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改革佛道
- 大明仙國
- 河蟹道人
- 2024字
- 2023-12-31 08:05:00
“陛下,臣剛才也甚是欣慰,欣慰的是陛下終于邁出了這一步。正如臣之前所言,有陛下修仙明證在,以及佛道上千年的傳播和影響力。
哪怕陛下再強調以佛道之法修煉沒有用,都不會起任何作用,因為百姓不會也不愿意相信,畢竟誰不想修仙長生呢。
因此堵不如疏,既然佛道無法遏制,還不如多加管理呢。因此臣很是贊成陛下提拔全真道的人入道錄司一事。但對于正一道演練雷法、符箓等事,臣心中還有幾分疑惑。”
張居正心中很是清楚皇帝對于佛道的態度,無非就是工具罷了。
因此對皇帝想要打壓喜歡以符箓作法的正一道,扶持潛心修煉全真派的行為并不反對,甚至還十分贊成。
但贊成歸贊成,他心里卻覺得,皇帝這般做法遠遠不夠,是治標不治本,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張居正這么一說,卻讓朱翊鈞更加疑惑,不禁問道:
“張愛卿有何疑惑,可詳細說來,朕洗耳恭聽。”
“圣明無過陛下,您是修行之人,仙人轉世。因此臣很清楚,您肯定知道正一道的道法是假的,其實臣也這么認為。
所以明年正一道的雷法、符箓演練結果是注定的,肯定會被陛下揭穿。正一道天師府的天師也肯定不會再統領道門了,接下來也定是全真道大興,統領道門。
只不過臣心中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然后呢?”
“然后什么?”
朱翊鈞被他這么一說,頓時若有所思,隨即擺手讓他繼續說。
“然后大明上下還不是繼續信奉佛道,只不過以前信奉正一道,以后變成了全真道罷了。以前可能喜歡佛教禪宗,以后就變成了其他的宗罷了。試問這跟現在有什么區別嗎?”
張居正一番話說的朱翊鈞啞口無言,是啊,沒有任何區別。
“佛道依舊會極其盛行,并因為陛下的修煉,靈氣的賜予,符文法寶的使用。民間對于修仙一事會更加追捧,佛道會更加盛行,哪怕陛下禁止也不行。
長此以往下去,陛下肯定會繼續重復現在的做法,打壓盛行的佛道教派,換做其他的。但實際上無論怎么做,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改變不了現狀。”
張居正的話說完后,就對朱翊鈞躬身一拜,低頭不語。
而張居正的話也讓朱翊鈞陷入了沉思,張居正說的很對,現在自己在面臨一個悖論。
他會修煉,但他卻不喜歡佛道,更不想讓佛道從自己修煉一事中受益,大肆傳播。
可這是很難阻止的。
在大明子民的認知中,佛道本就是跟修煉掛鉤的。
普通人既然不能從他朱翊鈞這里得到修煉的機會,但在修煉的誘惑下,他們肯定會求助于佛道。
想到這里,他也明白了這其中的癥結所在,最根本的還是在于自己。
自己之前不屑于佛道之學,不屑于什么宗教蠱惑人心。可自己就是佛道的最大廣告啊,只要自己修煉,佛道就不會斷絕,會越來越興盛。
而自己其實心里明白這一點,但卻不愿意承認,這才是導致自己對佛道的態度,如此糾結與厭惡的原因所在。
而解決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不要再抗拒佛道之說了,接受它,利用它,讓它成為自己的統治工具。可朱翊鈞想到這里,無奈的苦笑道:
“愛卿所言的用意朕是知道的,只不過……”
“只不過陛下不信這些罷了。”
看到皇帝如此難為情,張居正直接就給出了答案,朱翊鈞聞言也緩緩點頭。
張居正聞言長舒一口氣,他完全可以理解皇帝這種心態,言行不一的事情,任何人做起來都很痛苦。于是勸諫道:
“陛下,韓非子云:帝王治國,無非法、術、勢三者,法乃法度,勢乃權勢,術乃駕馭臣民之術。而佛道教在綿延上千年,所能存在,原因之一,就是其乃帝王治國之術罷了。
因此在臣看來,您不信佛道之說,完全不影響您利用佛道之說。并且以前佛道再傳得神乎其神,修仙成佛都是虛無縹緲,鮮有人成功。
而您卻不一樣,您修煉得道,言出法隨,更可以賜予靈氣。正如臣之前所言,哪怕您不信,也會有人尊奉你為神仙佛祖,此乃與佛道極其契合。”
雖然朱翊鈞想要反駁,但張居正說的句句在理,讓他無言以對。
而張居正的話還沒有說完,只見他繼續勸說道:
“因此您完全可以神仙之軀,改革佛道之學。口述言論,雜糅儒學,形成道經,為眾人之準繩,以靈氣為獎勵,以符文法器為激勵,讓別人信奉。試問如此做法,百姓如何能夠阻擋。”
朱翊鈞聽著張居正的話,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
自己之所以不喜歡佛道,就是前世的認知讓他認識到,佛道都是不足為憑,其實就是“迷信”。
所以哪怕他現在已經在修煉了,可以“修仙”了。他心中的修仙實踐也認為,修行也是科學的一種,并不是虛假的。哪怕其他世界真的有類似于神佛的東西,也只不過是修為更高的修行者罷了。
但現在張居正的一番話,卻讓他轉過彎了。
他可以不信,但是可以利用佛道教嘛。
他之前不是覺得這些佛道理論是迷信嘛,那就完全可以如張居正所言,改革佛道教,進行全面革新。
通過闡述科學規律以及科學方法,將其形成道經,作為大明真理進行推廣,那個時候被改革的佛道教就不再是迷信了。
而這種利用宗教傳播科學理論、灌輸自己的觀點做法。不僅可以阻礙自己的佛道教轉化成自己的優勢。
更可以配合之前張居正的建議,以靈氣為獎勵,符文法器為激勵等等行為,可以讓自己決策、改革等等更加容易被推行。
思想轉過彎來,他就沒有那么糾結了。
于是望向張居正的眼神也充滿了贊賞,這張居正果然是治世之才,對自己確實很有幫助。
“愛卿所言頗有道理,朕聽后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