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這錢還是該分的
- 闖主
- 問煙不是天
- 2047字
- 2023-12-10 22:44:32
“回侍郎大人的話。”
曹溶應聲說道:“今日入庫借銀一共是一千六百余萬兩,如今這周圍的庫房都已經快要堆不下了?!?
“不過這其中還需要返出一百六十萬兩,按照李侍郎與陳演商議之結果,今夜就要另外派人將這些銀子給他們送到府上去?!?
李雙喜點點頭應道:“那陳演與魏藻德二人各自拉來了多少借銀?”
“回侍郎大人的話,其中陳演拉來了一千一百萬兩,剩下的五百萬兩便是由那魏藻德拉來的?!?
曹溶說著突然想起來了什么,當即笑說道:“說起來今日最累的還不是下官,也不是這銀借司的差役和宦官,而是陳演與魏藻德二人。”
李雙喜當然明白曹溶這話的意思,今日他在戶部府衙巡視的時候全都看到了。
那陳演與魏藻德二人,今日一整日都在這兒忙前忙后的,一會兒要招呼那些前來借錢的人。
一會兒又要給曹溶他們打招呼說,這是他們誰誰誰拉來的銀子,通通都得記錄在冊,還時常提醒說千萬不要記錯咯。
緊接著那曹溶又不禁緊皺著眉頭問道:“侍郎大人,這錢難道真的要在今夜就給他們送過去嗎,畢竟這可是朝廷借來的銀子啊,將來也是要朝廷來還的,就這樣返出去一百多萬兩,下....下官感覺......”
“沒什么感覺不感覺的,之后的事情也用不著操心?!?
李雙喜微微搖頭道:“之前怎么定下的事情,之后自然就得怎么來做?!?
“無論如何,信譽都是最重要的,而且信譽這種東西一旦失去,可就再也沒有了,即便他們是陳演和魏藻德,或者是其他的誰誰誰?!?
李雙喜說著,便順手抄起曹溶桌案上的借錢總冊來隨便看了一眼。
好家伙兒,一個個的盡是大幾十萬兩小幾十萬兩的,而借錢的人,均是前朝官員或皇親國戚們,其中陳演借得最多,一個人就借了一百萬兩銀子。
其中也有一些富賈豪紳,不過他們借的錢要少一些,幾乎也就是十萬兩或者二十萬兩的樣子,再多的就沒有了。
也不知道他們是在擔心什么,怎么才接這么點兒,還是說他們本來就不是很有錢。
或者說他們這些商賈之人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錢,最有錢的還是那些前朝官員們,特別是一些干過重要差事的官員。
“侍郎大人,王公公求見?!?
李雙喜正翻著,身邊便傳來了焦永年匯報的聲音。
李雙喜將手中的借銀總冊重新還給了曹溶,嚴肅正聲道:“曹郎中你記住了,這個賬目除了陛下親自下旨以外,任何人都不許看?!?
“包括楊尚書?”
李雙喜重重點頭道:“那是當然,楊尚書他只需要知道一共借到多少銀子即可,而且還是返完銀子之后的數目,楊尚書他若問起,盡管讓他來找我便是?!?
“只要不是陛下親自來查這個賬,就沒有人能夠查得了這個賬目,不過陛下他如今應該也沒空來親自查看這個賬目了?!?
曹溶見狀也深知此事干系重大,當即點頭應道:“侍郎大人放心,下官從今往后,就連睡覺都它著它,保證不讓任何人看見?!?
李雙喜繼續沉聲說道:“另外還有這返錢的事情,也同樣不許傳出去,關于這送錢的人我已經找好了,就是剛才那王公公,你到時候親自與他交接銀兩?!?
“哦,對了,到時候多給那王公公拿一百萬兩銀子,記在返錢的賬目上?!?
“是,下官明白?!?
曹溶點頭應道:“陳演返一百一十萬兩,魏藻德返五十萬兩,王公公返一百萬兩,共計返二百六萬兩。”
至于為什么給王公公還要返一百萬兩,曹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不想去問,知道這些對他沒有好處。
他只需要知道,接下來他的位置將會極為的穩固且重要,同時也很危險。
但也無所謂,天大的好處本身就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對此他早有心理準備。
李雙喜最后說道:“那就這樣吧,還剩下多少銀子就如實上報,接下來這幾日還會有很多借銀送來,務必打起精神,萬不可出什么差錯?!?
“侍郎大人放心,下官已經連夜將床鋪給搬了過來。”
李雙喜在于曹溶說完這些注意事項后,便轉身離開了銀借司。
來到了廳堂,王德化早已經在此等候。
“奴婢見過李侍郎?!?
“王公公不必多禮,坐吧。”
“多謝李侍郎?!?
待王德化坐下后,率先問道:“不知奴婢那些孩兒孩孫們在銀借司干得可還行?”
李雙喜微微一笑道:“王公公請放心,從今日之表現來看,他們做得都很不錯?!?
“這有句話說得好啊,這天底下最好的賬房先生,都出自于宮中,如今看來果真如此,正好都派上了大用場?!?
王德化也隨之長舒一口氣,輕聲說道:“那奴婢就放心了,之前還生怕那些人心粗手笨的,萬一要是耽誤了李侍郎的大事,那可就罪該萬死了?!?
王德化說著突然想起了什么,連忙又補充道:“這些人都是奴婢精心挑選過的,一定也不會去做那些監守自盜之事,李侍郎盡管放心差使他們便是?!?
“若有一人出現了貪墨之事,奴婢自當提頭來見?!?
“哦?”
李雙喜稍顯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但也沒多說什么。
倒也不是相信他,只是這些宦官們即便是吞了再多的錢又能怎樣呢,在這時候他們就是有錢也不敢亂花。
李雙喜繼而問道:“王公公,如今宮中的情況如何,你們這些人都還是無事可做嗎?”
王德化嘆息的搖了搖頭,輕聲應道:“如今除了那杜勛等人還有些差事以外,我們這些人基本毫無差事,也沒有任何俸祿保障,恐怕要不了多久,這宮中便再也沒有我等的立足之地了?!?
這杜勛那等人都是投靠得比較早的,曾經他還帶李自成去勸說過崇禎皇帝。
在李自成面前勉強還要有那么些信任,這日子自然也就比王德化這些,最后投降的人要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