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城。
當李海昇得知賊寇偷襲了成川后,大驚失色。
成川城中,豈止只有他李海昇的家眷,全軍將領的家眷都在成川。
這一下,李海昇都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領兵回救成川。
樸大觀本想阻攔,可是他又清楚,全軍將領的家眷都在成川,他現在出面阻攔反攻成川,那豈不是和全軍將士作對。
無論他出于什么目的,這種時候犯眾怒,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李海昇留下李益和樸大觀在中和,讓他們領兵一千守住中和,他自己則與眾將,率領主力反攻成川。
柳東旭這邊確定計劃后,他帶著鄭圣翰和崔鳳寬,率領四千步軍,一千二百騎兵,馳援樸孝信。
留下許瑀和張奉僉鎮守平壤,同時讓姜民赫和尹萬奎,率領一萬民兵攻打中和。
至于韓重勛,他才剛加入起義軍,柳東旭只讓他帶著少年預備隊維護平壤的治安,與之前許熙哲那般。
申承佑接到柳東旭發來的將令后,正要調動兵馬,準備出城伏擊李海昇。
許熙哲卻在思索片刻后,阻止了他。
“申將軍,我軍不能出城設伏!”
申承佑雖然也有自己的傲氣,但跟隨柳東旭這么久,他也漸漸愿意多聽手下的建議,不會一上來就展示自己的威嚴,不容手下說一句話。
“哦,那你說說你的看法。”
許熙哲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沒有很好的建議,他不會隨意干擾主將的計劃。
“申將軍,我們都清楚,李海昇此人驍勇善戰,他來反攻成川,必然會率領他麾下最精銳的兵馬。
我軍如果出城伏擊他,勝了還好,可一旦敗了,那就算大帥奪取了中和,豈不是比現在的情況還差。
所以在下覺得,步兵在城內,飛龍軍在城外,李海昇的兵馬一到,能戰則戰,不能戰,我軍可據城而守。
只要大帥那邊攻下中和,李海昇必然撤軍,然后我軍銜尾猛追,這前后夾擊之下,必然可將其全殲!”
申承佑看著許熙哲,他終于明白,柳東旭為何如此看中,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
“就依你之計行事!”
當下,申承佑率領四百飛龍軍在城外扎營,讓許熙哲統領八百步兵在城內守衛。
僅一日,李海昇就領著麾下眾將,與四千兵馬抵達成川城下。
李海昇正要攻打申承佑的營寨,忽然寨子里飛出無數亂箭,射得李海昇的兵馬不能靠近,紛紛后撤。
成川城本就建在眾山之間,申承佑兵馬雖少,可他將營寨建在高處,在箭雨的猛射下,李海昇根本攻不上去。
無奈,李海昇只得在讓人在山下大罵,想激申承佑出來一戰。
可申承佑已然抱定了決心,無論敵人如何咒罵,他就是按兵不動。
正當李海昇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士兵急匆匆來向他稟報。
“大人,大事不妙,賊首柳東旭親率大軍圍住了中和,中和城危在旦夕!”
李海昇一聽,頓時一陣頭暈目眩,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賊寇的詭計,準備立刻揮師返回中和。
可就在他要調轉馬頭時,名叫白海潤的將領,勒住了他的馬韁。
“大人,我軍如果全軍回援,成川城的賊寇一旦追擊出來,我們可能。會面臨前后夾擊。”
“那……”
李海昇猶豫半晌,才做出了最終決定。
“白海潤,你率領五百兵馬斷后,其他人隨我返回中和!”
白海潤是一個武人,也是之前李堯憲圍困定州城時,與李海昇相識的。
他的勇武得到了李海昇的認可,從而將其招募到麾下。
其實在原歷史,白海潤還有一個高光時刻,那就是定州城被攻破之時,他就是那批最早攻入定州城的士兵之一,足見其武力不低。
李海昇撤軍后,成川城頭上的許熙哲也注意到了,于是立刻派人知會申承佑,讓他先不忙著追擊,而是等待城頭的旗幟搖動之時,再率軍出擊。
半個時辰后,申承佑終于見到城頭上旗幟搖動,他立刻大開寨門,四百飛龍軍直撲白海潤。
與此同時,許熙哲也領著五百步兵,從城中沖殺出來。
白海潤這邊沒有營寨,且軍心早就亂了,哪里還經得住飛龍軍那勢如破竹的沖擊。
不到一刻鐘,白海潤所率領的五百兵馬,就被沖得七零八落。
白海潤幾次企圖穩住陣腳,想與起義軍做拼死一搏,可他麾下的兵馬已然不堪一擊。
此時此刻的白海潤,就算有趙興鎮那種能人的統御力,也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防御。
可白海潤猛在勇武,沖鋒陷陣是一把好手,但想穩住已亂的兵馬,顯然沒那個能力。
不一會兒,兩個起義軍士兵,就押著白海潤來到了申承佑面前。
申承佑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下達命令。
“就地斬首!”
“且慢!”
如果是普通士兵,殺就殺了,可白海潤是李海昇麾下的重要將領,許熙哲覺得還是交給柳東旭處理為好。
“申將軍,還是將他押進大牢吧,待我們滅了李海昇,一并交給大帥處置。”
申承佑此時雖然還是渾身散發著殺氣,但他也能明白許熙哲的意思。
“行,那就先關起來,押下去。”
處理完白海潤的事后,許熙哲趕緊向申承佑建議。
“申將軍,我都立刻整頓兵馬追上去,務必一戰全殲李海昇,奪取整個平安道南部!”
申承佑當然知道現在該如何做,他立馬就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李海昇領兵回撤,走到他此前被樸榮顯逼得不得不繞路的地方時,忽然聽到一聲鼓聲響。
隨即,文星宇一馬當先,攔住了李海昇的去路。
李海昇哪里將文星宇放在眼里,大喊一聲。
“沖殺過去,殺光賊寇!”
李海昇麾下的將士們得令,立刻在幾名將領的率領下,朝文星宇沖殺過出。
“撤!”
文星宇沒有迎戰,而是將手中的大刀一揮,調轉馬頭,轉身便跑。
李海昇見賊寇逃跑,策馬橫刀,沖殺出去,他麾下的將士漫山遍野追殺,這伙突然冒出來的起義軍。
追出不遠,又有一支起義軍騎兵沖殺出來,為首之人正是樸孝信,他的目標是直取李海昇!
李海昇武藝高強,怎會將賊寇將領放在眼里,挺槍便迎了上去。
樸孝信領著騎兵沖入李海昇軍中,李海昇則調集兵馬,將樸孝信圍起來廝殺。
這時文星宇領軍反殺回來,策應樸孝信。
正當兩軍陷入混戰之時,又有一支起義軍士兵,從李海昇兵馬的尾部沖殺上來。
“起義軍大將鄭圣翰在此,不想死的放下兵刃,繳械投降!”
李海昇麾下另一名將領,迎上去和鄭圣翰廝殺。
只不過這名將領不如李益和白海潤,三招過后,就被鄭圣翰一刀斬于馬下。
李海昇不愧是被金祖淳看上的猛將,樸孝信和文星宇兩人合力,都沒能將其打敗。
更恐怖的是,這家伙在兵馬更少的情況下,都能率領百余騎,在數千起義軍中橫沖直撞。
站在一處土坡上的柳東旭,看到如此震撼的場景,也不禁贊嘆李海昇的勇武。
“傳我將令,令姜民赫、尹萬奎、崔鳳寬全體出擊,盡量避開李海昇,只打他的士兵!”
一個人再厲害,那也終究只是一個人,如果將其麾下的將士全都殺死或抓起來,那就可以用人數將其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