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宋元,今明
- 大明:我的岳父朱元璋
- 折劍出江湖
- 2064字
- 2023-12-05 22:43:00
“所以,這就是大宋重文抑武的緣故?!?
朱標馬上舉一反三,說出了這句話。
隔壁,朱元璋也是贊許的點了點頭,臉上自然是神采飛揚。
同時朝著李善長如同炫耀般地看了一眼。
這就是咱的標兒!
在經過張安世那小子一番總結之后,也是能夠活學活用,主動總結出問題的所在。
不枉咱找來那些大儒給標兒上課。
李善長可太熟悉這位陛下了,正因為如此,所以他知道此時朱元璋想說什么,于是提前開口說道:
“恭喜陛下,太子如此,何愁我大明不興?”
被李善長恭維了幾句之后,朱元璋的臉上也是露出了笑容,不以為意地說道:
“標兒還需要繼續努力。”
心里已經樂開了花。
“不錯。”
張安世贊同地說道:
“宋朝建立之后,吸取了此前歷代歷朝的教訓,先是采用強干弱枝的方法,將主力軍隊和財富集中在首都汴梁?!?
“重視科舉,提拔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文人對抗世家大族,再次禁止后宮與太監干政。
最后通過了杯酒釋兵權,瓦解了功臣的權力。”
“這些手段,充分說明了宋太祖是吸取了之前歷朝歷代的教訓,所以做出了各種預防的政策?!?
“可是這宋朝,太弱了?。 ?
朱棣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沒錯,就連朱棣都知道,宋朝很弱。
可想而知…
“是啊,宋朝很弱,但只是弱于外患。如果拋開遼和金,單看宋朝內部的話,它又很強?!?
“強?”
朱棣則是產生了不小的疑惑。
“宋朝年年都給外族送歲幣,哪怕打贏了也在送,這也能叫強嗎?”
朱棣的話,的確讓人有些難受。
因為像是宋朝這樣,打贏了還要送錢的,確實少見。
尤其是在夾在前面的唐朝和后面的元朝中間,更是尷尬。
“所以二弟才說,要拋開遼和金?!?
“不錯,但看宋朝的內部環境,事實上,你會發現,宋朝很富有。”
這樣的富有,不止是體現在年年送歲幣還沒有把自己的國內經濟送崩上。
宋朝,幾乎可以說是封建王朝里經濟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
最早的紙幣“交子”也是在宋朝所出現的。
紙幣的出現,意味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的快速流通。意味著金屬貨幣在流通過程之中,已經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所以才會出現紙幣進行交易。
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是海貿!
“市舶司的出現,讓宋朝掌握了來自海上的財富。”
“海上的財富?”
聽到這里,朱棣頓時雙眼冒光。
“沒錯,我們隨處可見的布匹,茶葉,對于那些海洋國家而言,就是稀世珍寶,而在我們看來稀有的香料,在其他地方則是可以隨處采摘。”
“宋朝的財富,主要一部分就是來自于海上的貿易。”
隔壁,朱元璋聽到張安世的話之后,頓時起了心思。
他對于海洋,可沒有什么好觀感。
因為蒙元的一小部分,就盤踞在那些海外的島嶼上。
基本上,從那些沿海地區所收到的奏章,都有著海盜侵襲的事情發生。
那些來自大海上的海盜,以及蒙元的殘存余黨,讓朱元璋對海洋根本沒有什么好感。
他還準備永遠禁海,防止那些來自海上的威脅,并且打算將這一道命令留給后世子孫。
但此時,聽到了張安世的話之后,好像這海洋…
也并非一無是處??!
宋朝年年送歲幣,都能靠著海洋變得那么繁榮。
咱的大明,可不用送什么歲幣,要是能加上張安世這小子說的海洋貿易…
這國事不就簡單起來了嗎?
自從當上皇帝之后,朱元璋可是時刻都在為錢發愁。
干這干那都需要錢,國庫里的錢是一天天的減少。
所以他才會那么恨貪官。
而眼下,竟然有這樣一個方式能夠獲得財富,他自然是十分心熱,渴望著張安世能夠再多說一些。
張安世看著興致勃勃的朱棣,繼續說道:
“因為如此,哪怕宋朝年年都在交歲幣,也依舊沒有影響到它的內部。在北宋末年,宋朝發生了多起叛亂?!?
“每一次叛亂,都很快被官兵鎮壓?!?
但根本對皇權產生不了什么沖擊。
可想而知,這樣畸形的一個朝代,如果不是因為外患,恐怕說不定還能一直這樣下去…
其中最大的一次,應當屬方臘起義了。
說起方臘,張安世用同情的眼神看了一眼朱棣。
可憐沒文化,要不然也不會被忽悠了…
朱棣取的年號,就是被那幫文人給忽悠了。
因為方臘起義,所用的年號就是“永樂”。
而那幫文人給朱棣取的年號…可想而知。
文人殺人不用刀。
但他們沒想到,朱棣這位猛男,直接硬實力把永樂這個年號變成了盛世,幾乎沒有多少人提起永樂能夠想到宋朝還有這么個起義的叛軍也號稱永樂。
“宋朝對于內部的控制,可見一斑。南宋之時那位岳武穆,不也被十三道金牌強令回歸。但他們的外戰,實在是太差勁了?!?
說到這里,張安世也是有些惋惜。
“都是因為宋太祖,要不是他重文抑武,宋朝或許不會這樣了!”
朱棣也是嘆了一口氣,如果不是那十三道金牌,或許岳武穆真的可以做到北伐…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標也是露出了惋惜之色,念出了這一句詩。
兩宋期間,出現了太多的仁人志士,可惜…他們都被徹底埋沒在了那個時代。
“接下來,就是蒙元…”
蒙元,這是老朱家最為熟悉的敵人。
他們就是對抗蒙元,才走到了今天。
朱元璋在隔壁,有些激動,他好奇張安世這個少年,對于蒙元又是怎樣的看法!
“蒙元,你們又是怎么看的呢?”
這一次,張安世將問題拋給了兩個兄弟。
“蒙元…似乎是和大唐一樣,藩鎮割據,直到最后民不聊生,才…被當今陛下所推翻,建立了我大明?!?
朱標停頓了幾下,才完整地說出了這番話。
“不錯,元朝實行軍政合一,放權給了地方,又造成了藩鎮割據,在這一塊兒,可以說是重走了大唐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