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杞公子安

“阿翁,先別走。”夏似安急得光腳下地拽住便宜老爹,生怕他去選擇魯國。

“我兒病還沒好,趕緊回去休息,阿翁不走便是。”

夏似安回床上躺下說:“阿翁決定選擇哪個國家?”

“齊國。”

“為何?”

這一問把姒呂給整不會了,“我兒難道想選擇魯國?”

“我也選擇齊國,只是想知道您的理由。”

“原來如此,”便宜老爹松了一口氣,解釋說,“齊國在紀城駐扎了防備萊國的大軍,而紀城與杞國,只相隔一條彌水,渡過彌水,三天便可兵臨杞城,曲阜還是太遠了。”

嗯,錯誤的方式,選中正確的答案,夏似安思索著,想到一個更方便抱大腿的辦法。

“阿翁可遣侍從去告知齊魯二使,就說兒剛醒,阿翁無心政事,明天再給出答復。”

“多些時間也好,只是他們會不會……”

“選擇宗主國是大事,您立刻答應齊國,只會激怒魯國,同時讓齊國認為杞國是個不講道義的小人國家,猶豫不決,明日再說,既可以示弱,又表現(xiàn)為難,選擇誰,另一方的面子都過得去。”

“此法甚妙,我先去安排,我兒好生歇息,杞國的未來還要靠你。”

送走便宜老爹,夏似安準備起床穿衣服,并嚴詞拒絕侍從的服侍,他的戰(zhàn)士,不需要仆人。

拿起衣服,夏似安人麻了——不會穿。

這個時代的深衣、上衣,形式與漢服相似,夏似安正是見到上衣,才有信心拒絕侍從。

可惜,相似也只是相似。

大方向一樣,都是從頭到腳的長款,可細節(jié)完全是兩回事,更何況他見到的漢服,是廠家簡化過的,會穿才是見鬼了。

眼前的熊孩子,侍從不是第一天認識,一眼看出公子嘴會手不會,默默上前解圍。

首先是上裳和下裳,二者合一便是深衣,然后才是夏似安第一眼相中的上衣(外穿的長袍),最后穿上鹿皮短靴,才算走完穿衣流程。

之所以叫流程,是因為《周禮》把穿衣都規(guī)定好了,作為周王朝的封國,穿不對便是無禮。

《周禮》記載:“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說是,人活著的時候用右手解衣帶脫衣服,死了以后把衣襟改為左側覆蓋(左衽),指永遠不用脫衣服的意思。

春秋時期中夏諸國嘲諷四方蠻夷“披發(fā)左衽”不懂禮,就是這個意思,看似文明不帶臟字,實則……

反正穿個衣服都可能把自己送走。

若是穿錯去出使他國,輕則譴責不敬,嚴重的……滾回去,準備開戰(zhàn)吧。

下床第一步,先看書,了解一下現(xiàn)在的世界,以免再鬧笑話。

杞國,芝麻大小的國家,書沒多少,但本國記載還是有一些的,夏似安也是從中得知自己如今的身份。

身體主人姓姒名安,今年十五歲,父親姓姒名呂,今年三十八歲,國都杞城(今山東濰坊坊子區(qū)黃旗堡鎮(zhèn)附近)夏朝遺民,大禹后人。

來頭和國家正好相反,大得不行。

周武王攻克殷商,尋找夏禹后人,找到東樓公,封于杞(今河南杞縣)地,這便是杞國的來歷。

至于封地和國都為何不一樣?

還不是中原地區(qū)大國卷王太多,且暴躁,動不動滅國。

軟弱的杞國君民卷不動,只好搬家到今天的新泰地區(qū)——喜聞樂見的“杞人憂天”出處。

杞國國人(城內為國人,城外為野人)擔憂君主不賢明的時候,天塌了,據(jù)說連著被流星砸了兩次(新泰有發(fā)現(xiàn)隕石坑),屬于老倒霉蛋了。

君主不賢明,老天都看不下去,降下天罰,杞人更擔憂了。

故事后來被列子這個老六聽說,記在小本本上(《列子·天瑞》),用以地域黑(春秋時期地域黑相當嚴重,因此造了不少成語),久而久之就成了貶義詞“杞人憂天”。

杞國安穩(wěn)不久,魯國不樂意了。

作為一個具有強迫癥的大國,魯國決不允許自己完整的國家版圖漏一個洞,于是總是欺負杞國,敦促杞國趕緊搬家滾蛋。

要說被欺負,杞國是專業(yè)的,欺負別人搶地盤?不好意思,不在能力范圍之內。

就這么耗著吧,只要不要命,杞國人民沒什么接受不了的。

魯國不出意外被杞國逼瘋了。

魯桓公六年(公元前707年),忍無可忍的魯桓公出兵,幫助杞武公攻打淳于國(也叫州國,這個國家根據(jù)國都定國名,國都淳于,叫淳于國,國都改成州邑,叫州國),把淳于國君嚇跑到曹國(今宇宙曹縣附近)求庇護,占領淳于國全境。

魯桓公七年(公元前706年),淳于國君打死不肯回國的行為,宣布淳于國正式滅亡,杞武公也因此功績得到謚號——武,杞國遷都淳于,改名杞城,成功借殼上市。

杞武公正是姒安的爺爺。

杞國搬走后,魯國強迫癥被治好,不再欺負杞國,畢竟是周武王分封的諸侯國、夏禹后裔,面子還是要給的,事后兩國關系還挺好(只有淳于國受傷的世界達成了),杞國也順利抱上大腿,成為魯國附庸國。

放下書簡,姒安沉默好久……歷史真有趣,現(xiàn)實真離譜。

夏氏全稱——姒姓夏氏,是姒姓的分支,通常只有大宗可用姓,小宗稱氏。

可是春秋時期姓氏復雜而亂,什么說法都有。

這也導致始皇帝稱嬴政,也有人稱他趙政、甚至秦政的原因。

始皇帝一脈姓氏為嬴姓趙氏,與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趙國為分家兄弟,始皇帝又在趙地當質子,不繼承王位的話,叫趙政沒毛病。

后來繼承王位,成為大宗,也可以叫嬴政。

又因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趙國,不稱嬴姓,稱趙氏,例如趙武靈王趙雍,同是一家兄弟,有人認為始皇帝不應該稱嬴政,而是稱秦政,等于獨立一氏,即嬴姓秦氏。

最后,秦國滅趙,統(tǒng)一六國,擔任嬴姓大宗,叫做嬴政才算合情合理,再無異議,這也是歷史書稱其為嬴政的原因。

不過秦朝二世而亡以后,有部分后人改姓秦避禍,也算圓了嬴姓秦氏說法者的一個夢想。

總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姓氏就是這么復雜。

所以秦漢之際(具體時間不確定),統(tǒng)治者把姓氏統(tǒng)一了,按照始皇帝的性格,這事說不定就是他老人家干的,可惜史書沒有具體記載,真相只有時間知道了。

說這么多,只是為了說明,夏似安魂回老祖宗了。

這個結果,除非夏似安不打算認祖宗,而且再穿越回現(xiàn)代赴死,否則沒理由不接受。

“如此已是最好的結果,”夏似安嘆了口氣,“從今以后,我就是姒安(后文統(tǒng)一這個名字,不再用夏似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舞钢市| 玉田县| 武山县| 桐乡市| 阳高县| 东台市| 南澳县| 垦利县| 罗山县| 伊金霍洛旗| 五河县| 宜宾市| 苍梧县| 黄梅县| 同江市| 略阳县| 巴塘县| 余庆县| 民权县| 通许县| 北京市| 太康县| SHOW| 云南省| 榆林市| 云霄县| 乌兰浩特市| 四子王旗| 夏邑县| 子洲县| 秦皇岛市| 遵义县| 台东县| 乐平市| 丰顺县| 牟定县| 临泽县| 保亭| 鸡西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