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吳襄與唐通
- 闖主
- 問煙不是天
- 2019字
- 2023-12-05 23:08:16
這一日的戶部府衙內(nèi),可是出現(xiàn)了很久沒有過的熱鬧。
各司各使的臉上都充滿了忙碌,曾經(jīng)的他們是在假裝忙碌,現(xiàn)在的他們可是真的在忙碌了。
也不是忙什么大事,只是因為要應(yīng)付侍郎大人的考核。
而始作俑者李雙喜,此時本來正在與曹溶,以及銀借司的人確定著相關(guān)借錢章程。
結(jié)果突然就有人來報說,丞相與軍師來了,說要見李侍郎商議要事。
李雙喜一聽,立刻就聯(lián)想到,他們肯定是因為招降吳三桂之事而來,畢竟昨夜他可給宋獻策提起過此事,沒想到這么快就來了反應(yīng)。
于是立刻趕到戶部廳堂內(nèi),去迎接丞相與軍師的到來。
而讓李雙喜大感意外的是,另外還多來了兩個人,其中一人他認識,乃是在居庸關(guān)投降的唐通,當時他在居庸關(guān)的時候就已經(jīng)見過了。
至于另外一個人嘛,宋獻策介紹說他便是吳三桂之父,吳襄是也。
李雙喜看著面前這個,看起來還算精神的中年人,多少有些感到詫異。
還以為吳三桂的老爹吳襄是個老家伙兒呢,沒想到如今看起來倒也不是很老嘛,就有一種正值年富力強的感覺。
待各自入座上好茶水之后,先是由宋獻策對李雙喜述說了今日在殿中的相關(guān)情況。
最后就問說你這戶部能拿出多少錢糧來,然后這唐通與吳襄也都一并帶來了,剩下的你李侍郎就看著辦吧。
宋獻策說完,便緊閉著雙眼開始假寐起來。
另外那牛金星也跟著說道,陛下已經(jīng)同意了讓你親自去招降吳三桂的建議,反正安撫所需錢糧都是你李侍郎自籌,當然了,自家大軍的犒賞也不能少了。
待牛金星與宋獻策二人,左一言右一語的說完以后,李雙喜也基本算是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說白了,一百萬兩銀子,二十萬石糧食,拿出來就算是解決大半了。
當然了,李雙喜也知道,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有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以及能夠讓吳三桂安心的朝廷。
如若不然的話,錢糧給得再多那也是白搭。
畢竟這錢得有命花、飯得有嘴吃的道理,大家都還是懂的。
片刻后,李雙喜看向唐通與吳襄微笑著說道:“二位放心,不過就是一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糧食的事情。”
“五日,五日之內(nèi)我就便可湊齊這些錢糧,你們二位就便可先寫信給吳三桂,讓他做好接收錢糧的準備便是。”
李雙喜說著,又看向唐通說道:“唐總兵,五日之后,就麻煩由你與我一同跑一趟了。”
“李侍郎言重了。”
唐通見這李侍郎說話如此客氣,他那還能在端著呢,立刻便拱手應(yīng)道:“這本是唐某應(yīng)做之事,當不得麻煩。”
說著還不禁多看了兩眼這李侍郎,這一說起侍郎的模樣,唐通的腦子里就止不住冒出那些個老家伙兒來。
卻不曾想,這大順的侍郎是如此之年輕,恐怕才剛剛過弱冠之年吧。
正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意思不就是說年輕人辦事不靠譜嗎。
但唐通也不敢因此而輕視于他,畢竟剛才在金鑾殿上的情況他都看見了。
這李侍郎可是受到丞相與軍師二人共同的推薦,李侍郎嘴上沒毛,但丞相與軍師二人嘴上的毛可是不少。
緊接著,李雙喜又看向吳襄輕聲說道:“吳老先生,關(guān)于你寫給吳三桂的信中,可詳細切實的將你如今在京城中所看到的一切,都寫到信中去。”
“我也理解現(xiàn)在吳三桂此時的心情,恐怕是擔憂再加上一些彷徨,此信也可清楚的告訴吳三桂,我大順朝廷到底是怎么的一番模樣。”
吳襄也連忙拱手應(yīng)道:“老朽明白,大順替代大明,本是天命使然,自當勸告三桂不可逆天而行。”
片刻后,吳襄便與唐通離開了。
畢竟看樣子這丞相與軍師,和李侍郎還事要議,他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唐總兵,剛才你在殿上聽到陛下說了嗎?”
走在出戶部府衙的路上,吳襄突然向結(jié)伴而行的唐通問道。
唐通不明所以,反問道:“聽到陛下說什么?”
“當然是說這李侍郎乃是陛下最為重視的義子的事了。”
唐通點點頭應(yīng)該:“唐某自然聽到了,而且唐某之前在居庸關(guān)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了。”
“甚至還知道陛下的義子可是不少呢,不說有幾百個,但幾十上百個肯定是有的。”
吳襄微微一笑道:“唐總兵吶,你可知陛下無親子?”
唐通頓感恍然大悟,“對啊,之前好像確實也沒有聽說過,關(guān)于陛下親子的事情。”
說著他仿佛也意識到了什么,不禁停下腳步,看向身旁的吳襄說道:“吳老先生,你的意思是說這李侍郎將來........”
但唐通又感覺到一絲不對勁,繼而又自顧自的低聲嘀咕道:“難道陛下就沒有什么侄子或者弟弟什么的嗎?”
“不好說。”
吳襄也聽著停下腳步,微微搖頭道:“畢竟如今陛下也才剛剛到不惑之年,以后的事情誰知道呢。”
“不同老朽聽說,陛下的家中親戚并不是很多,有一個侄兒名叫李過,也就是后營制將軍,不過年紀卻是與陛下相仿,同樣也無親子。”
“另外陛下還有個堂弟,名叫李自敬,聽說此時正在鎮(zhèn)守西安。”
唐通聽到這兒,當即拱手贊嘆道:“不愧是吳老先生啊,人不出京城,卻能知道遠在西安的事情,唐某佩服。”
在停頓片刻后,唐通與繼續(xù)說道:“如吳老先生所言,這李侍郎基本也與陛下其他義子無異,將來同樣也與皇位無緣咯?”
“還是不好說啊。”
吳襄依舊搖頭道:“這陛下大多較為重視的義子都授封了爵位,可唯獨這李侍郎沒有,想必陛下對此是有些想法的。”
吳襄說著,繼續(xù)向前走著,唐通緊隨其后。
從二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于大順朝廷還是抱有一定信心的,不然怎么還會談起這皇帝繼承人的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