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2022)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編
- 4273字
- 2023-11-27 18:13:16
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
2021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為了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各地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宣傳貫徹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務,改革創新、主動作為,努力開創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新局面。
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發布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辦名義下發的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語言文字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統部署。《意見》發布之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一)《意見》的研制過程
在《意見》起草過程中,起草組開展了深入調研,進行了科學研究論證,廣泛聽取了多方意見。《意見》初稿形成后,征求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國家語委委員單位、專家學者、全國教育戰線和語言文字工作戰線等的意見建議,在全面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基礎上,反復修改、不斷完善后發布。
(二)《意見》研制的總體考慮
在《意見》起草過程中,主要有六個方面考慮。一是把握新形勢、落實新要求。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發揮語言文字事業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作用,落實中央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部署要求。二是立足當下、面向中長期。考慮到“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全面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因此文件按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提出目標任務。三是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突出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全口徑,既包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也包括科學保護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既考慮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語言文字工作,也考慮面向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提供語言文字方面的服務和開展交流合作;既考慮國內語言文字工作,也涉及國際語言文化交流合作等內容。四是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既推出改革創新舉措,也堅持既往好的做法和經驗,充分體現傳承與創新。五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引領。著力推動解決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對語言文字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戰、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法治建設等,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和社會關切。六是積極穩妥、慎重穩進。對完善體制機制、保障經費投入、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表述都基于現實,立足可操作、可實現。
(三)《意見》的框架和內容
《意見》分為引言、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組織保障四大板塊,共七大部分22條。
第一板塊引言,簡要闡述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事業的重要意義,語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績、面臨的突出問題。
第二板塊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指出,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廣普及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重點,加強語言文字法治建設,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構建和諧健康語言生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基本原則是在歸納70年工作經驗基礎上提煉的:一是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人民,二是堅持推廣普及、提高質量,三是堅持遵循規律、分類指導,四是堅持傳承發展、統籌推進。
主要目標設計了到2025年和到2035年兩個時間段的目標。其中,到2025年的目標是:普通話在全國普及率達到85%,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語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弘揚,與人民群眾需求相適應的語言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第三板塊主要任務,從第二到第六部分,是《意見》的主體內容,介紹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5項任務和15項重點舉措。5項任務包括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加快推進語言文字基礎能力建設、切實增強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積極推進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大力提升中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重點舉措包括大力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提升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推動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等15項。
第四板塊組織保障,包括4項保障措施:加強黨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完善語言文字工作體制機制、夯實語言文字工作法治基礎、加強語言文字工作隊伍建設。
(四)《意見》的亮點和創新點
立足新時代,面對新形勢,落實推進語言文字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意見》呈現較多的亮點和創新點。
在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提出要“牢固確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二是提出了“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新時代推普方針,強調要聚焦民族地區、農村地區,聚焦重點人群,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不僅要達到全面普及,還要鞏固普及成果,提高普及質量。三是強調學校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基礎陣地,要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全面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的法定要求。四是強調要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意見》從教材、學生、教師、學前教育、職業教育、信息技術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在加快推進語言文字基礎能力建設方面:一是強調要不斷完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做好規范標準的發布實施、推廣宣傳、咨詢服務和評測認證工作。二是強調要推動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推進語言文字融媒體應用,大力推動語言文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發揮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在國家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三是強調加強語言文字科學研究。
在切實增強國家語言文字服務能力方面:一是提出要研究制定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民族語文教育等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二是提出定期開展語言專項調查和語言生活狀況監測,加強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建設國家語言志愿服務隊伍等。
在大力提升中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方面:一是強調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和服務。大力提升中文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提倡科研成果中文首發。推動提高中文在國際組織、國際會議的使用地位和使用比例。二是提出拓展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中華經典誦讀海外傳播,打造交流品牌。
在加強組織保障方面:一是提出新的語言文字工作管理體制,即“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語委統籌、部門支持、社會參與”。在過去形成的管理體制基礎上,增強“黨委領導”,體現了在新時代要加強黨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的根本要求。二是首次提出省級人民政府語言文字工作重要事項要及時向國家語委報告,壓實地方主體責任。三是提出強化縣鄉兩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職能,體現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四是提出完善人才培養的使用機制,建設高質量語言文字科研人才隊伍。
二 各地各部門推進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呈現新面貌
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統籌推動下,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結合各地各行業各部門實際,積極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落實舉措,推動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落實落地。
(一)各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
加強宣傳部署,凝聚發展合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內蒙古、陜西、山東、北京、廣東、青海、廣西、浙江、上海、海南、江西、河北、河南、山西、安徽、重慶、云南、天津、黑龍江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先后召開省級語言文字會議。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會議覆蓋省地兩級語委委員單位、轄區內所有高校和其他有關單位,極大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語言文字工作的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
強化制度設計,狠抓工作落實。各地通過制定落實國辦《意見》的實施意見或分工方案,加強頂層設計,壓實工作責任。截至2021年12月31日,河北、天津、內蒙古、青海、上海、浙江、甘肅、北京、湖北、江蘇、新疆、重慶、河南、海南、云南、安徽、遼寧、江西等18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制定出臺本地區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實施意見或國辦《意見》的分工方案。
搶抓工作機遇,完善條件保障。各地以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為契機,調整省級語委、增加經費編制、完善體制機制,為事業發展提供根本保障。在工作體制機制建設方面,部分省份取得重大進展。廣東恢復設立省語委;北京市語委恢復為市級議事協調機構;新疆成立自治區語委。在人員編制方面,吉林、黑龍江、山東、廣東、重慶、四川、云南、甘肅、青海等省級語委辦增加了專兼職人員;海南積極開展對各市縣語委工作機構配置、語言文字工作人員配備情況摸底調查,為進一步配齊配足工作人員打好基礎。在工作經費方面,2021年有21個省份增加了工作經費。
(二)各部門協同推進落實會議精神
中央宣傳部加強對新聞媒體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管理,要求嚴格規范審校流程,對不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現象及時糾正;加強網絡語言環境治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引導網站和廣大網民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業和信息化部推進語言文字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建立并不斷完善語言文字信息技術標準體系;牽頭推動語言文字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支持產業做大做強,孵化一批語言文字信息技術龍頭企業。國家民委以江蘇、湖北、福建為試點,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重點支持社區、企業、職業院校面向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開展“職業技能+普通話”等多種形式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文化和旅游部舉辦“文津論壇”“中國詩歌節”“甲骨文記憶”等活動,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加強對導游、講解員、網絡主播等從業人員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培訓。交通運輸部督促各地按照標志文字使用要求和使用規則,對交通運輸場站、車輛、船舶等開展排查,及時清理、整改不規范標志;指導各地督促運輸企業、經營者加強工作人員語言文字培訓,積極推廣使用普通話,規范服務用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納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規范化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