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秦紙問世 富可敵國!
- 大秦小皇叔
- 薪火炎黃
- 2013字
- 2023-12-21 23:22:43
兩天后,子祤將造紙的具體流程交予了兩大家族,并囑咐不可向外人透漏。
雖然有著石灰這一關鍵要素把控,但凡事都得穩妥一些才好。
他之所以將造紙生意同時交給兩個家族,不僅是為了平衡麾下勢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形成一種競爭意識。
無論什么生意,永遠都是壟斷者得利最大,而現在一分為二就意味著兩家所獲得的好處都少了一半。
為了將友商踢出局,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抓對方小辮子。
如此一來,雙方皆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想著怎樣將事情做的更好保住手中的蛋糕,而不敢再生出其它小心思。
如此兩相制衡之下,不但造紙術更加安全,子祤也更好拿捏,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得到造紙術之后,馮家與徐家皆是在第一時間展開行動,開始大范圍的收集原材料,與此同時迅速召集眾多工匠進行試驗制作。
為了避免信息泄露,還特意建造了多個工作點,并且將造紙流程分割開來,每部分都由不同人手分別負責。
造紙流程雖然略顯繁瑣但難度并不是很大,經過了幾日的練習之后工人們便逐漸熟悉了起來,開始步入正軌,并嘗試著進行生產。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一切都進行的十分順利,尤其是馮家那邊要更快上一步。
在數千人的同心協力之下,很快就制作出了十萬張合格的紙,并且大肆宣傳,在人流量最高的街道鋪展開來。
“此物乃安平君所造,由我馮家對外出售,其名曰秦紙!”
伴著馮勝的一聲高呼,氣氛瞬間被抬升到了極點,所有人都的目光都擊中在了那足有數丈寬大的紙張之上。
這是特意制作出來的非賣品,為的就是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短時間內吸引眾人目光。
這般宣傳之下,秦紙直接火爆了整個渭南郡,凡是手上有些錢財的人無不爭相購買。
看著如此紅火的場景,馮勝樂得合不攏嘴,在得到造紙術后他就讓匠人夜以繼日的趕工,為的便是爭取到這首發權。
他很清楚,當一個生意被兩家同時掌握時,最先打開名氣開始售賣的哪一方,將會獲得巨大優勢。
無形之中便會在人們心底打下一個正統的標簽,之后再有人宣傳售賣,所造成的影響便會大大削弱。
如今看來,自己的選擇果然是正確的……
一日之后,徐家也開始了大張旗鼓的販賣,雖然雙方所售紙張的質量不分伯仲,但依然是落后了一步。
甚至很多人都會以為是他們在模仿馮家,這著實讓徐輝發了一通脾氣。本以為自己已經夠快了,沒想到還是被搶了先。
從此之后,兩大家族也從原本的交好逐漸走向了對立,雖然算不上敵人,但卻也少了許多往來。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見此情形,子祤只是微微一笑,可以說如今的情況算是他一手推動的,畢竟只有手下人相互制衡,自己這個老板才能更舒服……
隨著紙張售賣的不斷火熱,生產需求也越來越大。雖然價格不低,但作為日常消耗品市場依舊廣大。
隨即兩家開始了加大產量,火力全開之下一天之內就可生產近二十萬張紙。
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結果了,畢竟工匠基本上都是新手,若是再多熟悉一段時間將制作速度再提升一倍應當不是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市場過于飽和,在銷售上策略上多出了一些限制。
每個店鋪每日最多只能售賣三千張紙,而且每位顧客每日限購五張,不能進行多次購買。
秦紙雖然人人皆可購買,但本市上還是專屬于貴族的韭菜收割器,例如一些大戶人家一個月下來就需要耗費上千張紙。
這筆開銷就不下于數十金了,而像這種富戶,渭南郡中便有這數百家。單此一地,造紙生意的月度流水便不下萬金。
不知不覺間三個月時間過去了,紙張生的熱度不僅沒有減退反而越來越高。
而在經過近百日的發酵之后,秦紙的名聲已然逐漸想著周圍幾個國家傳播而去,諸多文人墨客紛紛前來想要一探究竟。
畢竟對于文人來說,書寫工具可是重中之重,不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代表著各自的臉面。
試想一下,人家吟詩作賦用的都是輕薄柔軟的紙張,只有你還抱著厚重的竹簡,哪怕文才再好也免不了一番奚落。
尤其是對于貴族來說,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雖然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但秦紙的銷量依舊不減,各個店鋪之中更是人聲鼎沸,遭到無數士族的哄搶。
甚至有人為了能夠擠到前面還起了沖突,畢竟賣家鋪子的銷售數額都是有限的,慢一步可能就買不到了。
就連平日里風度翩翩的士子們也不顧形象大打出手,要不是周圍的人將其攔住,恐怕都要抽出腰間的大寶劍砍人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可并非手無縛雞之力文弱秀才,而是精通六藝的精英分子。
相互間的交流基本上都是先禮后兵的套路,道理是要講的,不過若是講不通的話也不排除拔劍砍人的可能。
畢竟都是孔圣人門下,有些作風自然也是一脈相承。以理服人是應當的,但若是道理不行,那就只能用物理了……
伴隨著紙張的火熱銷售,大把大把的金錢也隨之不斷的聚攏而來。
秦紙每張售價高達五十銖,而成本價卻遠不到十分之一,可謂之暴利。馮家與徐家一共開設了數十個店鋪,每個鋪子每日售賣三千張。
如此計算下來,即便是刨除各種成本,最終每日的凈利潤也有著兩千金以上。如此一年下來,就是數十萬金。
要知道在這個產能低下的時代,一金便足以讓一戶普通家庭生活數月之久,數十萬金已經算得上一個國家半年的賦稅收入了。
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富可敵國已然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