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水落石出
- 大明之父皇乃征北大將軍?
- 狼煙東去
- 2035字
- 2023-11-22 15:31:06
“十七叔,我所說的言語,盡皆是因為這些年,我對他朱允炆已然是十分了解!他會如何對十七叔,這就是我的斷言,若并非如此,十七叔直接把我裝進囚車,送到南京城便是!”
朱高熾說出來的,自然就是他能拿出來的賭約。
“高熾啊,縱然你當真是這么想的,也不能說如此氣話,你可知道你一旦到了南京城,會是個什么結局?”
“哼,十七叔應該知道,這一次靖難若是失敗了,我和父王、母妃的結局又會是什么樣?如今能成為勝負的左右手的,正是十七叔,十七叔還不愿背負不忠不義的罵名,我自然要依著十七叔,要是當真他朱允炆這么對十七叔,十七叔也就不用再估計那些虛名了。”
朱高熾這么說,讓朱權連拒絕他的話都有點說不出來了。
“那不知道要是你賭贏了,你想要什么?想要讓我出兵,幫你們對抗南京城?”
“不必讓十七叔出兵,十七叔只要按兵不動,無論如何也不去為南京城出兵北平便可!”
聽到朱高熾這么說,朱權微微皺起了眉頭。
“高熾,你這可是用自己的性命擔保!就為了讓我按兵不動?”
“不錯,我相信父王,他發(fā)動靖難,絕非是為了讓我們一脈陷入到死地,十七叔本就與此事無關,按兵不動的話,就算是我們靖難失敗,十七叔也能為自己保留一個解釋的機會!”
朱高熾幾乎是半跪在朱權的面前,說著為朱權考量的話。
這讓朱權一時間覺得,自己對四哥的虧欠,似乎有點多了。
“我倒是當真沒想到,高熾你能有如此魄力,我要是不跟你打這個賭,倒顯得我這個做叔叔的不通人情了!”
說到這,朱權的眼神釋然了。
他不得不承認,朱高熾所說,并非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
一旦事情按照那個走向去發(fā)展了,要是沒有今天朱高熾的這番提醒,自己可能會被朱允炆打個措手不及。
如今朱高熾的到來,其實并未影響他本來的打算,反而給了他多兩條路可以選擇。
但凡朱允炆想讓他放棄這八萬精兵的兵權,朱權的心底是絕不同意的。
至少他不會乖乖的回到南京城去,從大寧衛(wèi)的逍遙藩王變成南京城深宮里的階下囚,是朱權萬萬不會同意之事。
朱高熾自然明白,這個賭約對于現(xiàn)在的朱權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此,就多謝十七叔了,南京城的消息傳來之前,我絕不會到城中走動,給十七叔添麻煩的!只求十七叔讓我的貼身侍女過來照料起居,就行了。”
聽到朱高熾這么說,朱權笑著擺擺手。
“你這是當自己被軟禁在我這大寧衛(wèi)的寧王府中了啊,你我的賭約,你十七叔我接下來了!這些時日,你在我大寧衛(wèi),想去哪就去哪,我不會給你設置任何限制!”
“多謝十七叔,我悶了的時候,會在你的王府中走一走的,對了,這是父王讓我給十七叔的書信,乃是昨夜父王親自所寫,但父王也曾有言,到了這,還是以我所說為主。這書信,十七叔就當做是一封家書罷了。”
說著,朱高熾把書信遞給了朱權。
朱權看到朱棣的書信,當時就是一愣。
按照常理,朱高熾見到朱權的第一時間就應該把朱棣的書信拿出來給朱權看了才是,而他,只是一個能讓朱權信任的送信人罷了。
而現(xiàn)在,朱高熾的言語顯然是想要讓朱權以他們的賭約為主,書信次之。
“也罷,我倒是真沒想到,跟當年看似沒什么變化的高熾你,竟已經被歷練至此了,既然你敢這么說,四哥自然是信任你的,這封書信,我就當是四哥給我的家書!”
朱權說完了之后,吩咐下人把小月也送過來照顧朱高熾,又讓伙房把已經準備好的一桌子酒菜端了上來,這才離開了朱高熾的房間。
回到自己的寢宮之后,朱權才打開了朱棣的書信。
朱權本以為朱棣會在書信中極力勸說自己加入他的陣營,只不過用的辦法跟朱高熾不一樣而已。
但在打開書信讀下去的一瞬間,朱權卻驚呆了。
在書信之中,朱棣只是說了些朱權年少之時朱棣帶著他們幾個玩耍的事。
再有,便是讓朱權不用思慮出兵的事。
這一次,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當朱高熾沒有達成自己目的的時候,讓朱權盡量保下朱高熾。
“四哥我還是了解的,高熾小的時候,我們都在南京城玩耍,那個時候的四哥,可是有些看不上高熾啊!這才不到十年的光景……”
朱權嘴里低聲的自言自語著,眼神之中,則是充滿了羨慕。
朱棣和朱高熾這樣的父子深情,他自小卻是很少能感受到的。
朱元璋對他的兒子們,向來都是一視同仁的。
在那些幼子之中,朱權已經是深得朱元璋喜愛的了,所以才會把他放在大寧這個地方。
朱權明白,在朱元璋的所有子嗣之中,真正能稱得上父子情深的,也就是他們的大哥朱標了。
“殿下,燕王在信中……這到底是何意?”
朱權把書信放在一邊,寧王妃也看到了朱棣的書信,一時間,她也有些不明所以。
“四哥的意思已然很明了了,高熾說什么,就是他說什么。”
朱權把自己和朱高熾的賭約跟寧王妃說了一遍,寧王妃也是沉默不語了起來。
他們不敢在這個當口擅自揣測朱允炆的意思,但朱高熾卻可以肆無忌憚的揣測。
而且朱高熾所說的,的確是有可能變成事實的事。
“殿下,臣妾斗膽,懇請殿下早做準備,殿下多年在外,為我大明做出的貢獻,雖趕不上燕王,但也是藩王之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若是陛下在如此當口奪了殿下的兵權,還要讓咱們回到南京城去受他的監(jiān)視,著實是寒了大寧人之心啊!”
朱權沒有說話,聞言只是點了點頭,他現(xiàn)在對朱允炆的皇命,越發(fā)的期待了。
他知道水落石出的時候,就是他做出決定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