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古印度著名論師的凈土思想

古印度重要論師的思想中含有許多凈土思想理念,隨著大乘佛教的發展和弘傳,這些思想逐漸東傳至中土,對凈土宗的思想義理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和作用,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龍樹和世親兩位論師。

(一)龍樹的凈土思想

龍樹是古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大乘論師,著述頗豐。其代表性論著有《中論》、《大智度論》和《十住毗婆沙論》。龍樹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因首開般若中觀學說而被譽為“第二代釋迦”。龍樹擅長廣引大乘諸經整理大乘佛教義理思想,其學說全面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在漢傳佛教中被譽為“八宗共祖”。龍樹引述的大乘諸經中,包含《無量壽經》《般舟三昧經》等宣說極樂凈土的經典。由于龍樹對于極樂凈土的圓融詮釋,其凈土思想歷來深為凈土修行者所尊崇。

在龍樹所處的時代,彌勒凈土、阿閦佛凈土和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等凈土信仰形態已形成并流傳。龍樹的凈土思想主要涉及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主要反映在《大智度論》和《十住毗婆沙論》兩部論著里面。這兩部論著是有關早期中觀學派的菩薩行義理詮釋,所涉及的凈土思想有很多的相似性,都提倡秉持菩薩道理念,自度度人而成佛,都強調念佛法門是確保菩薩道踐行的關鍵。凈土諸經典所演示的建立佛國凈土之愿,成為大乘行者的實踐典范,引領他們依諸佛愿行而凈化自我及眾生的心靈,共同轉穢土為凈土,成就自己的佛國凈土。兩部論書所倡導的念佛法門是《般舟三昧經》里的念佛三昧行法,即透過禪觀專注憶念如來相好莊嚴與無邊功德,進而觀見諸佛現前,最后導入空性觀照。龍樹強調念佛三昧的目的在于提倡眾生實修實證得念佛三昧,具備往生凈土能力之后回到到現實中救度苦難眾生,徹底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大智度論》主要論述從釋迦牟尼佛至龍樹七百年間佛教的各種教義思想。龍樹多次在此論中提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贊嘆稱揚極樂凈土的殊勝莊嚴?!洞笾嵌日摗分饕獜年U釋發愿念佛、念佛三昧以及描述凈土各種殊勝景況,全面呈現龍樹中觀般若思想體系下的凈土思想?!洞笾嵌日摗诽岢扌衅兴_道利濟眾生,趨向清凈國土,具體方法是遠離粗惡的身口意業,修學六波羅蜜,化導眾生如此修行,以自他共同清凈的因緣,轉穢土為凈土。龍樹把中觀學派的實相思想與菩薩義理加以融通,發展出側重自力行菩薩道的凈土實踐理念?!洞笾嵌日摗诽岢鰧⒛罘鹑磷鳛橥鷥敉恋闹匾ㄩT,念佛三昧以憶念佛身的禪觀作為中介,最終仍匯入諸法實相的體證,相較于將念佛見佛作為往生清凈佛國的方法,其更大的意義是運用于此世實踐的重要菩薩行門。[6]

《十住毗婆沙論》是龍樹對華嚴系《十住經》(《十地經》)思想要義的疏解?!妒∨派痴摗分兑仔衅贰肥欠鸾虄敉练ㄩT的重要典籍,主要闡述如何以憶念、稱名、禮敬諸佛菩薩的易行道得證不退轉地。在《十住毗婆沙論》中,龍樹將念佛法門分為易行道的念佛名號與難行道的念佛三昧兩類。念佛名號全憑諸佛威神力的他力加持,而念佛三昧修行主要靠波羅蜜行的自力成長,二者都可以導向菩薩不退轉地。這對漢地凈土念佛法門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凈土宗祖師如曇鸞、道綽和善導等都對易行道做過許多的引申、闡釋,豐富了凈土宗義理思想體系。龍樹雖提出易行道的念佛方便法門,實際上自身并不鼓勵這種快捷進路生凈土,而是主張修習念佛三昧而得證悟念佛三昧,再積極入世行菩薩道引領眾生修行得解脫,以此增長菩提心和般若智慧。由此可以看到,念佛三昧的最終成就是體悟空性,這與中觀學派的義理不謀而合。龍樹提出念佛名號的易行道,有助于將念佛求生極樂凈土的法門推廣至大眾,加速念佛法門的弘揚。此論有稱贊阿彌陀佛之偈,同時贊嘆西方極樂凈土的清凈莊嚴和美好,如“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我今身口意,合掌稽首禮,金色妙光明,普流諸世界,隨物增其色,是故稽首禮”。[7]龍樹的凈土思想對中國凈土宗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基源性的理論價值,是中國凈土宗思想重要理論的來源。

(二)世親的凈土思想

世親又作天親,古印度著名佛教論師,與兄長無著同為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創立者。世親由小乘次第修學入大乘,創作了包括《阿毗達磨俱舍論》在內的五百部小乘論和包括《大乘百法明門論》在內的五百部大乘論,因此又被稱為“千部論師”。

世親的凈土思想主要體現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論》)里面。此論是古印度唯一一部凈土論典,它完整闡明了世親的凈土理念,涉及凈土法門的真實義理及修證次第。《往生論》暗含《無量壽經》全部經文義理,可以看作是《無量壽經》和《觀經》全部經文的濃縮,反映了凈土法門真實修證次第原貌。凈土宗祖師曇鸞做過《往生論》注解,為凈土法門成為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書前面提到,念佛名號的易行道是龍樹凈土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世親繼承龍樹的易行道思想,對彌陀凈土思想加以闡釋與發展?!锻摗贩譃橘薯炁c長行文兩部分,偈頌為總說,長行文為解義。偈頌部分共有二十四偈,第一、二偈世親表達了禮敬三寶和造論本意,即“世尊,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8]余下二十一偈總說極樂世界依正功德莊嚴事相,最后一偈回向發愿往生彌陀極樂凈土,“我作論說偈,愿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9]長文部分則論述如何念佛和觀想極樂凈土的依正莊嚴?!锻摗返闹髦荚谟?,贊嘆阿彌陀佛因愿力而成就極樂凈土,發愿平等教化并接引所有有情往生極樂凈土,提倡依易行道修行以清凈身、口、意三業,修習五念法門,成就往生凈土大業,《往生論》依凈土《無量壽經》,提出修行求生彌陀凈土的綱要與方法——五念法門,即“禮拜門”、“贊嘆門”、“作愿門”、“觀察門”和“回向門”。

世親的五念法門具有綱領作用,可以涵蓋凈土諸家的往生法門,如菩提心是五念門中的作愿門,念佛是觀察門,作愿則是如實修止,觀察則以智慧正念凈土的莊嚴功德,如實修觀,回向往生凈土?!锻摗返闹黝}是修五念門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觀察門是五念的中心,即觀察十七種器世界清凈和十二種眾生世間清凈,共二十九種莊嚴功德。十七種器世界清凈,是安樂國的國土功德清凈性;十二種眾生世間清凈,是安樂國的眾生即阿彌陀佛和菩薩們的功德清凈性。二十九種莊嚴所要顯示的是安樂國的國土和佛菩薩皆為清凈,極樂世界是清凈的世界,“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10]勸人生起真信切愿,修行往生凈土。

基于古印度龍樹和世親兩位論師對凈土念佛法門的弘宣,凈土法門得以流傳千年,生生不息。龍樹作為初期大乘佛教的典型代表人物,被看作整個大乘佛教的推動者。龍樹系統整理了關于凈土法門的學說,明示稱念十方諸佛和阿彌陀佛的本愿。世親作為中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人物,最大的貢獻在于系統研究了各種凈土法門學說,創作了《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愿生偈》,提出五念門為往生之行因,開啟凈土宗義理的正門,為后世中國凈土宗的開宗立教指明了方向??梢哉f,龍樹和世親二位的凈土思想,是中國凈土宗義理的基源性理論來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沐川县| 滁州市| 裕民县| 台北市| 大石桥市| 雷州市| 隆德县| 治多县| 白朗县| 治县。| 遵义县| 连城县| 平山县| 翁牛特旗| 玛纳斯县| 弥勒县| 寿宁县| 荣昌县| 汨罗市| 博乐市| 太康县| 白朗县| 宣恩县| 商南县| 彰武县| 措勤县| 绥滨县| 藁城市| 博爱县| 华亭县| 长岭县| 宁陵县| 江安县| 安康市| 阿克苏市| 交城县| 江源县| 凉城县| 津南区|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