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楊戩領(lǐng)軍討北侯
- 洪荒:從玉泉山開始的楊戩
- 松鶴閑云天
- 2395字
- 2023-12-07 08:09:40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僅僅打敗一個辛甲,西岐眾將不會服氣,也不能服氣,這是立場問題。
不把楊戩等外來勢力的氣焰打壓下去,日后西岐本地將領(lǐng)只能靠邊站。
接下來的時間里。
西岐眾將伯達(dá)、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辛免、太顛、閎夭等人輪番上陣,紛紛敗于直健之手。
就連姬昌也從一開始的鎮(zhèn)定自若,到現(xiàn)在也眉頭微皺,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刻,西岐軍方除了老大南宮適沒有出手,再無他人。
南宮適此時坐立不安。
“打吧,打不過,不打吧,如今卻是被架在火上烤,進退兩難。”
“老六,打這么久了,下來歇歇,喝杯酒,畢竟侯爺盛情款待,不能辜負(fù)啊。”
“楊將軍所言極是,直健將軍如此勇猛,待會還得多喝幾杯,今晚眾將不醉不歸。”
西伯侯姬昌舉杯示意,眾人紛紛舉杯相飲。
見楊戩和西伯候給了臺階,南宮適也松了口氣,隨眾人端著酒杯向直健敬酒。
西岐起造相府,姜子牙為相,主政一方,楊戩率十萬大軍來投,西岐實力大增,自然瞞不過大商朝廷。
不多時,便有探子將情報傳進五關(guān)。
汜水關(guān)是東進朝歌的第一關(guān),總兵韓榮看完情報,心內(nèi)大驚。
“這西岐恐有反意”
立馬寫下奏本,交代手下郵差官火速往朝歌送去。
官差運起遁術(shù),日夜兼程,將奏本往朝歌送去。
朝歌
正好趕上大商亞相比干看奏本。
比干當(dāng)初和姜子牙相處甚歡,對其才華了解極深。
此刻見姜子牙在西周為相,沉吟不語,仰天嘆息道。
“姜尚素有大志,如今輔佐西周,其志不小,若是放任不管,日后將成為我大商之大敵啊,此本不可不奏。”
當(dāng)即抱著奏本,火速前往摘星樓來報于紂王。
也是殷商氣數(shù)也絕,紂王一心只在乎玩樂,對比干所提之事毫不在意。
更有北伯侯崇侯虎因為建成了鹿臺,前來邀功。
對比干所言之事,不以為然,反駁道:
“姬昌何能?姜尚何物?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yuǎn)。
名為相國,猶寒蟬之抱枯楊,不久俱盡。
陛下若以兵加之,使天下諸侯恥笑。據(jù)臣觀之,無能為也;愿陛下不必與之較量可也。”
“卿言甚善,鹿臺已完,朕當(dāng)幸之。”
紂王聽完志得意滿,當(dāng)即傳旨排駕,攜著妲己和后宮佳麗,一同往鹿臺玩賞。
比干長嘆一聲
“奸臣誤國啊”
隨后拂袖而去。
這紂王身為一國君王,不管國家大事,只管享樂,如此荒唐,活該那殷商亡國。
正是有詩為證:
“鹿臺高聳透云霄,斷送成湯根與苗;土木工興人失望,黎民怨氣鬼應(yīng)妖。
食人無厭崇侯惡,獻(xiàn)媚逢迎費仲梟;勾引狐貍歌夜月,商家一似水中飄。”
不久后,紂王就在妲己的魅惑之下,剖比干之心,作羹湯療妲己之疾。
崇侯虎更是紊亂朝政,橫恣大臣,蠱惑天子,無所不為。
加上前番崇侯虎督造鹿臺,大肆收刮、殘害百姓,害萬民而不敢言,行殺戮而不敢怨。
惡孽多端,使朝歌及北方生民,日不聊生,貪酷無厭。
天下之人,聞崇侯虎之名,莫不欲除之而后快。
西岐。
緩緩放下手中關(guān)于朝歌的情報,姜子牙不由撫須一笑。
“時機至矣!如今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正是討伐崇侯虎之機,一是如今西岐、朝歌實力差距大,先北后東,可積蓄實力。
二是崇侯虎惡名滿天下,除之民心可用,還可讓西岐賢德之名廣播,吸引四方人才。
三是可乘機立下軍功,加上楊戩師侄的大軍,在西岐我就能放手施展才華了。”
次日早朝,姜子牙出班啟奏,諫言姬昌伐北伯候:
“臣最近觀邊報,知如今朝歌妲己、崇侯虎禍亂朝政,假虎張威,毒痛四海,百姓如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
大主以仁義廣施,若依臣愚見。先伐此亂臣賊子,剪此亂政者,則天子左右無讒佞之人。
庶幾天子有悔過遷善之機,則主公亦不枉天子假以節(jié)鉞之意。”
姬昌雖心有所動,但為人重視禮節(jié),仍有顧慮,開口道:
“卿言大善,但孤與崇侯虎一樣爵位,豈有擅自征伐之理?”
姜子牙知姬昌已心動,當(dāng)即加大火力勸道:
“天下利病,許諸臣直諫無隱。況主公受天子白旄黃鉞,得專征伐,原為禁暴除奸。
似這等權(quán)奸蠱國,內(nèi)外成黨,殘虐生命,以白作黑,屠戮忠賢,為國家大愚。
大王今發(fā)仁政之心,救民于水火,倘天子改惡從善,而效法堯舜之主,大王此功,萬年不朽矣。”
姬昌聞姜子牙之言,勸紂王為堯舜,其心甚悅:
“丞相行師,誰為主將,去伐崇侯虎?”
“臣愿與大王代勞,以效犬馬。”
姜子牙抱拳請令。
聽得姜子牙自薦為主將,姬昌心內(nèi)暗思:
“若姜尚親去,加上楊戩隨行,北伯候必死無疑,而且立下如此軍功,日后在西岐可謂功高震主。
我若百年之后,不知還有何人能在其上啊!
不如我親去,一是與北伯侯之間還有商量,不至于你死我活;
二也可壓制姜尚威風(fēng),畢竟作為主公親自掛帥,無人功勞可越過。”
心內(nèi)思付一番,有了決定,姬昌緩緩開口道:
“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別端,可以共議。”
姜子牙雖然心中不悅,但仍然恭維道:
“大王大駕親征,天下響應(yīng)。”
擇良辰吉日,西伯候姬昌發(fā)出白旄黃鉞,起人馬二十萬,起兵拜將。
畢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姬昌乃命姜子牙為主帥,以楊戩為先行主將、南宮適為副將。
梅山六兄弟、辛甲、四賢八俊隨行,聽從安排,西伯候姬昌與姜子子牙放炮起行。
作為在西岐的第一戰(zhàn),楊戩打得十分用心。
但楊戩覺得這是打得最順利的一仗了。
一路打來,北伯侯治下百姓紛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僅提供物資還提供情報,由此可見崇侯虎是多么不得人心。
約莫有十日,已經(jīng)打到崇城,楊戩大軍駐扎,等姜子牙、姬昌前來進行決戰(zhàn)。
且說探報進崇城,此時崇侯不在崇城,正在朝歌隨朝。
城內(nèi)是侯虎之子崇應(yīng)彪,聞報大怒,忙升殿點聚將鼓。
眾將士銀安殿參謁完畢。
崇應(yīng)彪一拍桌子道:
“姬昌暴橫,不守本分,前歲進闕,圣上幾番欲點兵征伐。
彼不思悔過,反興此無名之師,深屬可恨!況且我與你各守疆界,秋毫無犯。
今自來送死,我豈肯輕恕?”
隨即帶著大將黃元濟、陳繼貞、梅德、金成,點齊人馬出城迎戰(zhàn)。
崇應(yīng)彪哪里是楊戩的對手,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還不等崇黑虎投降,就讓楊戩攻破城門給綁了。
崇候虎接到消息從朝歌返回,也被楊戩暗中埋伏一網(wǎng)成擒。
最終崇候虎父子被楊戩送往了西岐大營。
姬昌下令將其轅門梟首,落得個死無全尸、被斬首示眾的下場。
這真是“獨霸朝歌恃己強,惑君貪酷害忠良;誰知惡孽終須報,梟首轅門已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