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采訪
- 四合院:逆流純真年代
- 凌諶
- 3931字
- 2023-11-17 12:01:00
王大山這一介紹,許宸也明白。正常程序的采訪,是單位和單位聯系好,然后記者過來。但兩個單位沒有業務聯系,對接起來就麻煩,而且很費時間。以前有記者直接拿著介紹信上門,他們宣傳科也碰到過,也不奇怪。
“王記者你好,歡迎歡迎。那這樣,我先把您領進去,和我們宣傳科高科長對接一下,看看是不是還有什么需要。”
許宸看了一下介紹信,便在保衛科登記,把人領進廠里。雖說是采訪的事情與自己有關,但這年代都是集體主義思想,該怎么走程序就怎么走。
而且對許宸來說,再大的記者采訪,最終好處要落實還是需要本廠領導點頭。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看得出來,這王大山對軋鋼廠十分好奇,話題都是圍繞著廠里東西。以前他采訪的都是風花雪月,現在猛然看到這么多鋼鐵巨獸,很具有沖擊力。
“科長,這位是《群眾的電影》記者王大山,來我們這采訪有關電影下鄉的事情。保衛科不知道找哪位,就讓我過去給接過來。王記者,這位就是我們軋鋼廠宣傳科的高進高科長。他也是位老宣傳,和你們很多同行都很熟悉。”
許宸看高進門開著,直接進去,順便介紹了一下事情來龍去脈。
“你好,你好,王記者,歡迎來我們軋鋼廠,請坐。許宸,幫我給王記者泡杯茶,茶葉在我邊上的柜子里。”
看得出來,高進對這個雜志也了解,聽到雜志記者來采訪,立即站起來,走出辦公桌打招呼。然后還把自己珍藏的茶葉給貢獻出來,這讓許宸有點羨慕。
“高科長,冒昧打擾。這次是因為我下鄉,剛好了解到你們軋鋼廠組織的放映隊創新工作方式,在群眾中有很好的反響,現在都已經有不少家放映隊開始學習和模仿。我就想著來你們這個起源地方來了解了解,看看我們電影是怎么的服務我們農民兄弟的。”
王大山說著,把介紹信又遞給高進。高進認真核對著介紹信,確認無誤。軋鋼廠在這個年代也是重點保衛企業,所以剛才從保衛科開始,許宸和高進都要認真查看陌生人的證件,以防敵對勢力。
兩人說話時,許宸拿起高進的茶葉罐就要出門。
“許宸,你到哪去?我這邊有水,杯子也有。”高進頓感不妙。
“科長,我那水是剛打的開水。我馬上就過來。”許宸不等高進繼續說話,就出門去了自己辦公室。
“這小子··”高進內心吐槽。
許宸看到科長把珍藏的茶葉拿出來招待客人,哪能不揩點油。這茶葉據說是他一個老朋友送的,寶貝的很。之前許宸幾人也就喝過一杯,然后就被高進給收起來。
到了自己辦公室,許宸先給自己和陳長青茶杯換了杯茶葉,然后又給王大山泡了杯,最后小心翼翼的抓了點茶葉,用報紙包好,放在自己抽屜里,最后才心滿意足。
這個年代茶葉珍貴,許宸碰到這個機會豈有放過的道理。另外,有時候和領導這種互動,能夠拉近和領導的私人關系。
端了杯茶葉送給王大山的時候,高進接過茶葉罐晃了晃,臉上一臉心疼樣,卻沒說什么。
王大山這次來,是想以軋鋼廠放映隊為切入點,就電影如何更好服務群眾,特別是農村地區老百姓寫篇文章。
涉及軋鋼廠放映隊這些年做的那些事情,包括創新舉措,還有現在形成的成果,以及未來軋鋼廠在電影服務群眾方面會有哪些進一步做法。
一聽這些問題,高進就知道得一級一級向上匯報,估計起碼要副書記來回答,搞不好還需要書記和廠長定調子。過去的他可以提供數據,現在的部長也可以說一說,這未來方向,一定要廠領導把關。
于是,許宸在這邊陪著王大山聊天,高進去向領導匯報情況。果然,部長馬向前又向分管領導副書記方善為匯報,方善為又去找了書記吳定波,吳定波和廠長秦志堅商量了一下,最后由書記吳定波代表軋鋼廠接受采訪。
這也是為什么一般需要提前公對公。我們國情就是這樣,很多事情只有領導才可以拍板決定,其他人知道答案也不能隨便說。所以,采訪一般都需要先提出采訪大綱,被采訪單位先做好答案,到時候照著答案念。
等許宸和高進帶著王大山到了會議室時候,幾個領導都已經在里面,眾人介紹后一一落座。
“首先我給各位領導說聲抱歉,因為我這邊沒有提前對接,耽誤了軋鋼廠各位領導的時間。”
王大可首先說話。在體制內采訪這么多年,自然知道采訪流程。但因為新聞它有著自己的時效性,話題也有著不同的討論度,所以這次直接找上門。
“哪里哪里,王記者能夠到我們軋鋼廠采訪,那是我們廠的榮耀。說句實話,我們之前打交道的都是我們這些鋼鐵的行業媒體,猛然間聽到電影雜志還真有點不習慣。”
吳定波作為現場最大的領導,也是長期從事政工工作,作出了回應,立馬緩解了尷尬。
“王記者,這樣,剛才我們宣傳科的同志和我匯報了一下你準備采訪的大綱。我是這樣想的,一些工作措施和數據就由高進科長和許宸同志給你回答。涉及到我們未來的工作思路,就由我們馬向前部長回答。我呢,就做一些補充工作。你看這樣行不行?”
吳定波不愧是政工一把手,三言兩語就安排好工作,井井有條,也把話語權抓住。
“行。我聽各位領導安排。”王大山自然無所謂。
正式的采訪開始,其實就是王大可問一些問題,其他人想著怎么回答的更圓滿。
首先,高進和許宸就把這些年軋鋼廠為周邊老百姓放映電影的工作進行了梳理,重點說到如何將放映工作和黨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進行結合,如何更好的服務群眾的文化需求上。
“我們軋鋼廠在現有的基礎上,準備進一步提升下鄉放映的頻次,服務更廣大區域的農村群眾,讓更多群眾能看到更多更好看的電影。”
組織部長馬向前說著軋鋼廠下一步電影放映工作的措施。
坐在邊上的許宸聽到提升放映頻次和擴大放映范圍后,臉都黑了。這是要自己扎根農村的節奏啊。再擴大,那都要去冀州了。這馬部長提前也沒透露半點,許宸差點沒崩住。
高進也一臉同情的看著自己這個放映組組長。馬向前這牛一吹,不管時間長了能不能保持怎么樣,起碼短時間內許宸他們是要下鄉跑一跑的。
“我來補充一下,我們軋鋼廠畢竟是生產線企業,現在軋鋼廠真正能為外面群眾放映的放映員就許宸一個同志。所以,我們現在最緊迫任務就是培養更多的放映員,盡我們軋鋼廠的能力服務更多群眾。”
吳定波一波補充,讓差點破防的許宸又收住。
“我們軋鋼廠是國家的、人民的,我們的工作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要,也要盡可能、盡我們的能力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這不但是我們的一項工作,也是一項社會責任。”
吳定波做著軋鋼廠的表態發言。
“今天謝謝各位領導的配合,讓我這個電影人知道了在我們這個鋼鐵企業中竟然也有這樣一群人,一群時刻想著群眾文化需求的人。我回去之后,會把這篇采訪再整理一下,結合我們目前的電影市場,寫一遍工作記錄。到時候發表之前,我會再來軋鋼廠一趟,把初稿給各位領導審核一下。”
王大山的話,讓在座的領導都很欣慰。
“王記者,馬上下班時間了,今天就在我們這兒食堂吃個便飯。我們的食堂大廚做菜還是可以的。”吳定波邀請道。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謝謝各位領導。”
長期在各家單位采訪,吃飯那是常事。到有的廠,比如服裝廠還有殘次品可以賣,罐頭廠還有破損要處置的蘋果和梨子可以拿。這軋鋼廠,算了。
小灶還是傻柱做的,那味道真是不錯。
但一整個燉雞,仔細一看少了三分之一,許宸心里就有些羨慕傻柱。這傻廚子,幾乎天天做小灶,每次都能吃到好吃的。
許宸作為穿越人士,沒有自動生產的農場,只有一個需要自己花錢買東西的空間,這導致他最近的伙食一直普普通通。穿越人士過得不如廚子!給大家丟臉了。
借著酒勁,許宸湊到了書記吳定波身邊。
“書記,我敬您一杯,感謝一直以來對我的關照。”許宸一杯直接下肚。
“嚯,許宸,都說你酒量可以,今天才發現不是可以,是相當不錯啊。”吳定波很給面子,喝了至少三分之一。
“書記,剛才聽你說我們廠要培養更多放映員?”許宸試探著問。
“怎么?有危機感啊。放心,你許宸在放映這塊還是有貢獻的,組織不會忘記你。再說,這人越多,你這個組長越有分量不是。”
吳定波以為許宸擔心別的放映員搶了自己的放映工作,如是說。這個年代,老的放映員都是師傅帶徒弟帶出來的。現在也有放映員培訓班,但班次很少,也輪不到軋鋼廠。
“書記,我想問大概會增加幾個人?”許宸問。
“哦,是這個啊。現在還沒定,等組織部拿一個方案出來,上讜委會上定奪。我們說出去的話,就要兌現不是。要不然我們王大記者可會找我們麻煩的。”吳定波笑著看向王大山。
“哈哈,吳書記說笑。不過,不是我恭維,像軋鋼廠這么支持服務群眾文化需求的企業,在我知道的那算這個。”王大山豎起大拇指。
許宸沒聽到答案,說明現在還沒定下來,看來最終還是以組織部的方案為準。
許宸問這些,并不是想要到名額,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這次是廠里擴編,名額那都是攥在廠領導手里的,和閆解成那次完全不一樣。
而且,許家人丁單薄,沒什么適齡的需要找工作。他的想法和吳定波剛才說的有點一樣,看自己以后可以指揮多少人。
這人越多,自己這個組長越有實力,崗位越重要,以后競爭其他崗位的時候多少有點優勢。當然,提前知道招人信息的話,也可以給需要工作的人提前準備的時間,但目前許宸好像沒有這方面的需要。
這邊在吃飯,那邊的傻柱卻也在郁悶。
自己辛辛苦苦做飯,許宸那孫子憑什么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跟著領導一起吃?
今天跟這個領導,明天跟那個領導,天天跟著領導屁股后面轉,不就是想得到一點好處么。
話說回來,這許宸也有很多天沒有主動招惹他傻柱,也不知道這孫子肚子里憋著什么壞水。
其實,每個人都跟傻柱這人一樣,看著別人拍馬屁都一臉不屑,但輪到自己的時候卻坦然的很。比如傻柱后面給某個大領導做飯,也是使勁全力,還特意以坐小汽車回來的方式炫耀。
大家都是普通人,誰也別說誰。
吃飯結束后,吳定波書記還貼心的安排廠里唯二的一臺小轎車將王大山給送回了家。這土特產沒辦法安排,車子倒是可以送一下的。
“許宸啊,我發現你小子是有點水平的。好好工作,你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里,組織不會忘記你的貢獻。”
已經有明顯醉意的書記同志,拍著許宸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話。
而許宸作為當事人,只能一個勁的點頭。這酒話,有可能是酒后吐真言,也有可能是領導隨意畫的大餅,事后就不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