩個心腹分別道謝、表忠心。
剛剛被許諾了太師之位的朱恒,為了展示自己的智謀,想到了某個在北平城里的內應。
在那個最關鍵的位置上,放一個根本信不過的人,簡直是漢王府智囊團的失職。
于是朱恒主動向朱高煦提議,在北平打探消息做內應這件事,得換個漢王殿下100%信任的兒子來負責。
這時候多生孩子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朱高煦一共有十一個兒子,除去病逝的大兒子,和有反骨的二兒子,他還有很多選擇。
朱高煦提議讓最親近的老三來負責,但怎么換人,卻讓他犯了難。
“當初讓老二留在北平,是我求著父皇和大哥,才勉強辦成的。”
“現在提換人,大哥肯定會覺得有問題。”
“這并不難。”朱恒在說話前,就已經想到了對策,“北平的漢王府總要有漢王子嗣的,咱們只要把二公子廢掉就好了。”
“嗯?”朱高煦一驚,忙問道,“還有這種好方法?”
嫡長子病逝后,年紀最大的朱瞻圻被封為漢王世子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是他當初選擇對朱瞻圻示好,送他去北平城的原因之一。
當初永樂帝還在,父皇強求他們父子和睦,為了表現出儲君的心胸,他只能捏著鼻子忍受這個未來的漢王世子。
但是現在,竟然有辦法廢掉朱瞻圻?
這讓朱高煦沒法不驚喜。
“方法,就出在這些密信上。”朱恒輕輕揚了揚手里厚厚的一沓信紙,“漢王只需要在見到您的大哥時,主動把這些信交上去,那二公子他被廢為庶人都是太子開恩。”
“信交上去……”朱高煦嘴里嘀咕著,大腦飛速運轉,“這樣大哥不就知道我想造反嗎?”
“漢王殿下慎言。是二公子想鼓動您造反,您至死至終,可什么都沒做過啊!”
“我想,太子恐怕早就知道了二公子當內應的事,您把他交出去,也算消除了一個隱患。”
“還能這樣?”朱高煦喜出望外。
反應慢還有這種好處?
但他仔細一想,還真是。
別管以前怎么樣,反正他自從來了封地樂安州,真沒怎么僭越過,一直安分守己,光顧著給老朱家延續血脈了。
這時候朱瞻圻挑撥他和太子之間的關系,離間兄弟情義,就算不殺,起碼也得貶為庶人吧!
“好,等我進京,就按你說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