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收納者:打造整潔有序、舒適有愛的家
- 李娜
- 2408字
- 2023-11-16 18:12:50
1.1.1 五大家居“陷阱”,你是否深陷其中
案例故事:短短10個月,公寓住成“難民營”
這家的男主人是一位繁忙的電視臺編導,我們不妨稱呼他為李先生。李先生在城市打拼幾年,總算為家人購置了一套68平方米的公寓房。這套公寓整體布局合理,有兩廳一廚一衛(wèi)一陽臺。李先生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身心俱疲,唯一盼望的就是回到家中享受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然而,他對新房的新鮮勁還沒過,住進去不到10個月,這個家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當你走進他的家時,那凌亂的景象令人瞠目結(jié)舌,看起來簡直就像一個“難民營”。
一進門,眼前便是滿地的鞋子。餐桌上堆滿了雜物,已經(jīng)無法容納一家人共進晚餐。客廳幾乎沒有孩子玩耍的空間,地上散落著玩具,一片地鋪據(jù)說就是李先生晚上加班回來的安身之地,這簡直就像“狗窩”。廚房的臺面上放滿了物品,連切菜的地方都沒有。臥室里到處都是衣服,床被推到窗邊,窗簾也拉不上,整個房間都被物品包圍,給人一種壓抑感。陽臺上堆放著從客廳挪出來的沙發(fā),沙發(fā)上又堆滿了衣柜里放不下的衣服和晾曬完的衣服。你真的無法想象,這個新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淪為如此模樣。
為什么一個好好的家不到一年就陷入混亂?雖然我見過形形色色的家,不管大房子還是小房子,所有家居空間的問題歸根結(jié)底都是五大要素——人、事、物、時間、空間陷入了失衡的狀態(tài)。
(1)空間規(guī)劃沒有“以人為本”
當空間規(guī)劃設(shè)計一味追求時尚與美觀而沒有以人的需求為根本時,生活空間就會帶來各種不便,原本應(yīng)有的功能也難以提供。空間的美感很快就會被打破。
例如,低年齡段的孩子喜歡在客廳嬉戲玩耍,但如果我們沒有在客廳為他們留出專屬的玩耍區(qū),孩子的玩具必然會四處散落;進門的玄關(guān)處收納空間不足,鞋子無處安放,必然導致門口滿地的臭鞋;廚房切菜區(qū)如果距離洗菜區(qū)太遠,我們在切菜、洗菜時難免要多繞一些路。這些問題的癥結(jié)都在于空間規(guī)劃脫離了人的需求。
家的核心就是有愛,只有深入了解和滿足家人的需求,才能將家打造成充滿活力與溫馨的生活空間,逐漸實現(xiàn)理想的家。如果忽視了很多生活的需求而僅僅追求美觀,那么所謂的美就是曇花一現(xiàn),沒有持久性,而沒有以人為本的空間也就像毫無生氣的樣板間。在滿足家人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居住者的舒適度和空間的美觀度,才是空間規(guī)劃的正確方式。
(2)陷入物品囤積陷阱
一位別墅的女主人向我尋求幫助時,曾說過一句令我難忘的話:“很多時候,我甚至都不想回家了!”原來,這位女主人與家人共同居住在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別墅內(nèi),由于物品繁多、過度擁擠,別墅淪為了倉庫。雜亂無章的環(huán)境讓女主人感到焦躁不安,以至于她都不愿意回家。
可見再大的空間也裝不下永無止境的欲望,再大的房子也會因為物品數(shù)量過多而變得壅塞,空間如同被無形之手扼住,缺乏“呼吸感”。
我們要把空間留給主人,而不是過量的物品。過量的物品只會綁架我們的生活,讓我們?yōu)橹А?/p>
(3)長期重復做無效整理
如果不斷重復錯誤的方法,縱然盡心竭力,也無法獲得心之所向。家居整理就是如此。
很多人以為整理就是做家務(wù),不學就應(yīng)該會。結(jié)果他們收拾了30年,家依然反復整理反復亂,混亂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可見期望通過簡單的收拾或重復以往的思維和方法就能擁有不復亂的家,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這種情況下,人一直在做無效整理。
例如,很多媽媽總會責怪孩子亂放玩具,丟得滿地都是,也不歸位。其實背后的原因是很多孩子的玩具都被集中裝在一個大的收納筐里,孩子每次要找想玩的玩具,都必須把整筐的玩具倒出來。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玩具,家長再讓孩子裝回筐里,顯然孩子是不愿意的。這是因為收納者選擇的玩具收納筐本身就不符合收納的分類原則,收納工具和收納形式本身就錯了。
再或者,我們在整理物品時細心地將其擦拭干凈后放回原處,這樣的舉動看似使物品表面得以清潔,但是物品與空間的關(guān)系并沒有改變,經(jīng)過整理的物品要么容易被遺忘在角落,要么可能越堆越多,空間越來越亂。
(4)沒有投入有效時間
很多人將時間精力傾注在事業(yè)和孩子身上,卻忽視了最親密、最重要的環(huán)境——家。盡管有些人已經(jīng)為買房、裝修投入了大量心血,卻無法投入有效的時間去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家居環(huán)境。
殊不知,一個混亂的家會在無形之中侵蝕我們大量的時間。一項調(diào)查顯示,平均每人每天花在找東西上的時間是30分鐘,包括找手機、找鑰匙、找橡皮、找襪子,等等。如果家里特別亂,這個時間還會翻倍。如果一個人每天花1小時找東西,一家人就需花3小時,一家人1年需花1095小時,相當于1年里有45天在找東西。
當然,混亂的環(huán)境也會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孩子學習的專注力。而整潔有序的環(huán)境可以讓我們思維清晰,專注力得到提升。
我們只有投入有效的時間并采用正確的整理收納方法,才能有效改善家居環(huán)境,從根源上解決侵蝕我們?nèi)粘I畹膯栴}。
(5)受困于過時的居住理念
很多人被陳舊的居住觀念束縛,進而在構(gòu)建理想家居空間的過程中誤入歧途。這時,他們即使投入巨資,也可能只是打造出一間設(shè)計師心目中的樣板房,而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溫馨家園。
常見的居住理念誤區(qū)有以下幾種。
- 以為自己的房子才是家,別人的房子就不是家。如果住在出租房,就一切從簡,過將就的生活。
- 認為品質(zhì)生活就要有大房子,物品越多越好,柜子足夠多才能放得下,而忽略了空間與物品的合理利用。
- 在裝修過程中盲目信任各種“師”,自己卻對裝修設(shè)計一無所知,甚至完全放手不管。到頭來踩了很多“坑”,把房子變成了合乎設(shè)計師心意的家,而不是自己理想的家。
- 把整理收納當作家務(wù)瑣事,認為無須學習就能掌握。在裝修階段也不考慮物品的收納和容量,結(jié)果住進去發(fā)現(xiàn)東西根本沒有地方放。
- 認為家里略顯雜亂才能體現(xiàn)生活的煙火氣,而忽視家里保持整潔與舒適的重要性。
- 認為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家庭環(huán)境注定無法保持整潔。
- 東西還能用就不扔,即使物品已多年未使用也舍不得丟棄。
以上幾條,你“中招”了嗎?要知道,在這些過時的居住理念的支配下,我們可能會在無意間將原本舒適的家變成雜亂無章的倉庫。
那么,這該如何調(diào)整呢?