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座艙之車載機器人交互設計與開發
- 韓子天等編著
- 12字
- 2023-11-20 20:31:17
CHAPTER 01 車載機器人定義與內涵
1.1 發展簡史
200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德國大眾合作開發了世界上第一款車載機器人——AIDA(Affective Intelligent Driver Agent,情感智能駕駛代理),AIDA是一款社交機器人,安裝在中控儀表盤上,其行為如一位友好的助理,向駕駛員提供駕駛輔助信息和提示[1-2]。令人遺憾的是,AIDA并未上車量產。
2013年,東京大學和豐田實驗室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Kirobo的車載機器人,Kirobo并非嵌入到座艙內,而是以便攜的方式獨立于汽車,它能夠通過內置攝像頭和傳感器檢測駕駛員狀況,據此給出合適的駕駛建議并與駕駛員交互。
2017年,蔚來汽車推出了中國第一款量產型的車載機器人NOMI,其被搭載在蔚來ES8及ES6系列車型上,球體造型嵌于中控臺中央,具有2個自由度,可以做出各種有趣的表情和動作。隨后在2019年及2020年,中國的合眾汽車和廣汽蔚來合創007分別在新推車型上搭載了車載機器人“小YOU”和“小CAN”,車載機器人開始更加廣泛地進入公眾視野。還有許多的汽車廠商在其車型上搭載虛擬形象的車載機器人,比如理想ONE的“理想同學”、小鵬汽車的“小P”、奔騰T77的“YOMI”等。美國汽車市場雖然沒有在車上直接采用車載機器人,但是有不少類似的智能語音部件,例如Amazon Alexa Auto,AppleCar Play等。中國品牌智能汽車車載機器人以及車載智能網聯系統近幾年發展迅速,如在車載機器人硬件實體方面,蔚來汽車的“NOMI”、合眾的“小YOU”、百度的“小度機器人”、安信通的前裝車載機器人等都已經在實際前裝配件商業化項目中落地,眾多大型車企也在積極布局車載機器人終端的實車發布。
自2009年發布AIDA機器人至今,車載機器人越發廣泛地應用到商業領域,且有形態多樣化、功能豐富化、技術成熟化的趨勢。越來越多互聯網汽車廠商開始選擇在車內放置實體或虛擬形象的車載機器人,為駕駛員提供與其雙目相投的伙伴,增強語音溝通的效率。本書將會挑選幾款典型的車載機器人形象,并分為實體機器人與虛擬車載助手兩種類型進行介紹。
車載機器人發展歷程示意圖如圖1-1所示。

圖1-1 車載機器人發展歷程示意圖
- 實時流計算系統設計與實現
- 手把手教你學AutoCAD 2010
- IoT Penetration Testing Cookbook
- Hands-On Cybersecurity with Blockchain
- 悟透AutoCAD 2009完全自學手冊
- 步步圖解自動化綜合技能
- Learn CloudFormation
- 軟件工程及實踐
- Embedded Linux Development using Yocto Projects(Second Edition)
- PostgreSQL High Performance Cookbook
- Learning iOS 8 for Enterprise
- ARM體系結構與編程
- Outlook時間管理秘笈
- 關節故障空間機械臂容錯運動控制技術
- Keras 2.x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