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反應太大的眾人!
- 大明:我的岳父朱元璋
- 折劍出江湖
- 2202字
- 2023-11-25 17:48:41
舉一個很顯然的例子。
比如現在正在說的這胡惟庸案件的這一切事情。
自己的這個結拜大哥,朱大郎!
還有三弟,朱四郎!
這兄弟倆一直以來的表現都讓張安世感覺到就多少有點無語。
畢竟要知道胡惟庸一案可是死了將近10萬人啊,慘烈之狀在明朝都是前三之列?。。?
而自己這兩個兄弟,怎么跟個鍵盤俠似的,好像這種慘烈的答案在他眼里一點都不知道害怕呢?
居然還津津樂道的跟自己辯論老半天。
看樣子這兩兄弟的性格,就是逢人一通瞎侃的那種!
“二弟,你的才智以及見識真的超越了很多人,甚至是一些朝堂中的官員恐怕也比不上你分毫!作為大哥我真的很佩服?!敝鞓擞懈卸l,對于張安世的欽佩溢于言表。
自己的這個二弟的才智絕對可以在朝堂上有一番作為的。
“還好吧!低調低調!”
張安世被朱標搞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也只是因為穿越的原因有未卜先知這樣的Bug,但如果拋去他這個穿越者的身份,自己也就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平頭百姓而已。
朱標笑了笑,說道:“二弟你雖有能力但卻不驕縱,有智慧卻不高傲!像你這樣的人實在是為數不多?!?
“哈哈,大哥你別夸了,我其實也沒有太優秀!你再夸下去恐怕小弟我就要開始驕傲了?!?
張安世老臉一紅,這古人實在是太實在了,雖然我很優秀但你也不用這么夸我吧?
張安世感覺有點口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不!”
朱標否認了張安世,不由感嘆道:“二弟,你莫要妄自菲薄,大哥我是真心實意覺得你當一個酒樓掌柜太有些屈才。”
隨后,朱標繼續說道:“要不然這樣,二弟,我向陛下舉薦你,入朝為官!憑你的聰明才智以及這見識要謀得一官半職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對??!”就連一旁的朱棣也開口,覺得自己的太子大哥說得很有道理,開始附和道:“二哥,你為何不入朝為官呢?你比我和大哥都聰明多了,想要當個五品官員絕對可以!到那時候我和大哥也會舉薦你,那樣你就可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說不準還可以被皇帝賞識,當個宰相?!?
“噗!?。 ?
張安世剛喝下去的茶被一口吐了出來。
幸好朱標閃得快,要不然一定會被噴個正著。
但朱棣就沒那么幸運,他離張安世比較近,可以說是第一受害人。
“抱歉了!四郎?!?
張安世有些尷尬的撓了撓后腦勺,自己剛剛一激動就不小心把嘴里的茶給噴了出來。
朱棣擦了擦自己滿臉的水,說了聲:“沒關系?!?
但可以看出,他還是很介意。
張安世對朱標連忙擺手,問道:“大哥,四郎!我們無冤無仇,對吧?”
朱標點了點頭,有些疑惑:“我和二弟還有四弟我們可是結義兄弟,哪里來的仇恨?”
張安世聞言,一臉的不解:“那你們為何想要害我?。俊?
自己說了這么多,看樣子這倆人還是沒理解他的意思。
特別是這個朱大郎,居然還讓他入朝為官?
老朱那可是一言不合就要咔嚓官員的主,要是讓自己去朝堂,那去和送死有什么區別?
除非是自己嫌命長,否則去當官一定是不可能的。
“害你?”
這小子輪到朱標不解,他聞言很疑惑:“二弟,這入朝為官乃是光宗耀祖之事,而且無數人都夢寐以求,到了你這里為何會成了我和四弟害你呢?”
“呵呵!你這都要讓我當官了還不是害我?”
張安世冷笑道:“當今的陛下野心可是大的很啊!”
“野心大?二弟你何出此言?”朱標疑惑地問道。
“野心大不大又和你入朝為官有何關系?”朱棣也好奇地問道。
張安世嘆了口氣,目光遙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片刻,然后緩緩說道:“皇帝不會滿足于鏟除了一個胡惟庸,他要鏟除千千萬萬個胡惟庸!
換句話說,他要徹底鏟除相權!你想想,到時候朝堂之中會多少人受到牽連?如果我憑借你們的關系入朝為官,你們再想讓我當宰相,那到時候,胡惟庸就是我的前車之鑒啊”
朱標和朱棣齊聲驚呼:“鏟除相權?!”
朱標一向冷靜,此刻也不由得感到錯愕,坐不住了。
另一邊,朱元璋聽到了張安世的話后,內心也是不由得一驚。
一旁的李善長也停下了夾肉的動作,投向老朱的目光中充滿詫異。
老朱瞪了李善長一眼,李善長被老朱的眼神嚇到,立即收回目光。
但李善長并未冷靜下來,開始思索:鏟除相權這種事情在歷史上都沒有先例,這少年只是在胡謅嗎?
如果老朱知道李善長的想法,一定會感到很冤枉。
天地良心!
這事,還在計劃當中,但至少到今天為止,他心中醞釀著要鏟除相權的想法還不夠成熟,一切都在等待最佳時機,但他并沒有告訴任何人。
隔壁的張安世一個市井小民,他是怎么知道的?
二弟,你這話又是要從何說起?為何覺得當今皇帝會鏟除相權?
是啊,二哥!胡惟庸尾大不掉,但他可是開國功臣啊,朱棣也接話道。
“哼”
張安世夾起羊肉,慢條斯理地放進嘴里,然后喝了一大口酒,頓時酒意上頭。
他看向朱棣,說道:“大哥,三弟!歷朝歷代沒有的事情,并不代表當朝就不能開始啊。”
張安世淡淡一笑,接著說:“我之所以斷定老朱要廢除相權,是因為宰相之職只是相權的一個載體而已。
在老朱看來,即使除掉胡惟庸,他又能如何呢?”
而且,殺雞儆猴的威懾力不會持續太久。
只要丞相這個官職還在,日后必定還會出現更多的胡惟庸。
現在的君主是強勢的,他能鎮得住。
但未來如果遇上像漢朝或宋朝那樣的弱主,或者文人不再尊重王權至上的理念,皇帝辦事必須要符合他們的心意,不聽話就來個靖康恥,嚇破君主的膽,從此重文抑武。
或者,朝堂文官離心離德,架空皇權,
導致皇帝活不過自己的媽媽,
甚至奶奶級別的也比皇帝命長,
最終皇帝早死,蹣跚學步的小兒登基,
朝廷百官挾天子以令諸侯。
之后再遇到一個強勢宰相,情況又會如何?
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得久遠一些,不能只看眼前!你要想到,百年之后又會如何?
空氣在張安世說完這些話后凝固了好一會兒,甚至在房間中彼此的心跳都可以清晰地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