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理藩制度研究
- 趙云田
- 3553字
- 2024-02-05 15:52:43
第五節 西藏1721年成為清朝藩部
清代西藏又稱唐古特、土伯特,包括衛、藏、喀木、阿里四部分。衛在四川打箭爐西北,也稱前藏,首城是拉薩。藏在衛西南,也稱后藏,首城是日喀則。喀木在衛東南,首城是巴塘。阿里在藏極西邊,有達克喇等城。
清廷和西藏的關系,如前所述,早在關外時期就已開始。崇德四年(1639)十月,皇太極派遣察罕喇嘛等前往西藏,致書達賴喇嘛,表示“延致高僧,宣揚佛教,利益眾生”[120]的愿望。崇德七年,顧實汗消滅藏巴汗后,成為西藏的最高統治者。這年十月,顧實汗和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等人共同派遣的伊拉古克三使團到達盛京,受到皇太極隆重而熱烈的歡迎。清朝入關后,順治二年(1645),顧實汗派“佐理藏事”的第六子多爾濟達賴巴圖爾到達北京,向順治皇帝上書,表示對清廷“無不奉命”的態度。[121]從順治三年到十年,顧實汗幾乎每年都派使者到北京向順治皇帝問安奉貢,表現了西藏地方和清廷的密切關系。此外,為了崇尚藏傳佛教以安蒙藏地區,清朝入關后,還多次派使者往西藏延請達賴喇嘛。順治九年,五世達賴喇嘛到達北京,順治皇帝給予隆重禮遇。達賴喇嘛返藏時,清廷赍送金冊金印,封五世達賴喇嘛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與此同時,清廷還派大臣攜帶金冊金印,冊封顧實汗。冊文中寫道:“帝王經綸大業,務安勸庶邦,使德教加于四海。庶邦君長能度勢審時,歸誠向化,朝廷必加旌異,以示懷柔。爾厄魯特部落顧實汗,尊德樂善,秉義行仁,惠澤克敷,被于一境,殫乃精誠,傾心恭順,朕甚嘉焉。茲以金冊印封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爾尚益矢忠誠,廣宣聲教,作朕屏輔,輯乃封圻。如此則帶礪山河,永膺嘉祉。”[122]順治十一年,顧實汗病逝后,其子達延汗從青海到拉薩嗣汗位。就這樣,清朝初年,清廷在西藏一方面實行政教分離制度,一方面通過顧實汗家族間接統治西藏地區。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世達賴喇嘛圓寂,西藏僧俗貴族與和碩特蒙古貴族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西藏局勢漸趨不穩。五世達賴喇嘛生前委任的第巴桑結嘉措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在五世達賴故去后,長達15年秘不發喪,私立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千方百計削弱和碩特蒙古在西藏的勢力??滴跞迥?,康熙皇帝得知五世達賴已經去世、桑結嘉措匿喪不報情況后,十分惱怒,遣人赍書嚴厲斥責桑結嘉措??滴跞?,桑結嘉措懾于清廷威力,派尼麻唐呼圖克圖前往北京,向清廷卑辭奏報有關情況??滴趸实垡陨=Y嘉措是“代達賴喇嘛理事人”,遂“寬宥其罪”。[123]
康熙四十二年,顧實汗曾孫拉藏汗成為衛藏地區最高統治者,桑結嘉措與和碩特蒙古汗王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康熙四十四年,拉藏汗襲殺桑結嘉措,廢黜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并將情況上報清廷,懇請另尋轉世靈童??滴趸实壅J可了現實情況,派人進藏封拉藏汗為“翊法恭順汗”,詔令把倉央嘉措押解進京??滴跛氖迥?,倉央嘉措在解京途中病死在青海??滴跛氖辏睾沽⒁庀<未霝榱肋_賴喇嘛,但是,黃教上層僧侶和青海蒙古首領察罕丹津等人不承認,并在康熙四十九年,另立格桑嘉措為倉央嘉措的轉世靈童。西藏政局處于動蕩之中。在這種形勢下,清廷認為“西藏事務不便令拉藏汗獨理,應遣官一員前往西藏協同拉藏汗辦理事務”,[124]便派理藩院侍郎赫壽前往西藏。為穩定西藏局勢,康熙五十二年,清廷還派使入藏,冊封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班禪額爾德尼。康熙五十五年,又命青海蒙古眾臺吉迎格桑嘉措暫住青海塔爾寺。
康熙五十六年(1717),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派遣大策敦多布率兵六千襲擾西藏,拉藏汗不敵被殺,所立六世達賴意希嘉措也被廢除。和碩特蒙古顧實汗及其子孫在西藏的執政到此結束。清廷為維護國家統一,穩定西藏局勢,于康熙五十七年、五十九年先后兩次派兵進藏,終于驅逐準軍、收復拉薩。格桑嘉措也被清廷冊封為“弘法覺眾第六世達賴喇嘛”,由青海蒙古王公護送返回拉薩,在布達拉宮舉行了隆重的坐床典禮。驅逐準噶爾軍出西藏后,清廷總結了在西藏地方采取的政治和軍事行動的經驗教訓,決心徹底結束蒙古諸部對西藏地方的統治和占領,任用藏族領袖人物管理西藏,通過他們貫徹執行清廷對西藏的施政措施。康熙六十年,清廷決定廢除獨攬大權的第巴職位,以在驅逐準噶爾軍過程中立功的原拉藏汗舊部康濟鼐、阿爾布巴、隆布鼐為格隆,共同主管政務,并封康濟鼐、阿爾布巴為貝子,隆布鼐為輔國公,留三千滿漢官兵駐守拉薩。從此,西藏成為清朝的藩部。
西藏成為清朝藩部,和內外蒙古及青海不同,是通過冊封藏傳佛教領袖人物、封西藏上層人士各種爵位和派遣大臣以及駐軍掌控西藏政局而實現的。首先,冊封藏傳佛教領袖人物,主要是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冊封達賴喇嘛,這里以康熙年間出現的“真假達賴喇嘛”之爭,及由此產生的三位六世達賴喇嘛為例予以說明。對于這三位六世達賴喇嘛,康熙皇帝都曾冊封。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月,倉央嘉措被迎至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康熙皇帝派章嘉活佛參加了典禮,正式承認并授予印信封文。后來,康熙皇帝認為倉央嘉措是假達賴喇嘛,遣護軍都統西住(即席柱)等往擒??滴趸实劢忉屨f:“以眾蒙古俱傾服達賴喇嘛,此雖假達賴喇嘛,而有達賴喇嘛之名,眾蒙古皆服之,本朝若不遣人往擒,如策旺喇卜灘(即策妄阿拉布坦)迎去,則西域、蒙古皆向策旺喇卜灘矣,故差西住前去?!?a id="w125">[125]“前遣護軍都統席柱等往擒假達賴喇嘛……眾蒙古俱傾心皈向達賴喇嘛,此雖系假達賴喇嘛,而有達賴喇嘛之名,眾蒙古皆服之?!?a id="w126">[126]倉央嘉措被解離西藏后,拉藏汗另立伊西札穆蘇(即前文所稱意希嘉措)為達賴喇嘛,康熙四十九年,伊西札穆蘇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認可,被封為六世達賴喇嘛。乾隆朝內府抄本《理藩院則例》“柔遠清吏左前司下”對此記載:“康熙四十九年,封前藏伊西札穆蘇為六世達賴喇嘛,給金印金冊?!?a id="w127">[127]伊西札穆蘇遭到黃教上層僧侶和青海蒙古首領的反對,他們以格桑嘉措為倉央嘉措的轉世靈童。于是,康熙五十九年,康熙皇帝“冊封里塘呼畢勒罕為弘法覺眾第六世達賴喇嘛”,[128]而伊西札穆蘇被送往內地??滴趸实蹖φ婕龠_賴喇嘛的冊封和廢黜,不僅說明了清廷利用藏傳佛教懷柔蒙古,也反映了清廷對西藏局勢的掌控。同樣,對班禪喇嘛的冊封也說明了這一問題??滴跷迨?,康熙皇帝敕諭五世班禪額爾德尼冊封名號并頒金印金冊?!盎实垭分I班禪呼圖克圖:爾利裨眾生,闡揚釋教,身安無恙。荷天眷佑,朕躬康安。朕臨治天下,務期率土之民,各安生業,弘揚道統。據呼圖克圖奏稱,札什倫布所屬寺廟地方雖仍前寧謐,然若荷蒙頒降敕書,札什倫布所屬寺廟地方將永無爭端,且可利法,小僧及眾喇嘛皆傾心向化,世代安逸。伏乞鈐寶頒敕。等語。昔因第巴匿報五世達賴圓寂,統攬西土大權,欺眾行惡,破壞黃教,擾累土伯特之眾,拉藏誅殺第巴奏陳情由。朕以拉藏奮勉于黃教,封為翊法恭順汗。嗣后拉藏奏稱達賴喇嘛呼畢勒罕已轉世,朕為振興黃教,封此達賴喇嘛為第六輩達賴喇嘛,給予金印金冊。又因拉藏奏請派遣大臣赴藏辦事于民大有裨益,朕派大臣會同拉藏辦事以來,西藏土伯特人眾寧謐無事,均安居樂業。班禪呼圖克圖世代勤勉宗喀巴教,靜心恪守喇嘛法規,仰副朕興廣黃教、逸樂眾生之至意,不趨附橫逆之事,每年恭派使臣請安進貢,自始至終,虔誠如一,甚屬可嘉。茲又為札什倫布所屬寺廟地方永久爭端,篤誠奏請,相應為保障札什倫布所屬寺廟原征賦稅永不為他人侵占,茲封班禪呼圖克圖為班禪額爾德尼,頒給金印金冊。特此頒冊,派一等侍衛策楞、達喇嘛佐特巴林沁格隆、郎中鄂賴等赍往。”[129]康熙皇帝還諭示:“班禪胡土克圖,為人安靜,熟諳經典,勤修貢職,初終不倦,甚屬可嘉。著照封達賴喇嘛之例,給以印冊,封為班禪額爾得尼?!?a id="w130">[130]康熙皇帝通過冊封班禪喇嘛,加強了清廷對西藏局勢的掌控。
其次,封西藏上層人士各種爵位以掌控西藏政局。清廷曾在順治年間封顧實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封拉藏汗為“翊法恭順汗”??滴趿辏逋Ⅱ寽时2刂?,封康濟鼐、阿爾布巴為固山貝子,隆布鼐為輔國公,理前藏事務,頗羅鼐為扎薩克一等臺吉,理后藏事務,各授噶卜倫。[131]清廷通過封爵授官,掌控了西藏。
最后,派遣大臣和駐軍以掌控西藏政局。前文指出,拉藏汗與青海蒙古諸臺吉因立達賴喇嘛意見不同而矛盾很深,清廷王大臣會議認為,應派遣官員往西藏處理政務,理藩院侍郎赫壽遂奉命前往。這樣,清廷便直接掌控了西藏政局。關于在西藏駐軍,史書記載:“撫遠大將軍允疏言:西藏雖以平定,駐防尤屬緊要。見今留駐彼處者,扎薩克蒙古兵五百名、額駙阿寶兵五百名、察哈爾兵五百名、云南兵三百名、四川兵一千二百名,以公策旺諾爾布總統管轄。”[132]清廷在西藏的駐軍,包括蒙古兵和漢軍,總計3000人。清廷通過駐軍,牢牢掌控了西藏的局勢。就這樣,通過冊封藏傳佛教領袖人物、封西藏上層人士各種爵位和派遣大臣以及駐軍,西藏在康熙六十年準噶爾軍被驅逐后,成為清朝的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