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路遇

  • 四合院之激蕩年代
  • 知微鑒澄
  • 2326字
  • 2023-12-05 15:10:41

婁曉娥沒好氣道:“行了,別上勁了。傷怎么樣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其實婁曉娥很關心這個問題,但她又不好直接問,只能委婉的點一句。不是因為害羞,主要是怕許大茂臉上掛不住。

許大茂臉皮一僵,他這會,襠部雖然疼痛減弱了不少,但那是靜止不動的情況下。活動起來,痛感強度肯定不一樣。

就這種情況,要他怎么判斷傷勢?他又不敢上手搓。

支支吾吾片刻,許大茂含糊道:“還有點疼,不過沒那么嚴重了,明天再看看吧,不行了就去醫院。”

婁曉娥沒有繼續糾纏,反正又不急著用。又問道:“餓了吧?想吃點什么?”

許大茂心說拉倒吧,就你那半瓢水的廚藝,能做什么?

但他現在行動不便,還要婁曉娥出力,不好逆言,想了想,道:“要不蒸個雞蛋羹?”

畢竟這玩意調勻蛋液蒸就行,不需要多少廚藝。

婁曉娥爽快的應了一聲,出去撥開煤爐進氣口,準備煮粥蒸雞蛋羹。

※※※※※※

四合院里好戲連臺精彩紛呈時,呂俊鵬剛燙完腳,無神的躺在前進公社農機廠提供的單人小宿舍里。

前進公社農機廠因農業機械維修,和第三軋鋼廠有一些來往。因此不僅為呂俊鵬提供了一間單人小宿舍,還允許他在前進公社的食堂就餐。

小宿舍十五平左右,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只靠椅,床頭立著一只木制掛衣架。

十五平面積雖小,但因屋里家具很少,顯得很空曠。

呂俊鵬燙完腳,拉滅昏黃的白熾燈,裹著剛晾曬了一天的棉被,對著前窗發呆。

出發之前想簡單了。

經歷過彡年災害的農村,農民生活困苦,生活物資匱乏。

六壹年災害已經明顯減輕,秋收后,糧食匱乏導致的饑荒問題,已經得到很大緩解,但正常的生產生活還沒有恢復。

比如說,正常年份,大多數生產隊都會養幾頭豬,幾只羊,交給勞動能力較差的老年社員飼養,年底殺掉分肉。

之前的兩年,饑荒最嚴重的時候,人們自己都要靠玉米桿、玉米根、豆桿、豆根等植物根莖磨出的代食品糊口。

基層還組織勞動力,收割野生植物根莖,制作代食品糊口,美其名曰‘小夏收’、‘小秋收’。

這樣的生活條件,根本沒有養雞、鴨、豬等禽畜的資源。集體雖然有牛馬這種大牲口,但那都是金貴的寶貝蛋,留著干活的。

難怪韓書田說愿意下鄉很難得,鄉下窮成這樣,采購員下鄉能干啥,去村里收白薯干么?

呂俊鵬煩了半晌,擺爛之心大盛,心說反正有空間的雞蛋兜底,收不著就收不著,只當白費了幾天工夫。

思路一變,心里立刻便放松不少,不多時便沉沉睡下。

第二天一早,呂俊鵬早早起床,就著熱水瓶里涼了大半的溫水洗漱一番,急急忙忙趕往前進公社食堂。

人食堂開飯時間是固定的,可不會等他。

呂俊鵬填飽肚子,提著熱水瓶去水房接一瓶水,提回農機廠。簡單收拾了一下床鋪,再簡單打包下衣物,提著包鎖好門,把小衣物包裝進自行車后座馱包里,蹬著自行車行出前進公社農機廠。

六十年代沒有村村通,不過各大公社之間,總會有一條位置關鍵的干道,平整路基鋪一層砂石路(碎石子路面,石子空隙填入泥灰。六十年代普遍都是砂石路,石子瀝青路八十年代才廣泛應用。)

這種砂石路,汽車通行還好。騎自行車通過時,自行車輪胎一直噔噔噔輕震,難受且費力。天晴時,走著還不如泥土路。

呂俊鵬蹬著自行車,沿著前進公社東頭的泥土路,一路向南。

這條路前天他走過一次,但只是淺嘗輒止,沒有深入。他計劃今天探索的深一些。

干燥冷硬的泥土路走著很舒坦,呂俊鵬表情放松,不緊不慢的走出七八里,即將進入陌生區域時,忽聽路邊有人叫道:“呂同志?”

呂俊鵬捏緊自行車手剎,本來行速就不快的自行車穩穩停下,他把著自行車,單腿撐地向側后方看去。

路側的溝渠里吭哧吭哧爬出一個身著破舊灰外套的中年人,呂俊鵬定眼一瞧,果然是熟人,一煙之交。

他把自行車扎到路邊,熟練的摸出一包北海,迎上去打上一根煙。

六十年代,鄉下農民抽煙,要么是抽煙鍋子,要么是拿紙卷煙絲。

社員們交際,八分錢一包的經濟煙就夠了。一毛五左右一包的大公雞、握手,已經算排場了。兩毛三的北海,也就大隊書記、公社干部抽得起。

拿三毛五一包的大前門去鄉下交際,警惕點的社員搞不好會把你當特務舉報了。

呂俊鵬下鄉前,特意整了10包北海,打問情況的時候拿出來,既有牌面,又不會太高調。

老寧是申莊大隊的一名普通社員,家住申莊大隊申家營子。

兩天前,老寧遇到過路咨詢路線的呂俊鵬,抽過他一根北海,屬于一煙之交。

呂俊鵬順著這條路向南,去葫蘆山下耿莊大隊的計劃,也是來自前天老寧的指點。

老寧接了煙,先橫在鼻子上嗅了嗅煙草味,這才籠著雙手,劃燃火柴點上煙。

呂俊鵬不喜歡抽北海,這次沒有陪著抽,順手把軟質煙殼塞回兜里,道:“你在這干啥?前天不是說要去出河工嗎?”

老寧臉上有點苦,抽口煙緩了緩,這才道:“昨天去了一天,昨天下午,隊長那鬧病的二侄子身體見好。他大哥昨天下午專程跑去河灘送信,昨天晚上收工放完飯,讓我卷被筒回來了。”

這年頭,出河工算是難得的好事。

一是有工分。農村憑工分分糧,工分某種意義上,算是農民的工資。出河工每天都是滿工分十分,平常農忙上工,普通壯勞力一天也就八分。只有勞動效率非常拔尖,才能記到九分十分。

(工分的效益和生產大隊的收益呈正比,簡單理解就是另類的分紅制。籠統的說,十工分約等于價值2-5毛的糧食,具體價值高低,要看該生產隊的糧食產量和資源多寡,不同生產隊差別很大。)

大部分生產隊冬天沒什么事做。就算秋收后收尾的事務,也都是集中在播種冬小麥前后,深秋和初冬。這會已經踩著了初冬的尾巴,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基本沒活干了。

這時候也就是出河工才能掙到工分,其它什么撿糞、拉土之類的,要么是干完了,要么是掙工分效率太低。

(拉土是給生產隊的畜欄拉干土,每天掃掉牲口的拉撒,墊上干凈的干燥泥土,保持畜欄潔凈,初冬就基本結束了。撿糞一直都能干,但工分高低要看撿糞量,其實掙分效率很低。)

只算掙工分的需求,每天滿十分的河工就讓人眼熱了。更別說河工的第二個優勢-細糧吃到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邢台县| 浏阳市| 肇庆市| 保山市| 和林格尔县| 霞浦县| 翁牛特旗| 潮州市| 内江市| 镇江市| 鹿泉市| 色达县| 阿拉善左旗| 江都市| 伊宁市| 威宁| 思茅市| 潞城市| 荃湾区| 嫩江县| 合江县| 康乐县| 和平县| 金乡县| 昭苏县| 嘉黎县| 太湖县| 大关县| 枣阳市| 托克托县| 毕节市| 新宾| 巴塘县| 牡丹江市| 丰镇市| 樟树市| 凭祥市| 长白| 青冈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