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希望與失望
- 學霸:科研興國,我是最高機密
- 酌月翁
- 2056字
- 2023-11-25 11:11:16
夏國,最高議員會晤廳。
會晤廳的墻面用了極多實木裝飾,心靈手巧的工匠在實木基礎上雕出了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風景,讓整個大廳顯得莊重又不失文化氣息。
而在大廳正中央,放著一張由金絲木做成的會議桌,桌子周圍正坐著五位年紀不同的男子。
這五位便是夏國最高首腦。
周平坐在主位,端著茶杯,吹了吹茶水上的熱氣,他目光隨著熱氣飄飛,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他下位,有兩名議員正在喋喋不休,問及非議。
“我們一向尊重您的決斷,但這突然抽調出的千億經費,還是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個解釋。”
“那個實驗室負責人我了解過,年齡不過20多歲,雖然近期是做出很多驚人的科研成績,但那些成績,我不覺得可以得到您這么大的支持。”
“而且,您給他的幫助,已經不止是這千億經費了。”
說話的是一位身材有些發福的議員,他語氣緩慢,卻又充滿威嚴。
又有一名眉毛長長如同垂柳的議員,輕咳開口:“咳咳,這些都是小事。”
“我在意的是,我國一向主張和平,從不干涉其他國家政務。”
“可前些日子您為何向中沙地區派遣兵力,甚至還發生了戰爭?”
兩人就上述兩個問題不斷重復。
看樣子,周平要是今天不給個說法,他們就可以一直說下去。
而周平只是面帶微笑,飲茶沏茶。
足足十分鐘后,兩人聲音才漸漸減小。
“說完了?”
周平站起身,提著茶壺,走到兩位議員身前,為他倆倒上茶水。
見對方將茶水一飲而盡后,才笑道:“我知道二位都是為夏國好,但有些事情現在真還不方便告訴你們,我只能說,我做的這些事,關系到夏國生死存亡。”
“生死存亡?”
長眉議員眉頭一挑,“夏國如今國力鼎盛,山河之內國泰民安,諸國亦不敢來犯,何談生死存亡?”
周平知道對方初衷是為夏國好,又是老搭檔了,他倆什么脾氣,他周平還不知道嗎?
所以他也不怎么生氣。
“現在不方便說。”
周平收起笑容,表情變得認真,“請相信我,真相不會讓你們失望,也不會讓你們等太久。”
他表情認真,就這么看著下位的二人,把這他倆看得心中發毛,最后只能罵上一句:“你個周平,放在古代肯定是個無賴。”
另外兩位一直沒說話的議員見氣氛緩和,立馬打起圓場,并將話題轉向了其他大事上。
一時間,他們又因為其他國事爭論起來。
原來,首腦們的會議也如正常人一般,該吵吵,該罵罵。
吵鬧中,周平望著天花板,嘴唇輕動:“白嶼,你肯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對吧。”
......
“白教授又忘記吃飯了。”
陶芷卿看著物理實驗室門口,一口未動的午餐,她有些擔心。
想要進去看看,但又想到白教授的囑咐,手抬了幾次,最后還是無奈放下。
她將上一頓的餐盤拿走,又重新放份新做好的餐食在門口,她才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物理實驗室內。
白嶼遇到了麻煩。
從那日關閉實驗室大門起,他已經在這里面呆了整整三天。
期間,實在餓的著不住了,他才會去門口拿些吃的,吃完又快速投入制作中。
累了就趴桌上補下瞌睡,三天的睡眠時間,加起來都不超過15個小時。
此時他就像個乞丐,白色實驗服已經變成灰色,臉上胡子拉碴。
得虧每間實驗室內都有廁所,不然這副模樣走出去,估計要把陶芷卿他們嚇一大跳。
“果然實驗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即便我腦袋里將整個制作過程模擬無數遍,正式操作后,還是出現了問題。”
“制作工程和未來資料的唯一改動,就只有一個。”
“原皮米技術采用的升降溫方式,為氣爆高溫溶解法,因為條件原因,我將其換成快速光熱處理工藝,但這個替換我已經做過十多次驗算,絕對沒問題。”
“那問題在哪呢?”
白嶼呆呆望著桌面,腦中不停否定著一個又一個想法。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
“我知道了!”
氣爆高溫溶解法的溶解速度,遠超光熱處理工藝,所以在未來科技中,制作皮米級產物時可以采用cooling(主動冷卻法)。
但目前我的情況,用soak(浸泡法)才是最正確的方案。
而且,單一毫秒級退火能形成超淺的PN結,但由于受固溶度限制,相對應的PN結薄層電阻也會相應增加。
我還要調整摩爾算式的變量。
想通一切。
白嶼將實驗桌重新清理干凈,這一次他信心十足。
PCB軟件繪畫電路板線路并縮放至皮米、打印線路、將打印過的線路板件浸泡至石墨烯中、使用電子顯微鏡進行半自動光雕......
白嶼有條不紊進行一步步制作。
十分鐘后。
白嶼突然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一聲沉厚悶響。
“錯了!又錯了!還是不對!”白嶼用手拍打額頭,發出焦急的聲音。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以為能成功,但卻失敗了。
比這更可怕的是,在失敗低谷,好不容易見到遠處希望的曙光,千辛萬苦跑到后,才發現那只是幻覺。
所以白嶼迷茫了,他現在甚至不知從哪里找問題。
望著電子顯微鏡下的試片,白嶼眉頭皺成“川”字。
如果肉眼去看,試片上什么也沒有。
但要是透過顯微鏡放大至100皮米觀察,可以看到一顆灰色的物體。
如果將鏡筒放大至50皮米,一個電子元件便呈現出來了。
再放大至10皮米,便可以見到元件上一根根井然有序的線條,那是板件線路。
但要是仔細觀察,會發現線路并不筆直。
“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白嶼在科研上其實還沒有遇到挫折。
不管是人體放電技術,還是破解梅林素數,亦或是之前改良電子顯微鏡,雖有波折,卻都在他的掌握中。
但現在,這個一開始信心十足的皮米粒子,卻如同一扇高大的鐵門橫在面前,他站在鐵門下,猶如螻蟻般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