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主編的話

從現代女性主義的理論視角,重新審視文明史當中的文化實踐與文學創作,是女性主義批評的一個重要面向。本輯的“理論探索與批評”欄目刊登的兩篇論文,皆從這個方向展開論述。其中,王越的《西方女性主義童話研究綜述及本土實踐初探》,梳理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和童話研究發生接觸與碰撞,進而衍生出女性主義童話批評思潮的過程,探討了西方女性主義童話批評是如何通過重新審視經典童話,發現被隱藏的女性傳統的,并從女性視角,以重述童話等方式挑戰傳統童話創作和童話研究中的男權中心思想與性別刻板印象,引發當代讀者的批判性閱讀與女性主義意識的覺醒。在此基礎上,王越還比較了中國童話/志怪傳奇與西方童話文類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進而探索了女性主義童話批評思潮的本土化實踐中的幾個方向。徐佳的《從“情欲三角”到“情動政治”:塞吉維克的新女性主義理論》,則考察了美國學者塞吉維克是如何借助“情欲三角”模型對17世紀至19世紀英語文學史上的一系列經典作品展開細讀的,揭示“情欲三角”在不同社會文化語境下的結構演變。作者通過對其著作的細致梳理,向我們展示了塞吉維克如何在思考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等既有女性主義流派的基礎上,努力嘗試提出一種新的女性主義研究方法。同時,作者還參照西方理論界的“情感轉向”,從“情動政治”的層面對塞吉維克的文本解讀與理論建構進行再解讀,提出了具有啟示性的新女性主義展望。與“理論探索與批評”欄目聚焦對傳統女性文化的重審不同,本期“文學專題研究”欄目關注的是當代海外華文文學中的性別書寫,尤其是性別視角在內外多元文化結構中帶給文學敘述的強大張力。近年來,研究界越來越注意到海外華文文學書寫的能量,其中女作家的創作相當活躍亮眼,本期所刊論文以宏觀的視野既觀照海外華文文學中對性別書寫問題的討論,又注意與優秀作家論相結合。湯俏《他者視域下北美新移民文學中的性別書寫》注意到海外女性移民的雙重他者身份:既是地緣和文化意義上的他者,又是性別上的他者。論文在此雙重他者視域下考察北美新移民文學中的性別書寫,并認為在文本對雙重焦慮的艱辛超越中,多元文化中的個體反而獲得獨立自主的存在,具有重建理想兩性關系的可能性。湯俏在文化沖突中理解性別問題,而謝丹凌在《回望與重塑——北美華文小說中的女性自我書寫》中則從性別視角進行文化反思,通過梳理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的北美華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歷史,發現其中存在一條以女性自我為視角,在他鄉回望故國的敘事脈絡。而在文化交融與固守、反思與回歸的兩極震蕩中,這條敘事脈絡就提供了性別主體的細膩經驗。作為海外華文文學作家中的“三駕馬車”之二,張翎與嚴歌苓的創作歷來受到文學界的廣泛關注,本輯刊登的三篇作家論中,有兩篇分別從性別視角對她們的小說進行了分析。凌逾的《拓展海外女性文學的多維敘事空間——論加拿大華裔作家張翎小說》關注張翎的敘事法則,尤其注意發掘其具有鮮明性別身份的多重感官敘述給文本帶來的能量。李曄的《評嚴歌苓小說中地母原型的女性形象》以經典的神話原型理論分析嚴歌苓小說,體察到其文本展示的當代移民生活中的多元文化環境對地母文學典型的沿襲與沖擊。徐學清《曾曉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表述》一文,關注曾曉文對加拿大日常生活的體驗展示,尤其是小說中主人公如何接受外部影響,最終達到自我教育、自我覺醒的目的。與張翎和嚴歌苓相比,曾曉文在學界受到的關注少,徐學清深入細致的研究,無疑具有拓展研究觀察視野的意義。

本期“文化專題研究”欄目共刊登三篇論文,研究領域涵蓋文本研究與影像研究,其主題包括歷史與當下的性別意識,以及女性權力敘事和男權社會中女性神話在影像敘事中的體現。具體說來,宋素紅、張鈺婷的《繼承與創新:〈女子月刊〉的女性解放傳播與女性話語實踐》一文,以觀察五四運動時期女性解放思想和女性話語變遷的最佳窗口《女子月刊》為對象,指出該雜志倡導理性的婚姻自由觀,推動女性職業發展,動員女性參與救國,揭示資本和父權對女性的雙重壓迫,拓展了女性話語實踐。常何秋子、劉茜的《微博情感話題討論中的性別意識體現:戀愛、婚姻與家庭的觀念探析》一文,則選取新浪微博中的情感話題進行文本分析,指出這些議題討論所體現出的性別觀念雖有進步的方面,但是父權統治下的男性霸權式性別觀念,仍然以各種隱蔽的策略贏得人們的認同,并保留在人們的話語和觀念深處。邸麗媛、郭嘉的文章《突破與背離:當代影視文化中的女性權力敘事研究——以〈鐵探〉〈慶余年〉為例》,以兩部影視劇為研究對象,探究女性權力敘事在當代影視文化中的體現,指出女性經濟社會中的地位提升和在文化消費領域的迫切需求,促進了影視文化中女性主義的崛起。但是,諸多創作并未擺脫傳統性別偏見的窠臼,默認了男性凝視的規訓。

本刊開設當代女作家“訪談及創作談”欄目,旨在對具有獨特文學風格和經典性、時代性的當代中國女性寫作經驗及其文化心理,進行“搶救式”的資料編撰與留存,以期展陳“大轉型時代”的中國女性文學氣質和精神圖譜,為書寫、研究“中國氣派”和“中國故事”提供多元繁復且異彩紛呈的文化圖景。本輯專欄的首篇女作家創作談,即是“70后”鄉土代表作家付秀瑩對于她的“文學故鄉”——“芳村”之來龍去脈的詳細敘說。從《陌上》到《他鄉》,她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女人們,都在轉型期的諸種沖突中體味著撕裂生命的經驗,經歷著城市化進程中一整代人艱難坎坷的命運。第二篇文章則是由旅居奧地利的評論家安靜主持的與比利時華文女作家謝凌潔的對話。本篇訪談同時是“對話安靜:歐華女作家訪談錄”系列的首篇重量級作家訪談。由于訪談雙方均有跨文化、跨地域的國際化視野和多元文化語境,這使得關于《雙桅船》的深度對談,既在哲學和美學層面體現二人的深厚素養,又在歷史、政治、宗教、性別等層面深刻反省與拷問戰爭和人性,是截至目前難得一見的頗具思辨性、多義性和文學性的華文女作家對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华安县| 霸州市| 南雄市| 灵山县| 晴隆县| 盐池县| 化隆| 洪洞县| 迁安市| 西吉县| 静宁县| 麦盖提县| 康定县| 崇左市| 阳春市| 大冶市| 大冶市| 外汇| 永和县| 崇州市| 浏阳市| 金湖县| 博野县| 汉源县| 长丰县| 武汉市| 镇安县| 潮安县| 蓝田县| 昌江| 海南省| 老河口市| 山阳县| 临高县| 玉门市| 浪卡子县| 棋牌| 黄山市| 绩溪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