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盧象升
- 崇禎,這大明不救也罷!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3529字
- 2023-12-26 13:47:55
“贏了,我們贏了,那些狗韃子逃跑啦!狗韃子逃跑了啊!”
在最后一個建奴倉惶逃離后,德州城內,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就連德州知州韓珀,也流著眼淚跟著軍民一起慶賀。
如果不是突降暴雪,如果不是盧象升率領的援軍能夠及時趕來,那德州城內的幾萬軍民,必將成為建奴的刀下亡魂。
而他韓珀除非是跪在地上求饒,做那些建奴的走狗,否則必定也是以身殉國,家人說不好還會被自己牽連。
城內躲起來的百姓,聽到吶喊聲后,也都是壯著膽子,悄摸摸的從藏身之地出來,看看建奴是不是真的退走了。
李本思握著父親交給他的匕首,從地窖里爬出來,小心的走到巷弄口,發現都是劫后余生,在那里喜極而涕的鄉親和官兵。
他匆忙回到地窖處,把他的娘親和弟弟妹妹接出來,然后讓她們在家里等著,自己出去尋找父親。
等他再次出來,街上除了漸漸減少的歡呼聲,無論是走到哪里都是哭聲一片,讓他本就忐忑不安的內心更加的恐慌。
他沿著父親經常去當值時走的路線,看到路旁的房屋上,還有幾根不知是那邊部隊射出的羽箭,不少商鋪的大門都被砸破,里面一片的狼藉。
一路上看到身穿明軍軍服的尸體,在走上前查看時,李本思的心都會忍不住的揪一下,唯恐那具尸體是自己的父親。
雖然李百戶對他很嚴厲,經常會因為他讀書不用功,對他非打即罵,可他知道父親只是希望,自己不再走他的老路。
因為小時候早早的,他就能會背誦千字文和百家姓,讓每日里混吃等死的李百戶欣喜若狂,覺得他們老李家出了個讀書的種子。
東拼西湊之下,總算是給自家的好大兒,湊夠了拜師的束脩,讓他得以進入私塾讀書認字,名字也從李本事,變成了李本思。
一直走到了廣川門,他也沒有看到自己的父親,他不斷的在心里祈禱著,只希望父親能夠平安無事。
在路上李本思遇到了很多,和他一樣,家中有人在軍中,或者當時出來抵御建奴的青壯家屬,他們也在尋找著自己的親人。
這時,他聽到有人說,北門那邊死了很多人,也急忙跟著人群往北門的方向跑去。
剛到西弄巷,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尸體,大部分都是官兵和百姓的,其中還夾雜著少數長相丑惡,腦袋后面只有一撮毛的建奴。
看到這一幕,李本思差點癱軟在地,因為他遠遠的就看到了父親的佩刀,在尸體堆旁插著。
眼淚控制不住的洶涌而出,他踉踉蹌蹌的往那邊走去,即使和同樣他絕望的百姓碰到,彼此也都沒有察覺。
一路上摔了幾下,李本思才走到父親的佩刀前,旁邊的幾具尸體都已經被大雪掩埋住了大半,可他還是一眼認出了哪個才是他的父親。
李本思走到李百戶的尸身前,想要喊他父親,可像是被人握住了脖子,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費勁的蹲下去,想把父親身上的積雪扒開,渾身卻使不出一絲的力氣,酸軟的摔倒在李百戶的尸身前。
掙扎了好幾次,才算是半趴在李百戶的尸身前,費力的拔出他腹部的彎刀,把他身上,臉上的積雪清理掉。
李本思看到他早已經沒了氣息的父親,渾身傷痕,左側的肩膀都被砍的裂開,雙眼睜的大大的,就像以前他要揍自己時的那樣。
這一刻,李本思多希望父親都能再罵自己幾句,哪怕是用棍子抽他,他也愿意。
可他父親嘴里的鮮血早就結成了冰,讓這位臨死前還在掛念老婆孩子的漢子,再也沒有機會訓斥他的兒子。
在他的旁邊,有個建奴倒在那里,父親的腰刀就是在他面前插著,或許父親就是和這個畜牲同歸于盡的。
想到這,李本思不再像往常一樣懦弱,他拔起父親的腰刀,不停的流著淚,咬著牙,對著這個建奴畜牲不斷的劈砍。
和他一樣的百姓還有很多,他們都在找到自己親人的尸骨后,拿起各種武器,對著那些建奴發泄。
那些漢軍和晉商死士,因為和城內的軍民區別不大,暫時逃過了這一劫,不過很快他們這些畜牲也會被挫骨揚灰。
在把建奴逼進他們的大營后,盧象升帶領大軍進入了德州城,進城后和德州的大小官員打了個招呼,就入駐到了知州衙門。
他發布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錦衣衛配合德州官府,甄別出那些在此次劫難中,數典忘祖的狗漢奸。
至于那些晉商的產業,被盧象升下令直接查抄,沒有逃掉的那些晉商和漢軍,也被單獨關押,并讓隨軍的錦衣衛刑訊高手,對他們這些畜牲用刑。
而官兵則是負責打掃戰場,幫助那些失去親人的百姓,把他們的親人尸首帶回家等待安葬。
入夜以后,整個德州城,幾乎家家百姓都傳來了哭啼聲,這一戰,大多數家庭都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
見此情形,那些負責審訊看押漢奸和建奴的錦衣衛,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來幫助德州的百姓報仇雪恨。
“爺爺,各位爺爺,別再折磨我了,爺爺們說得對,我就是個豬狗不如的畜牲,各位爺爺想知道什么盡管問,小的一定知無不言,只求爺爺能給小的一個痛快。”
被關進大牢后,劉璞泰只后悔自己這輩子怎么就是個人了,如果有選擇,他寧愿做一頭被殺了吃肉的豬。
杖刑,皮鞭,烙鐵,這些刑罰,那些錦衣衛的人,根本就對他們這些漢奸懶得用。
什么老虎凳,鋼刷洗澡,木驢,往他們手指甲里插竹簽,把他們當成豬狗一樣閹割去勢,都只是開胃小菜。
這些漢奸做了畜牲不如的事,這些錦衣衛的人,自然不會讓他們輕易地去死,想出了各種各樣的酷刑,折磨著這群畜牲。
“說吧!你想交代什么?”
看折磨的差不多了,負責審訊劉璞泰的錦衣衛,一只手細心的往劉璞泰傷口上撒鹽,確保沒有一處遺漏后,再用另一只手涂抹均勻,然后才慢條斯理的問道。
雖然疼的直哆嗦,不過相比于其他的酷刑,這樣的折磨,已經讓劉璞泰覺得這算是享受了。
為了不再承受更多的折磨,劉璞泰哪怕疼的牙齒直打架,也斷斷續續的把自己如何行賄守軍,如何打開的城門,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不過有一點,哪怕是折磨死他,他都不肯攀咬山西的本家,只說是自己見財起意,被建奴所誘惑。
看他不肯牽扯到山西的本家,那些錦衣衛也不急,反正英明的皇帝陛下,早就把山西那些賣國的晉商都記在小本本上了,注定躲不掉身死族滅。
不過這么不乖的犯人,讓這些錦衣衛覺得很沒有面子,看距離天亮還早,他們抓了幾只老鼠后,把劉璞泰捆起來,然后和老鼠裝進一個麻袋里親熱親熱。
“巡撫大人,一切前因后果都已經審查明白,此次參與到私通建奴的商人,基本都是晉商,和他們的有勾結的城內文武官吏,共有九十五人,名單在此,請巡撫大人過目。”
第二日一早,負責審訊的錦衣衛,就把那些建奴和晉商的口供交給了盧象升。
至于那些同樣被折磨的漢軍,因為他們并沒有什么價值,錦衣衛也就懶得審訊,只是讓他們跟著哪些建奴,和晉商一起享受酷刑罷了。
“核對一下名單上的人員,看看他們在建奴進城后的表現,如果參與抵抗的,就讓他們退回收受的賄賂,然后一筆勾銷。
建奴進城后,態度曖昧的,在家中躲藏的,統統按照通敵賣國的罪行論處。
晉商那邊抄沒的財產,要盡快核實,然后用于給德州城陣亡的官兵與百姓,發作撫恤銀兩,你們盯緊點,誰敢動這里面的錢,無論官職大小,一律格殺勿論。”
盧象升看了看遞過來的名單,好家伙,德州稍微有些權力的基本都在里面待著。
不過朱由檢早就安排過他,維持山東的穩定就好,官吏和軍官往日有些貪腐,只要不是禍國殃民的,不用太過于深究。
“大人,根據劉璞泰的口供,他們還找過廣川門的守門百戶,通過他才找的黃杰,而且平日里也經常收受他們的賄賂,不知此人應該如何定性?”
錦衣衛把自己有些拿捏不定的李百戶情況,給盧象升也匯報了出來。
“這個百戶在這次守城戰中,表現的如何?”
盧象升聽后,也有些皺眉,這個百戶雖然沒有直接開門,放建奴入城,可卻給這些敗類拉了皮條,如果表現的一般,肯定也要嚴加處置,以儆效尤。
“這個百戶在守城時表現的倒是英勇,帶領軍民在北門一帶與建奴拼死廝殺,給建奴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可以說后續建奴不再攻擊內城,有他不少的功勞,而且他之所以收受賄賂,也是為了供養孩子讀書和養家糊口,并沒有敲詐勒索的惡行。”
錦衣衛在事先也是做了充足的調查,詢問了一些城內幸存的百姓,從內心里,他并不希望這個百戶死了還被追究。
畢竟整個大明都是這樣,他們這些錦衣衛,往日里也沒少做這種事,愛國歸愛國,可他們也要吃飯不是?
“哦!帶本撫去看看他的家眷,論跡不論心,他雖然也有錯,可也做到了一個軍人應有的擔當,算是個英雄。”
盧象升不同于其他讀書人,一味地追求讓世人做一個完人,只要沒有做出來傷天害理的事,因為晉商的賄賂動心,并不妨礙這個百戶成為此次德州保衛戰的英雄。
“小子參見巡撫大人。”
早就被官員通知巡撫大人要來,李本思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在家門外迎接盧象升的到來。
如今父親不在了,他就是家里的頂梁柱,哪怕內心里依舊是緊張恐懼,可也不能再窩囊吧唧的,讓父親的在天之靈失望。
在勸慰鼓勵李本思幾句后,盧象升在李百戶的靈前上了一柱香,并把帶來的禮物交給李本思后,就帶著手下返回知州衙門。
從李百戶的家境來看,確實如錦衣衛所說,勉強混個溫飽,說不上什么大奸大惡之人,可以作為此次德州保衛戰的英雄,來鼓舞人心。
等穩定住德州的軍民,盧象升就要想辦法,怎么才能驅逐那些建奴出關,省的這樣的慘劇,再一次發生在齊魯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